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涿鹿:加强三祖文化旅游资源建设
图为涿鹿三祖堂正南,为纪念黄帝在涿鹿釜山合符而建的中华合符坛。杜船摄
本报记者 丰家卫
桑干河畔的涿鹿,地处高原游牧文明向平原农耕文明过渡地带,在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产生过重要影响。涿鹿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能够提供哪些新依据和新角度,业已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4月11日举行的“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纷纷表示,讲好“涿鹿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深化涿鹿的炎黄蚩历史文化研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涿鹿对话”真正成为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文化大IP。
“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篇即叙黄帝事,而黄帝的功业之一,正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合符釜山”……涿鹿大地上留有许多关于黄帝、炎帝、蚩尤征战融合的英雄传说与人文印记,成为中华文明叙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涿鹿”在中国史学传统和国民情感中,已成为探源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文化标识地。
“探源中华文明,涿鹿有着无可替代的人文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认为,涿鹿是炎、黄、蚩三族的前沿接触地,也是他们最终实现大融汇的奠基地。发生于涿鹿地区的炎、黄、蚩之间的两次战争,是不同区域文化的交融交汇,构成民族融合的催化剂,起到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积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融合的动力。
在涿鹿,中华文明的遗迹处处可循。漫步黄帝城遗址文化旅游区,占地100多亩的轩辕湖水面如镜。在湖畔不远处,就是相传黄帝擒杀蚩尤后,“邑于涿鹿之阿”的“华夏第一都”所在——黄帝城遗址。今年1月28日,涿鹿故城(黄帝城)址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成功挂牌。这标志着桑干河流域厚重的文明积淀和历史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
“看一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国到北京,看两千年的中国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国到涿鹿。”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如此评价涿鹿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地位。“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近年来,张家口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涿鹿等地区历史文化考证研究及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叫响了“千古文明开涿鹿”文化品牌。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涿鹿县委书记路国云在推进会上发表“涿鹿倡议”,呼吁各界共同认识涿鹿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共同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传承中华民族根脉。
“‘涿鹿对话’成为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文化大IP。”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介绍,从1993年开始,多个领域的著名学者不断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不同领域,围绕“千古文明开涿鹿”这一主题,对涿鹿地区在中华文明早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广泛、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永恒的课题。”宋镇豪认为,要把“无形”和“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的形态保护好、展示好,成为寻常百姓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化记忆”,应加强涿鹿三祖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全面促进涿鹿和河北张家口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振兴。
来自浙江、陕西、四川、甘肃、安徽、河南等地的专家和学者纷纷表示,将不断深化交流互鉴,积极开发特色历史文化IP,创作文化精品力作,加快培育一批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打造特色历史文化研究体系和特色旅游品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