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延安:气象事业的种子,已成参天大树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04:44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钊 唐宇琨 通讯员李新亚

  1945年冬,延安,北门外。

  清晨,北风呼啸,几名背着油桶的气象观测员从气象台出发,沿着羊肠小道爬高200米,来到凤凰山顶上的无线探空设备前。在这里,他们花上个把小时拉动油机发电,接着制氢、充气、放球、跟踪、抄收信号、整理资料、编发电报……一整套“动作”下来,探空气球准时飞上高空,数据顺利发出。一阵冷风吹过,衬衣、单裤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观测员这才感到刺骨的寒意……

  ——据延安气象台初创时期的成员曾宪波回忆

  21个人、3个月、6个观测站、1座气象台——在共和国摇篮留下印记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诗中这座位于共和国摇篮——延安城北侧的清凉山,无疑担得起“试问九州谁做主”的气魄。它是一座“革命山”、一座“新闻山”,当时的新华通讯社总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均坐落于此。它也是一座“气象山”,在半山腰的几孔窑洞中,孕育了共和国气象事业的源头——中央军委三局气象训练队。

  在延安时期,生产生活条件困难,开展气象观测似乎难以想象。但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本就不能以常规忖度。

  说到延安气象事业的起源,还要从美军对日军的轰炸说起。当时,美军轰炸机的飞行迫切需要解放区一带的气象情报。于是,负责气象观测的美军观察组便于1944年来到了延安。

  同年秋天,在美军观察组首批人员抵达延安的短短几个月后,气象台便横空出世。与此同时,美军观察组提出由他们派人到解放区各地建立观测站。事涉主权,时任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的王诤严词拒绝。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我方指派人员组建观测站,美方协助训练人员并提供设备。就这样,1945年3月,21名从军队和地方选派而来的学员,组成了清凉山气象训练队。

  这支训练队,走出了许多在气象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传奇人物。日后担任原中央军委气象局副局长、原中央气象局副局长的张乃召,是训练队的教员兼翻译;而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主席的邹竞蒙,在年仅16岁时也是训练队的一员。

  以石板为桌,以锅灰制墨,在清凉山的窑洞中,学员们就这样掌握了通信技术与观测知识。

  三个月后,气象训练队迎来毕业典礼。叶剑英到会讲话:“你们是延安第一批气象人员,将来,我们要有自己的海军、空军,需要气象保障,你们要为将来建立我军自己的气象工作而努力!”

  这般期待未被辜负。很快,毕业的学员开枝散叶,在陕甘宁、晋冀鲁豫等解放区先后建立6个气象观测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气象数据。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美军观察组撤离延安,训练队的成员作为骨干接手延安气象台。在这里,他们为往返延安的众多飞行任务提供了气象保障,这其中就包括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谈判,以及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在延安、重庆、南京等地的飞行往来。

  此后,这批最初的气象工作者随着党中央一起撤离延安,转战瓦窑堡、山西临县、河北平山,再到1948年加入华北电专,以及后来接收国民党的气象机构。辗转千里,气象队伍愈发壮大。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空军机群飞过上空,引发阅兵式的高潮。在这背后,要给由华北军区航空处场站科气象股股长邹竞蒙负责、北平气象台具体实施的气象保障,记上一份功劳。这天,气象人与共和国一起,迈进了新时代。

  2019年春,延安市宝塔区国家基本气象站。

  这边,穿着静电防护服的观测员将探空气球套在自动放球设备的操作舱中;那边,业务平台上的观测员发出指令,氢气沿着管道缓缓注入气球。待到气球膨胀至浑圆状态,系上观测仪器,放球设备顶部舱门徐徐打开,巨大的盖子自动旋转到上风向,挡住吹袭而来的山风。时间到!气球一跃而出。不远处的探空雷达自动捕捉到气球的去向,将接收到的数据一一传回……

  传承红色 服务红色 发扬红色——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上赞礼

  迈入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个年头,当初萌发于延安的,那颗气象事业的种子,如今已成参天大树——中国气象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如今,科学布局、结构完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以其高精度、广覆盖被世界气象组织引为典范;气象预报准确率、覆盖率、精细化程度明显提升,分辨率5公里×5公里、逐3小时预报未来10天天气的网格预报业务已正式运行,预报业务迈向全球,中国气象局被确立为世界气象中心;规范有序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已经建立,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将气象部门数据环境统一起来,实现集约化发展,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春风拂面,又到花开时节。2019年4月25日,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茶坊村党支部书记白光荣像往常一样巡视着果园。看着白色的花朵挂满苹果树枝头,他的眼睛笑成一条缝。今年秋天,这里又将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红色,是一种不变的传承,穿越70多年风云变幻,始终照亮延安。在这里,红色具有多重含义,革命的红、大枣的红、陕北人民脸膛的红……当然,也是苹果的红。

  2018年,延安苹果产量289万吨、产值128.7亿元,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在这128.7亿元产值中,有着气象部门不可磨灭的功劳。

  冰雹是果树最大的威胁。白光荣最信赖气象部门在果园中布设的人工防雹高炮。他自己当了多年炮手,对消雹作业了如指掌,“自从2003年建了炮站,我们村的果园就没有因为冰雹遭过大灾。”

  宝塔区果业局总园艺师姚杰更喜欢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针对苹果树怕雹、怕霜、怕旱的问题,姚杰和气象专家合作,一一找到了因应之道,果园中遍布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法宝”。最显眼的“法宝”是林间搭建的白色聚乙烯防雹网:布设在重点地段,预报有冰雹时展开,足以抵御防雹作业后剩余的“散兵游勇”。林间散布着不起眼的斜向土坑,是姚杰发明的“土坑式熏烟防冻窖”,预报有霜冻时,将提前备下的燃料放入、点燃,烟雾大、明火小、持续时间久。在今年4月中旬刚刚过去的一场寒潮中,这些土坑有效保护了刚刚开花的果树。

  树下那些均匀布设、中间埋有一根管道的黑色地膜,名为“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当预报显示多日无有效降水时,只需通过管道浇水施肥,便可直达果树根系,抵御干旱。

  新技术有时也会带来新烦恼,“防雹网能防住冰雹,但如不及时收起,就会被大雪压垮,反而损伤果树。”致力于发展果业的宝塔区副区长王文忠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组织防灾减灾,对此颇为了解,“还好我们可以通过预报了解降雪情况,及时组织果农收网。”

  在今天的延安,凭借准确预报和及时服务,“防灾减灾靠气象”的口碑在全市叫得越来越响。2018年4月2日,正值苹果花期,一份“4月4日至7日,强寒潮霜冻天气袭击全市”的重要天气报告让全市各级政府和果农迅速行动起来。在利用预报争取到的两天时间里,果农挖土窖、备燃料,气温一降到0℃就开始熏烟点火。虽然寒潮凶猛,多地气温出现或接近历史同期极端最低值,但由于准备充分,果农损失不大,特别是在宝塔区,95%的苹果花都挺过了这次寒潮。

  再往前回溯,2013年百年一遇的暴雨、2015年的干旱、2016年的雹灾,延安气象部门都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政府用“三个功不可没”来形容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功不可没,在保障苹果生产中功不可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功不可没。

  播种于延安,如今,防御气象灾害、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气象已成为时代发展中那把不可或缺的“盐”。而对智慧气象的探索,更让气象人找到了通向未来的那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