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掘金“土特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22:5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增收机制……今年以来,咸阳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奏响群众增收“奋进曲”。

道地药材

规范化种植激活新业态

地处咸阳北塬的旬邑县,植被丰富、气候温润,适宜好光、喜凉、耐旱的根用中药材和耐旱类草本、藤本及灌木类中药材的生长,是陕西省传统的道地中药材产区之一。

金秋十月,旬邑县千亩连翘生态种植基地的连翘果早已采摘完成,成片的连翘树林下套种上了凤丹、芍药等中药材。

“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学院+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连翘规范化科技示范种植基地,进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植药材包括连翘、黄芩、射干等。”10月12日,旬邑县艾草洼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说。

李平介绍,公司为当地药农提供优质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促进优质中药材生产,与药农签订合同,保底收购中药材,保障群众收益。

“通过基地建设,我们带动张洪镇、太村镇等周边8个乡镇的药农栽植连翘2000余亩。每亩地的年收入可达1万元。”李平说,“每逢药材收获季,周边村民就来基地务工,每人每天能收入近200元。该产业有效转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连翘,花开是景,叶出为茶,结果成药。

李平说,每到春天,千亩连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目前,当地正打造以中药材产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基地,李平准备投资建设茶叶厂,延伸中药材产业链,继续带领当地群众增收。

旬邑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范化种植为重点,打造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业基地。目前,旬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8万亩、品种有21类之多。

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中医药产业推动了旬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成为该县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该产业园围绕医药制造和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产学研用协同,稳步推进中药材交易、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以中医药文化展览、百草园·药膳街为载体,发展特色工业旅游,逐渐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新业态。

“目前,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43家,企业职工达1600余人。2022年,产业园产值约46.2亿元。”旬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纪工委书记马博说,产业园不仅有力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还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问题。企业职工有九成是旬邑人。

大棚蔬菜

联农带农助农放大新优势

10月12日,记者走进三原县渠岸镇大村王村设施大棚,目光所及,一排排圣女果苗和陇椒苗已定植完成,翠绿的枝叶舒展,大棚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村大力发展蔬果种植特色产业,以利益联农,以技术带农,以就业助农,把全村80%的村民共2500人嵌在现代蔬菜产业链上,带动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大村王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孝说。

2021年,渠岸镇现代富硒蔬果智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在大村王村投产,按照“公司+村集体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变农户“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提高了设施蔬菜生产水平,带动了周边蔬菜产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土地流转得租金、产业入股得股金、大棚经营得现金、劳务用工得薪金……大村王村的大棚项目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当地菜农的“钱袋子”。

“我们建立起项目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刘元孝说,大棚项目利用村民流转的土地,通过集企业建设、管理、运营及销售为一体的合作模式,由村委会联合专业种植企业共同开发运营。村集体年底按照入股的比例分红,收益可达10余万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村大棚项目以技术带农增收,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立体种植与水肥一体化等生态栽培技术,着力培养新型“绿领”农民。

“村里的大棚项目探索订单销售模式,让我们种菜无忧、销售不愁。”大村王村菜农于西平说,“今年,我种植了4个棚的圣女果,预计每个棚能收入9万元。”

大棚项目在带动村民提升蔬菜种植技能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大棚里栽苗、施肥、采摘等过程中,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刘元孝说,项目每年能带动300余名村民务工,有技术的职业农民管理大棚,月工资近7000元。

荞麦产业

迈上品牌化发展之路

淳化县有一道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那便是荞面饸饹。

“淳化把一粒小荞麦做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淳化县荞麦产业办常务副主任刘天龙说,淳化荞面饸饹如今已成为一张富有当地特色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淳化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积极施策,把荞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围绕一产增规模、二产扩产能、三产提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22年,淳化县荞麦产业总产值达5亿元,带动农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500万元,实现了产业兴旺和群众增收。

“在荞麦种植上,我们加大政策补贴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将荞麦由过去的‘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刘天龙说,今年,淳化县投资200万元,免费为群众发放新品种种子,努力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提升荞麦产量的同时,淳化县积极推动荞麦产业扩充产能。该县加大对荞麦加工生产企业的招引培育力度,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先后引进淳荞菇、丝路兴淳等10多家深加工企业,推动荞麦功能性产品研发,促进荞麦就地加工、规模化生产。

刘天龙说,目前,西安、咸阳等地的淳化荞面饸饹餐饮门店已发展至1200多家,带动5000多人就业。

在网上,淳化县打响了“一碗淳化荞面饸饹”品牌,已发展荞麦产品网上销售门店30多家,2022年,实现销售额过亿元。

除了在荞麦种植、加工、销售、餐饮等方面助农增收,近年来,淳化县还举办了首届荞麦产业大会暨荞面饸饹文化旅游节,开展淳化荞面饸饹制作技艺大赛,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商机。

今年,淳化县发布淳化荞面饸饹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淳化荞面饸饹各餐饮店使用统一的店面形象,促进淳化荞面饸饹餐饮店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荞麦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我们有信心把荞麦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群众受益。”谈及未来,刘天龙信心满满。(琚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