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魅力增强?与北上广深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11:20

城市间人才争夺大战愈发激烈了。与开放度收紧的一线城市相比,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近年来不少新一线城市都频频出台人才新政以增加自身魅力,例如优先安排高校毕业生落户、购房补贴等。

真实的战况到底如何呢?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高校毕业生的流向看作风向标。麦可思数据研究院从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创业比例、创业资金来源分布等方面对2011到2016届毕业生进行了追踪,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在新一线与一线城市就业和创业上仍然存在诸多差异。

从数据来看,新一线城市的诸多努力确实有一定效果,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就业比例就业满意度都有所上升。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变少了,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留在一线城市的占比26%,到了2016届降为24%,而选择新一线城市就业的2016届毕业生比例(23%)则涨了1%。

图片制作:界面

此外,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14到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也是连续3年持续上升。虽然整体满意度还比不上一线城市,但差距正在缩小。

要想在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中取胜,留住人才更是新一线城市们应关注的重点,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弄清楚并且争取解决导致毕业生对在当地就业不满意的原因。

通过分析麦可思2016届本科毕业生数据,我们发现,收入差距还是职场人对新一线城市工作不满意的主要问题。新一线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因“收入低”对就业不满意的比例更高,有68%对月收入有抱怨,比那些留在一线城市工作而嫌弃工资少的老同学占比高出4个百分点。

这种不满也是有依据的。从近年毕业生薪酬数据来看,虽然从2014到2016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都呈稳步增长趋势,但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月收入始终低于一线城市毕业生且两者间的收入差距还在逐年拉大。以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例,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者平均月收入为4217元,比留在一线城市就业者月收入低1220元,只有他们的77.6%。

除了嫌工资少外,“加班太多”(26%)和“工作环境条件不好”(19%)也是新一线城市在就业方面相对弱势的问题所在。有点意料外的是,在向来以机会多资源丰富占优的一线城市,职场人反倒是更操心“发展空间不够”以及“工作不被领导认可”的问题。

新一线城市大学生创业更火热,但他们可能赢在爹妈

虽然从就业来讲,新一线城市整体还不如一线的北上广深,但在创业方面,新一线的表现已经更好,至少毕业生在新一线创业的比例会更高。

图片制作:界面

数据显示,2014到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留在新一线城市的人里面有2%选择了自主创业,而待在一线城市的自主创业者占比只有约1.5%。

图片制作:界面

毕业三年后,高校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自主创业的比例增长明显,且毕业生在新一线与一线城市的自主创业比例进一步拉大。这可能是新一线城市的创业园区、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使之更能获得大学生“创客”的青睐。

父母亲友更多的扶持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新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创业热。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里的大学生对亲友依赖更强,近五成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来自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依靠个人积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较低

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受亲友资金扶持进行自主创业的要比在一线城市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高11个百分点,而来自个人积蓄和风险投资的比例要比在一线城市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分别低5个、8个百分点。

与最爱在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做尝试的一线城市大学生创客相比,新一线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领域也相对更传统,教育业是他们最集中的行业,有23.1%的创客在该领域努力,其次受关注的是零售商业(11.7%)。

注:本文“新一线”城市为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一线城市即北上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