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为啥能养出两个好儿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7 22:49

最近热映的《封神》不是一部合家欢电影,也不适合带12岁以下的孩子去观影。电影有不少血腥画面,剧情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弑父情节”也很难跟孩子解释。不过,《封神》的确是一部值得琢磨的好电影。本文就来说一说,《封神》中的教育观。

西伯侯姬昌是殷寿最大的敌人。殷寿忌惮姬昌的势力,嫉妒姬昌的德行,更恨他有两个能文能武,出类拔萃的儿子——伯邑考和姬发,他们愿意为父亲献出生命。殷寿的儿子殷郊,是个心地纯良的“铁憨憨”,在姜王后的悉心教育下,起初对父亲忠心耿耿,后来却被逼亲手弑杀父亲。

为什么姬昌能养出好儿子,殷寿却众叛亲离?这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好的教育,是无条件接纳

姬发在朝歌当了8年的质子,受殷寿教导,视殷寿为榜样。姬发刚与姬昌相认时,内心是效忠殷寿,怀疑父亲的。姬昌没有责怪孩子的“黑白不分”,而是告诉他:“你看到的,是殷寿想让你看到的。”他告诉姬发:“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教育的至高境界是接纳。父母要接纳孩子,我们无法掌控孩子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保持开放和接纳,尊重孩子的意愿,在经过所有不可预测的体验后,他们最终会成为想成为的人。

接纳孩子才有可能影响孩子,引导他走出身份的桎梏,做出独立思考。

姬昌无条件接纳孩子,也包括义子雷震子。大家都觉得他是妖,姬昌却毫不嫌弃地用自己的披风裹住雷震子。他说:“即便是妖,也要看所受教诲如何。”

殷寿则相反。他认为“好孩子”必须按照他的标准来,“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忠孝于我,就是我的儿子”。苏全效之死,一定程度上也让质子们兔死狐悲,为反目埋下伏笔。

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姬昌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长子伯邑考温润如玉,是众人心中的白月光,想必深受姬昌言传身教。次子姬发虽不在身边长大,但从他在箭上做手脚的细节可以看出,兄友弟恭的家风影响他至深。包括后来连孔子都为他打Call的周公旦,是姬昌第四子。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孩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从教育者那里受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的示范。

反观殷寿,他曾握着一手的好牌。他是殷商的战神,很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年轻的质子畏战,他割下布料把马的眼睛捂住,身先士卒冲进战火中。那一刻,他就是质子们眼中的大英雄。但后来他在大殿上草菅人命,逼着质子们弑杀父亲,各种骚操作彻底败坏了他苦心营造的英雄形象。

根源是,包裹伪善外衣无法长久,残忍暴虐的人品必遭天谴。只有高尚的人品才能持续赢得后代的尊敬,感召他们聚在身边。

尊重和信任孩子

姬昌是一个非常尊重孩子的父亲,不是那种“我是你爸爸,你必须听我的”那种大家长。

在选拔质子时,姬昌让孩子们公平竞争,姬发是自愿前往朝歌当质子的,所以他对父亲是完全没有怨恨。即便姬昌沦为阶下囚时,也没有怀疑和怨恨过儿子。

在大殿上,殷寿刺激质子们弑父时,挑拨说:“留下宠爱的儿子继承爵位,却把不受宠的孩子送出去当质子。”殷寿的话刺激到了南伯侯的儿子,但没有刺痛姬发。殷寿并不真正信任和尊重他的孩子,当姬昌占卜的结果是“他将被血亲所杀”,殷寿已经对殷郊起了杀心。他并不相信他的傻憨憨儿子会真心代他赴死,怀疑他觊觎皇位。最后在乱军之中,迫不及待将他斩杀,没有任何犹豫。

信任的作用力是相互的,你不信任我,你最终就会失去我。

无条件的爱

姬昌对儿子们的爱无需赘言,伯邑考被做成肉饼那一段,姬昌的扮演者李雪健老师的表演说明了一切。在姬发离家前,姬昌送给他一个玉环,寓意是“还”——一个老父亲对儿子最质朴的期待。

伯邑考为父甘愿赴死,心甘情愿,家人之间以敬以爱以理解为核心,而不是以利益、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否则就只有逆反。

殷寿根本不爱他的儿子,最爱的是权利,儿子对他来说,是攀登权利高峰的工具,没用了就弃之如敝屣。他儿子果然就成了父亲说的那种人——跟谁在一起利益最大化,就认谁当爹,他的价值观在儿子身上有了突出的体现。

一个藤上结不出两种瓜,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现代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