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03 07:16

近年来,宝鸡市金台区将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坚持协调推进、密集产业集群、突出示范引领,探索党建联建,开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坚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大推进力度。研究出台《关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区镇村三级联动,以集体收入低、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15个村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思路,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发展途径,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截至去年,全区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二是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印发《镇街党(工)委书记重要事项清单》和《区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事硬事清单》,明确镇街党(工)委书记10项共性任务,16项个性任务,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等部门69项实事硬事项目,压实镇街党(工)委和各成员单位党组责任,推动镇街党(工)委书记亲自抓重大项目、重要产业,将主要精力用于谋划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加强督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镇街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区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季度调度、半年分析、年终评估,加强议事协调,形成要事共推、难题共解的工作局面,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布局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规模经营壮大行动,形成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系统规划布局。以西府传统小吃擀面皮为突破口,整体规划240亩,总投资15亿元,建设特色食品产业园。一期引进杂八得、方硕、瑞旗等龙头企业7家,辐射带动面粉加工、电商孵化、质量检测、物流运输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了“生产+加工+物流+商贸”的现代产业集群,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助推了擀面皮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发展,小特产做成了大产业。二是集中力量攻关。打造产学研旅一体化平台,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锁鲜技术、淀粉老化等专项技术攻关,获得科技创新专利62项。实施“好粮油”技改升级项目,引入智能化生产线,推出生物恒温发酵、CIP清洗、成品制备等生产标准,擀面皮传统工艺和口感还原度达98%以上,保鲜期延长至270天。三是深化校地合作。与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擀面皮产业学院,发挥高校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优势,研发设计专用设备,推动擀面皮生产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富方圆等设备制造企业3户,研发擀面皮专用生产设备5大类,每份擀面皮生产时间由24小时缩短至8小时,产能增长300%,“杂八得”日产擀面皮30万套。

深耕特色产业,扩宽发展路径。坚持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开辟多元化发展路径。强化资金扶持。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持续做强集体经济的产业支撑,每年各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占比均超过55%。2023年,全区共实施农业产业项目49个,涉及总投资4758万元,占全区农口资金支出的63.98%,同比增长22%。培育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以“高校+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2万亩柴胡种植基地和1000亩中药材核心示范园,打造种植、收购、仓储、配给、深加工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产学研功能一体化,柴胡产业年产值约3千万元,带动种植群众每户增收达4万元-6万元,产品远销德国。紧跟农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传统种植向“智慧种植”转变,建成水气循环沙培大棚10座,实现营养液输入自动化,出产的乳瓜、圣女果等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引进良种良技,发展千亩珍珠枣桃、黄桃、葡萄种植园区,全区果业面积达到7200亩,产量达5200吨。推动农旅融合。按照“基础提升、龙头牵引、串点成面”的思路,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互动融合。西府老街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精心打造玉池知青文化公社、陵辉村塔塔帐篷营地、塔寺头村农耕文化展览馆等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主题公园,满足旅客体验知青文化、农耕文化、亲子休闲等多种需求。规划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全域旅游产业带,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全年有景的蜕变,全区近郊游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销售额超2亿元,金台区跻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凝集党群合力,创新探索实践。坚持把集体增收与群众致富结合起来,将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一是大力发展联农带农经济。以杂八得擀面皮、亿丰养殖、恒沃农智慧农业等为引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支持食品产业园与本地农户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回购,有力保障了原料品质优质、供应稳定。2023年,陕西杂八得食品有限公司在光明村投资180万元,建成高品质原材料基地,形成“一二转化、绿色循环”产业链模式,企业年盈利2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36万元,实现了农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二是培强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工程,鼓励引导党员在致富带富上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已发展合作社158个,形成丰谷中央厨房、农达康净菜、千亩“紫原黄桃”等农业品牌26个,“六川河”鸡蛋占全市商超市场份额超过70%。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千员带万社”行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和服务中心建设,培训合作社辅导员30人,从事组织建设、规范运营、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绿色发展、技术支持等辅导服务工作,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8%的比例增长,高于全省、全市增速。三是探索党建联建。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整合组织、财政等部门资金项目,打造党建示范村,与周边村联建共建,联合域内龙头企业,抱团发展,构建“全域共享、抱团推进、组团共富”的党建联建模式。强化党组织带动作用,采取“党支部+园区”“党支部+企业”等模式,把党组织引领覆盖园区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护分红等各环节,有效整合土地、技术、人员等要素,实现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升。目前,全区集体收益50万元以上村增至18个,百万元以上村达到13个。

供稿: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