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一:周公所建成周不在洛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18:55

杂谈一:周公所建成周不在洛阳

2024-05-03 08:18

发布于:黑龙江省

看到史书上的“成州”,大家都会想到周朝的都城。西周时期的成州在洛阳吗?很多文章都说周公在洛阳建立了周朝,并从这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质疑周朝在洛阳设立郡公府的问题

洛阳成州、王城考古根本没有发现西周遗址。他们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而巅峰时期就是战国时期。该地区有西周时期的墓葬,也是殷商风格的,但附近没有西周城址。

图一:洛阳、西安周王城址

转载商务印书馆《西周冯浩》中的一段话(以下自然四段)(作者:臧震,陕西师范大学)——

东晋徐光质疑:1、洛邑的修建是周朝丁观、蔡、武庚之乱后才开始的。但《史记韦世家》却说“关叔欲攻成州”。这个“承洲”怎么会是洛依呢? 2、《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言:“齐、晋、楚、秦,周之时,甚小,封者百里,五十里也。”

这里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几个“霸主”,到了西周还很小。石迁用“成州”来指代西周。西周的行政中心当然是丰镐而不是洛邑;显然,石阡这里所谓的“承州”只能是风镐。

太史公在《周史记》最后也有一段话专门解释这个问题:“士人皆言‘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扎营于洛邑。”成王遣赵公住九鼎岩,周乃归于丰镐,曲戎伐幽王,周乃东迁洛邑。”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丰,得病,将死。他说:“我将葬在周朝,以示我不敢离开而称王。”成王表示不敢侍奉周公,于是“葬周公于璧,随文王”,将周公与文王一起葬于“璧”。

臧震教授认为,《洛邑》中周公所创建的周朝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冯浩不在洛阳。笔者认为,说西周诸王在洛阳设有办公地点的说法是无稽之谈。那个时期的徐人、淮夷人经常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周穆王在位期间,寨人入侵,穆王也率楚子打败了徐人,可见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实际控制范围并不大。

2.西周和东周两周

据张雅初《殷周金文集》统计,西周金文中带有“成州”字样的有近百处,带有“宗州”字样的有28处,带有“辛夷”字样的有数处。

图二:成周大庙及其他周王庙不可能在洛阳

为了迎合“洛邑”二字,两千多年来的文人大多说洛阳是周公之后的周朝,并为此提出了很多相互矛盾的解释。说宝鸡成衣上面有“洛衣”也是很正常的。这个洛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地名。洛邑和河南洛阳没有理由划等号。可以肯定的是,周平王东迁后,人们也称洛阳为成州。

洛水,即今洛阳,古称洛。说周公要求将成州葬于殷夷之地洛阳,实在是说不通。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西周时期的成州并不是指洛阳,而是指国都丰镐。目前,不排除西安丰浩的地名已迁至此处。西安碧园绝对不是周文王、周公的埋葬地,也不是被封为毕公皋的毕国。 《周史记》记载:“康王命毕公分居里为周朝郊外,上书《毕命》,请毕公管理周朝郊外的居民。从文献来看,“毕明”就是“封行”,承周就是封京。“毕明”还提到康王早上从宗州步行到封京,说明两地相距不远。 《史记鲁周公世家》也谈到此事,信息应该来自“毕明”。

西周初期所说的风、洛,与今天人们所说的西安的风水河、洛阳的洛水河不同。地名向东南迁移。传说中的丰镐遗址被汉武帝改为昆明池。但现代考古并未在此发现西周王城遗迹,汉代史籍中也没有此类发现的记载。史书或金文中的“宗州”是指有祠堂的都城,以区别于其他行政中心,如枫泾、镐泾、承州等。现在我们只知道唐代在周原修建了周公庙。没有文章提到西周诸王都葬在洛阳,也没有证据表明周成王曾迁都洛阳。西周的行政中心逐渐东移。周公建立的周朝是周成王的新都。它毗邻沣河,可能是当时的“东都”。东都这个名字是指宗州或早期周人的地位。是周成王为完成周武王遗愿而修建的都城。周公所建的承州,并不在今天所知的丰镐二井遗址。最早的承州应该在今天的周原遗址。

3.在周原考古遗址找到程周

与图1右侧所示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的西周丰镐遗址和图3右侧所示的周原遗址相比,考古发现前者的青铜器少得可怜。我们主要讲一下图3所示的周原考古,它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商灭前周人的聚居地。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图三:周原与成周

