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卒落村:乡村旅游“网红村”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23:16

卒落村村景

“为啥叫卒落村?”“听说村名和楚汉争霸有关,章邯的部分士卒散落定居在这儿,所以叫卒落村。”

“村里真热闹,咋这么多人?”“咱村村民不多,就300多人,其余都是城里来的人,来这儿看燕子窝、太平湖、尖嘴山、夫妻崖的。”

“乡亲们短袖上的‘卒兴裕’是啥意思?”“这是咱村富硒黑小麦的品牌,希望卒落村越来越兴旺。”……

芒种前的一个周末,记者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西北边缘的卒落村采访,听到不少与地名传说、乡村旅游、村庄产业有关的故事。卒落村距离市区30多公里,因奇特的丹霞地貌与宝鸡峡水库相映衬,呈现出瑰丽多姿的原生态自然山水美景,成为省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近两年,这里的富硒黑小麦也渐有名气,麦浪起伏,迎来丰收。

地名故事奇曾为章邯士卒散落地

卒落村东临金台区硖石镇姜王村,北边与硖石镇刘家底村接壤,南临渭河宝鸡峡库区。前往卒落村的路蜿蜒盘旋、时上时下,待到进入一片被梯田包裹的山间凹地时,卒落村就到了,给人一种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感觉。

卒落村党支部书记贾宝霞介绍,卒落村地名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将,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战术,反攻项羽。当时,刘邦暗中从故道出大散关,出奇制胜,与守卫关中的项羽部下雍王章邯在陈仓进行了一场战役。这是刘邦入咸阳前的一场重要战役,称为楚汉战争时期的陈仓之战,战役以章邯败退告终。

朱银娥介绍村名故事

相传此役中,章邯的部分士卒败退逃亡时,迷失于今六川河一带的深山老林,后来顺着河流逃到现在卒落村的一条峡谷。待到刘邦大军乘胜追击章邯,前往好畤(今乾县东)时,散落峡谷的士卒们准备出发,但发现这里风景优美、土地肥沃,便干脆落户在这里繁衍生息。自此,这里便被称为卒落村。

卒落村有趣的地名故事被当地人口口相传,并被编入《宝鸡村落地名文化》一书中,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旅游资源丰尖嘴山燕子窝引客来

卒落村党支部副书记朱银娥说:“村里没有刻意开发旅游景区,也不收门票。但从2021年开始,陆续有人来看原生态山水,到今年游人越来越多。节假日,单日游客最多时达500多人,远超村民人数。村上已将两处闲置土地平整成停车场,每逢周末这里便停满了车,没想到,原生态山水的吸引力这么大!”

周末游人来村庄游览山水美景

目前,卒落村较受游人欢迎的景观有燕子窝、神仙架、太平湖、尖嘴山、夫妻岩、象山、鹰背山等十处,在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社交媒体上,卒落村原生态美景被网友积极传播。市区游客陈鲁明说:“在抖音上看到航拍卒落村丹霞地貌的视频,被吸引来了。这里没有过度开发,山水植物和乡间道路,给人自然、奇特的感受。”

当天,记者跟随百余名游客沿蜿蜒小路探寻,看到一座圆锥形的山,山势独立陡峭,这便是村民口中的“尖嘴山”了,山体有经风雨侵蚀形成的多个洞穴。绕过这座山,可见一座高约十丈的砾岩石峭壁,当地人唤作燕子窝,凹进去的崖壁上有大小洞穴和鸟巢,这时节燕子飞旋在崖壁和湖水之间,唧唧鸣叫。水库的水拍打着崖壁,发出“咚咚”的波涛回响。神仙洞的丹霞地貌有刀割石刻般的环带,并有多个连环洞悬在峭壁上,小孔不计其数。西安游客刘晨阳说:“站在太平湖观景平台远眺,看平湖山色、丹霞美景,有火车在山间穿梭,怪不得卒落村被网友称为‘宝鸡版的小桂林’。”

“游客多来自西安、宝鸡市区,即使太阳落山后也有人来村委会问路。虽然通往景点的路是土路,不好走,但游人乐此不疲。我们常告诫游人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攀爬危险崖壁,尽量在安全地带游玩。”朱银娥谈到,随着游客增多,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和小商店,为自己增加了一份收入。

村庄故事多富硒黑小麦闯出路子

眼下,正是麦子收获的季节,卒落村层层梯田里的麦穗渐次变黄,起伏麦浪传递着丰收的讯息。在村委会门口,挂着一块“科创中国”彩色小麦功能农业示范基地的牌子,而这正是源自当地的黑小麦。

“这两天,大家正忙着包装黑小麦挂面,去年村集体经济黑小麦挂面收入20万元。目前,村集体合作社种植了500多亩黑小麦、170多亩黄豆。”贾宝霞、朱银娥都谈到,卒落村土地肥、阳光足、雨水丰,适宜栽种黑小麦、柴胡、花椒等农作物和药材。其中黑小麦长得格外茁壮,当地黑小麦富含硒、维生素等有益元素,对健康颇有裨益。2021年村上创立了“卒兴裕”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卖黑小麦。大家一起跑订单、包装挂面,并在苟家岭村办了挂面厂,吸引卒落村零散劳动力就业,为乡亲们开拓了一条增收路子。

此外,卒落村与驻宝某部队的军民鱼水情也颇为感人。该部队不仅为村里建了“军民友谊泉”、安装了路灯,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和花椒种植基地等,部队医疗队、理发服务队常为村民义诊、理发,用行动诉说着浓浓鱼水情。

“卒落村人少,村干部仅3人,但我们热情高,以后会继续在种植黑小麦、乡村旅游、村庄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让卒落村发展越来越好。”贾宝霞说。

(2024年5月31日《宝鸡日报》记者 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