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闫靖靖 通讯员 刘婧 王川
陕西,地形地貌纷繁复杂,气候差异大,由北向南横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特殊的气候特征,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陕西省气象部门始终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的发展理念,围绕“业务现代化、队伍专职化、机构实体化、管理规范化”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集约化公共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在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
勇于改革
“我们根据陕西省情,进行了一系列气象服务组织体制上的改革,相关业务指标均名列全国前茅,效益显著。”陕西省气象局局长李良序强调“因地制宜”。
2008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陕西省气象局在气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减灾服务中心、气象用户服务中心、气象影视和宣传中心,整合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和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两个为农服务地方机构职能,构建了“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竞相发展”的为农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服务机构实体化。同时,市级气象部门也成立相应机构。
“实践证明,服务机构实体化、队伍专职化是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李良序说。
此外,陕西省气象部门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管理,加强技术开发,提高气象服务水平。陕西省气象服务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公共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特色
陕西是全国果品生产第一大省,苹果、猕猴桃、红枣等经济林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比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全国唯一的省级果业气象服务地方机构--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已连续20多年开展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工作。
陕西建成了专业化经济林果观测网,建立了林果业气象服务平台,构建了省、市、县三级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开展了果品气候品质认证、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建成了覆盖主要果区的人工防雹增雨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围绕果业发展的多项重大决策气象建议被陕西省政府采纳。其中,全省苹果种植北扩200万亩建议被采纳,推广效益显著。
此外,气象部门与榆林市政府联合成立能源化工气象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能源化工气象服务。以生态环境监测为切入点,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全省生态环境气象服务工作,为省政府提供了近百份决策咨询报告,其中《关于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情况的报告》《关于红碱淖水体面积卫星遥感监测情况的报告》和《关于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情况的报告》等一系列决策服务材料受到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健全机制
近年来,陕西省气象部门不断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全省14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具有管理职能的气象工作站,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四级组织领导体系,探索出“耀州模式”。同时,各级气象部门在70%的行政村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组建了36000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覆盖所有自然村,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不管是在田间还是家里,村民都学会了用天气预报指导生产。”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副镇长陈尧说。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制定发展计划,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建设项目和资金,推动气象服务长效发展。”李良序告诉记者,在政府主导下,陕西气象部门积极推动建立多部门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加强技术和项目合作,共同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快速发展。
未来,陕西气象部门将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把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和“十三五”规划中,突出地方特色,引入市场机制激发气象服务发展活力,构建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2月12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