
米筐投资专注金融财经研究,以宏观视野,从宏观政策、货币供给、产业结构等多维度研究全球与中国经济,致力寻找最优全球资产配置方案,为国人资产配置保驾护航!

读
5月29日,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在纳入榜单评估的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一线城市的座次维持了“北上广深”的格局。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新一线城市这种提法是由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2013年发起的,一份基于商业文化魅力的榜单,并非官方提法。同样,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提法,也是民间说法,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种划分方法。

337个城市,分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128个五线城市。
2020年的榜单,又有什么变化呢?
1
一线格局依旧
一线城市的排名,相比去年并没有变化,依旧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自从2017年深圳GDP反超广州,晋升为中国第三城之后,二者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尤其是在经历2018年GDP修订之后,2019年广州和深圳的差距已经拉大到了3300亿。
而从各项经济实力上来看,深圳确实都要比广州要领先不少,比如新增常住人口、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资金总量等等。


2
新一线变局:重庆反超杭州!
再来看最受关注的新一线城市榜单。

与2019年相比,15个城市排名变化不小。

而往年稳居第二的杭州,却被重庆反超,掉到了第三的位置。而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两个维度,超过了杭州。而杭州在城市人活跃度、未来可塑性方面占据优势。
另一个变化,则是天津与苏州的位置互换。天津从2016年的第四位,曾一度跌落至2019年的第七位,这与其经济遭遇挤水分、大幅衰退不无关系。而到了2020年,天津终于缓过劲儿来,爬升至第六位。
此外,武汉、西安、南京位次不变,郑州反超长沙升至第9位,而青岛则被沈阳反超掉落至13位。
当然,我们如果从经济综合实力来对比15个城市的话,则是另一番景象。



另外,从地区分布看,南北经济的差距确实在拉大。
15个城市中,北方城市5个,而南方城市有10个。再加上一线城市中,北方仅北京1个城市,南方有3个,可以看出南北经济的差距,已经成了中国顶级城市之间竞争格局的重要特征。
从东中西分布来看,东部有7个城市,占了一半;而中部有武汉、郑州、长沙、合肥4个城市;西部地区,则有成都、重庆、西安3个城市;东北,仅剩沈阳1个。
3
合肥、佛山晋级!
而本次榜单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合肥和佛山的入榜。相应的,宁波和昆明,则被挤出新一线。

细观数据,合肥晋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人、创新。
其中,城市人活跃度是合肥今年表现最好的维度。尤其是外来人口较去年的增长指数,在全部城市中排名第二。毕业生留存率的表现,也能排在全国13位。




而佛山的晋级,同样与人有关。

同样,佛山的产业也占据极大优势。碧桂园、美的、海天等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都聚集在佛山。在优质本土公司数量这一指标上,佛山排在新一线城市的第10位,甚至超过了郑州、武汉。
故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抢人大战,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在全力放开落户(比如最近的济南),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在争抢名企落地投资……
因为人和产业,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附最新337个中国城市排名:

原标题:《2020年城市分级完整名单!这15个城市最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