1982年国务院批准立碑的周原遗址,明确了岐山、扶风交界处周原地区的范围。墓葬和青铜器的密集程度显示了该地区的特殊性。例如,仅扶风县就有商周遗址20多处。

图四:扶风周原博物馆

从宝鸡周原凤翔朱家巷(图3左,唐代修建的周公庙南侧)发现的甲骨文来看,这里是周初的行政中心,武王克殷的总部。国务院立碑保护的周原遗址(图3右)以岐山县井荡镇凤初村为中心。这里出土的甲骨文集中于周初至周康王时期,有的延伸至西周晚期。其中,洞窟出土卜骨、卜甲17万件,其中以卜甲居多。 200多件卜甲上有铭文,最多30字,还有微刻甲骨文。专家认为,周王迁丰之前,这里是齐邑的所在地。

“比比周原,呵呵宗周”。西周符珪、五祀钟、宗周钟是目前仅存的三件西周皇帝制造的青铜器。都是周厉王领导下铸造的祭器。均出土于宝鸡扶风县法门镇。齐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该地区为承州或宗州的历史事实。五祭钟和宗州钟的铭文与海府簋的铭文互相印证、相辅相成,让我们更加真实地还原了周厉王和西周的图景。值得一提的是,从丰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来看,殷商与西伯(周文王)并非不同种族。

经过数十年的周原考古发掘,遗址面积近30多平方公里。已发现许多大型宫殿遗址、大量青铜器和数以万计的甲骨文。可以确认,如图3右侧所示的周元不仅仅是周王室。作为宗庙所在地,都城的功能一直持续到西周灭亡。

从考古界的上述文字资料来看,专家认为,成州属于周代遗址范围。

西周的行政中心正在发生变化。古《竹书纪年》云:“周夷王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正日是正。七年十三年,寨人侵齐。五年,王自宗迁居怀里。后人说西周的圈丘,与秦时的费丘、汉时的怀里同地同名。汉代怀里县的疆域相当于今天的兴平城面积。位于周原东南,渭南风水河斜对面。无论夷王的都城是否位于西汉怀里,都可以说明周夷王的都城东移、南移。周幽王立了新的太子,也就更容易理解申侯联合狗戎攻灭西周的原因了。

试想,史记中的“成州”能否以七邑为基础,向东扩展呢?也可以说,井荡与七村之间的河是风水,井荡与七村之间的河,西边是浩泾,东边是枫泾。成王迁都时,祠堂也东移,即王城与祠堂毗邻。随着宝鸡旧都凤翔逐渐失去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直到厉王统治时期才出现“西戎侵泉丘,昊虎侵周锡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西安西南那个叫南风号的地名和遗址又该如何解释呢?传奇?笔者推测,这里是周协王名义上的都城,是幽王被杀后,虢国等诸侯所建立的。毕竟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二十一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历史记载、传说与考古事实之间的矛盾。地名随着人口迁移,留下来的地名往往是最晚迁移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关于周公在陕西周原还是河南洛阳建立周王朝的两千年之争。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西周初期,成王迁都,西周中期,乙王再次迁都。周朝的都城逐渐东移、南移。

4、周夷王迁都在哪里?

古代《竹书纪年》记载,周夷王十五年迁都。西周《石山盘》金文记载:“魏王十六年,王在新宫”。巴人吾生时,恭王在周辛公。”恭王与夷王是父子。本文仍沿用《竹书纪年》,将迁都归属于夷王。除此迁都外。从成王到幽王,没有任何其他周王迁都的史料记载和金文,因此,夷王迁都应该是包括都城在内的整个西周中后期的都城。幽王的。

东汉班固在《后汉书艺文志》中写道:汉高祖时,泉丘在怀里县(今兴平市)。 ”周曰泉丘,益王都城。秦改名非丘。有黄山宫,始于孝惠二年。芒曰怀之。”圈丘地名较多,不太可能是西周中后期的王城所在地。历史记载中至少提到过四个圈丘,分别是东部宋代的圈丘(今山东曹县)、东部魏国的圈丘(今河南永城)和东晋的圈丘。西部关陇地区(今陕西兴平市)。西泉丘(甘肃理县)。

史书上说幽王或纣王死在泉丘,《国语鲁语》也说“君死在西溪”。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幽王和伯父被杀的地方就在骊山下,因为郑国的“地名在骊山下”,可以推测幽王一行是在去郑国的途中被杀的与郑桓公。

