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着粮食产量“十连增”的优势传统农业;这里,年增长7000多亩的设施蔬菜种植势头强劲;这里,畜牧养殖规模渐长,正逐步走上以品制胜的新路子……稳粮、增菜、兴牧,让朔城区的现代农业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科技和智慧的光芒。今年,“两条彩带,24颗明珠”的现代农业示范圈规划和建设,让朔城区的现代农业迈上了“蹄急步稳”一路上扬的新征程。
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就致富美景
朔城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农业基础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多次获国粮食生产先进区称号,农民人均收入也突破了万元大关。但传统种植业增长空间有限,且在逐渐缩小,农民要实现大幅增收致富,迫切地需要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弥足“短板”。
“我们要破解勤而不富的难题,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利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的优势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把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朔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掷地有声。思路既定,一场发展现代农业的破冰之旅在朔城区全面铺开。
规划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朔城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摸清底子,总结经验,科学制定了朔城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两条彩带、20颗明珠”的现代农业示范圈建设,涉及农业项目、生态工程、水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多个产业,穿点、连线、成面,构建起了朔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总框架,为有效促进朔城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划先行,关键在执行。朔城区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年内区财政筹资1亿元重点推进西山生态水系示范带上的金沙植物园、华源农业观光园、西山一号、峙庄村、雁家湖等10个项目和东南乡种养育示范带上的城南万亩设施蔬菜项目、沙塄河高标准养殖园区、下关城片2万亩育苗基地等10个项目建设,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集约化管理发展。
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找准致富路径
“今年,我们传统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发展玉米订单农业,让农民旱涝保收。”朔城区农委负责人介绍说。订单农业让农民不再有后顾之忧,种植传统农作物的热情提高了。今年,朔城区将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三大里作物,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玉米规模化生产,实施高产创建、玉米丰产方地膜覆盖等项目,力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亿斤以上,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地位。
近年来,朔城区围绕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今年,该区将新增设施蔬菜面积7000亩左右,重点推进以新农苑为主的城南万亩片区,以后寨村为主的忻干线万亩片区,以贾庄乡、沙塄河向、福善庄乡移动大棚为主的东南部万亩尖椒、青椒制种片区等五大片区建设。届时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将达4.5万亩,市民的“菜篮子”里定会有更多的本地菜。
规模养殖是促农增收的又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朔城区通过整合中央财政、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扶持建设养羊县等项目资金,不断在特色养殖上做文章,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举,规模养殖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朔城区将新建肉羊养殖为主的标准化小区(场)20个,改造提升20家。重点打造滋润乡卞子疃万头养牛园区、福山庄乡安子村、滋润乡乔家梁村和金土地农牧有限公司3个万头羊场,沙塄河乡上沙塄河村和下团堡乡峙峪村3万头猪场。
基础服务:搭起便民惠民“致富桥”
“要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就要逐步完善基础服务功能,搭建起便民惠民‘致富桥’”朔城区农委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朔城区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不断完善项目区农田机井渠道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基础服务功能日渐凸显。今年,朔城区在建设重点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的基础上,对7个乡镇17个村3.55万亩的河滩地、旱平地、坡耕地改造与培肥。同时,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1836亩、小农水重点项目4万亩、土地整理项目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