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服务春季农业生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1 18:11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建忠

  进入4月,河南天气变化剧烈。而眼下,中原大地正值麦田管理关键时期,各地农民积极投入到田间生产管理中。比起以前,现在的农民种地更加注重天气信息的使用,气象服务更精细。

  提前预警 看天管田

  “4月3日至6日,河南将先后受两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苏爱芳介绍,受此次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大,需注意防范灾害性天气给小麦、果蔬生产带来影响,同时提醒近期黄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小麦赤霉病。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做好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河南省植保站研究员吕国强说,从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来看,要切实加强监测预警,掌握防治主动权,“中原粮仓”才能越筑越牢。

  4月2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在省气象台报送的有关较强冷空气影响的重要天气报告上批示要求农林部门迅速安排好极端天气应对,气象部门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当天,漯河市30万亩高标准粮田临颍项目区里,20多台无人植保机同时作业喷洒药液。现场指挥作业的河南精农植保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争取在强降温天气来临之前完成所有麦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豫南的方城县赵河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当地气象部门利用集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可视化于一体的“星陆双基”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为农户提供精细化数字农情、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测土配方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而豫东的虞城县气象局及时发布春耕春播专题气象服务系列产品,组织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春耕春播气象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并充分利用乡村气象预警设施、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等服务平台发布春耕春播气象信息。

  创新形式 科技种田

  随着河南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效益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

  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种粮大户唐全合从几年前就开始尝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进行春耕春管。“种田依靠星陆双基监测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每天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大田大数据信息。”唐全合很是自豪。

  随着“互联网+农业”进村入户,项城市传统的农产品生产、运输和销售模式悄然生变。在该市红旗农资专业合作社的万亩麦田里,记者看到一套由墒情传感器、虫情测报灯、摄像机和气象监测设备组成的大田“四情”(虫情、苗情、墒情、灾情)监测系统格外引人注意。利用这套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里点击鼠标,调阅视频画面和监测数据,就可进行精细化的田间管理。

  在“80后”小伙儿吴迪创办的开心农场里,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种植和管理智能化,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打理500亩果园。农场里,布满各种仪器。吴迪介绍说,这些气象仪器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广,“新农人”在广袤的农村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微信平台变成为农服务快速新通道。鲁山县林丰庄园是以名优果树种植、绿化林木种植为主的国家级观光农业示范区。庄园计划在4月10日安排大型生产活动,园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向平顶山市气象台提出了服务需求。市气象台预报员迅速进行专题会商,形成了近期降雨、降温及大风情况的详细服务信息。庄园总经理王玉萍说:“根据气象信息,及时调整了生产计划,节约了生产经营成本!”当地种粮大户王超也对这种服务形式赞不绝口:“通过农业气象服务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对农民安排农事非常有帮助,而且非常便捷。”

  在河南,像平顶山市农业气象服务微信平台这样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新平台,使“量身定制”的气象服务更加精细、直通,也更为贴心。

  特色农业 服务特色

  4月初的大风、强降温天气,造成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晚霜冻,对农作物、果树生长和设施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4月9日,河南省气象局先后派出3批业务人员深入三门峡、驻马店等地,对当地果树、设施农业和小麦进行调查评估。

  强降温使豫西三门峡地区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达到13.2摄氏度。三门峡市气象局农气专家到陕州区西张村、灵宝市寺河乡沟南村等苹果主产区,实地调查评估冻害影响。豫北的封丘县树莓种植面积达5万亩,被誉为“树莓之乡”。封丘县气象局提前将服务材料送至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指导农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气象服务。在许昌鄢陵大马镇,花农吕松涛怎么也没想到,他种植的花木,比原来还多赚了12万余元。许昌市气象局建成的全省首个花木园区小气候观测站,为当地花卉种植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睢县气象局深入胡堂乡凤城金果(酥梨)专业合作社、潮庄镇大刘村芦笋种植基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酥梨和芦笋种植规模、管理要点等基本情况,调查掌握气象灾害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了解气象服务需求,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实现了气象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西峡县“果、菌、药”三大特色产业成为当地经济支柱,该县气象局向590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1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41个家庭农场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全县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特色服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随着河南省委1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及实施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的推进,河南气象部门将持续发展更精准、更有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