说周死在圈丘,是不是说周王的都城就在圈丘呢?其实也不一定。可以说,犬戎在犬丘杀了幽王。也可以说,圈丘就是圈戎,也就是圈戎大本营的名字就是指圈戎,就像风浩或者成周王朝一样。指周朝。如果是后者,权丘与周王城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汉代周代地名误认现象并非孤例。对于汉代以来有争议的问题,必须从周代材料中寻找线索。在整个西周时期,成州专指王城。成王称王已有一百多年了。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义王不会在远离旧王城的地方建造新的宫殿。

根据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等文物,西周中后期的“成州”仍在周原境内。例如,周厉王制造的三件青铜器就来自扶风县法门镇齐村。传统上认为,泉丘或废丘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付寨乡南座遗址。可能是汉代怀里县的县城。 2019年考古发现证实,乙王都城泉丘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马坊遗址(即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马坊村)。考古界还表示,疑似秦朝雍王章邯遗址。首都(废弃山)。但东马坊和南座遗址尚未发现西周王城的文物证据。说东马房遗址是西周都城是极其不准确的。

纣王和夷王的都城在同一个地方吗?夷王的都城可能已被权戎掠夺,不排除被烧毁的可能。没有人说谢王住在幽王都城,只是说谢是这个地方的名字。 《新唐书》记载《大衍礼义》:“相传冯其礼、其礼皆分鹌鹑头,永州之地为西京”。清华简《西年》记载:“诸王大臣,皆幽王之弟于辰立于虢,是谢惠王之果”。这样一来,说周谢王的都城在虢是有根据的,但也不排除当时的虢国与谢王一起在沣西建都。也有可能虢国从宝鸡迁徙到很多地方,到了西周时期又迁到了西安、沣西等地。这样才能推测丰镐遗址就是周朝的都城。这个问题还要等待新的考古发现才能最终定论。

〖后记1〗

当今有两种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周公在洛阳建立周朝,西周与陕西无关;另一种观点认为周公在洛阳建立了周朝,西周与陕西无关。另一种观点认为,成周王朝与东周无关。例如,山西晋代考古认为,成周时期有铭文的器物只能属于西周。后者是作者探讨这个争议话题的唯一动机。写到最后,我发现这根本不是问题。这场争论应该在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就结束了。看来,无论是金代出土的战国文献,还是现代考古事实,都无法阻止后人混乱的思维,着实让历史学家感到悲哀。请参见古代《竹书纪年》——中有关程州的记载

“周成王五年”,迁殷人于洛邑,建立周朝。第六年,他在祁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七年,周公还王。春二月,王如风,三月召康公至洛都、甲子,周文公奉诸士于成都,东定都。诸侯纷纷来到朝廷。 ”【齐阳寻:检阅齐阳军,春猎正在寻。】

周平王元年(辛未),王东迁洛邑,封为西文侯。晋侯相见卫侯、郑伯、秦伯,拜王为师,入周。周惠王(名郎)元年,晋襄公至王如周。

战国中期,“晋王(魏襄王)五年,洛入周,山河大治”。

〖后记2〗

司马迁在《史记》中告诉汉人,周公建于洛阳,有疑虑。看到《史记周本纪》最后一段,金旭光也产生了疑惑。从《竹书纪事》来看,周成王时期的成州在洛都,又称洛邑。当然不是指今天的洛阳。成王时期,东都、成州、洛都均在陕西祁阳,东都应为成州。三国魏之前,洛与洛不通用。洛水在河南,所以说洛邑指洛阳是不真实的。

为什么汉代有人认为西周就变成了洛阳的周朝呢?这是因为,也有史料记载,西周后期的成州指的是洛阳,比如

《国语正语》:桓公是司徒,很受周人和东方人的爱戴。他问于世伯:“王室问题多多,我还害怕,如何才能逃脱死亡呢?”士伯答道:“王室将卑,荣、狄必昌,不可强迫。”为周,南方有荆蛮、申、鲁、营、邓、陈、蔡、隋、唐;南方有荆、申、鲁、营、邓、陈、蔡、隋、唐;卫、燕、氐、鲜于、鲁、洛、全、徐、濮在北;西有禹、濮。郭、晋、卫、霍、阳、卫、瑞;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

可以肯定的是,《国语》的成书时间不早于春秋时期。用当时周朝的地理位置来表达西周后期各国的地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上述“成周”并不能作为成周在西周初期或早期的地位的铁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