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声再热烈一点,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在解说员的带动下,现场气氛被彻底点燃。6月21日晚,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的篮球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场热血沸腾的篮球赛事成为了全村乃至周边地区的焦点,引爆整个村庄运动热情的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当地的乡村文化。
“恐怕很多人都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没有一片体育场地,更别说篮球场地了。”已经扎根杜黄新村16年的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军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的这里与6年前你们看到的又有了全新的变化,村里的体育场地改造提升了,体育器材更丰富了,参与运动的老百姓也更多了,体育带来的获得感正在不断提升。
以篮球为媒,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
这里的一场篮球赛为何如此火爆?在王海军看来,这一切的改变来源于一次深刻的体育改革。这个改革不仅仅关乎运动,更关乎乡村的和谐与振兴。
总人口才2362人的杜黄新村,由杜黄桥、新建和行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曾经,当地村民间因地理位置、资源分配等问题存在不少矛盾。特别是在汛期,上游的新建村和下游的杜黄桥村常因泄洪问题发生冲突。然而,正是篮球,成为了化解这些矛盾的金钥匙。在球场上流传着家喻户晓的“口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近年来,杜黄新村以篮球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体育改革。村里建起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并定期组织篮球赛事。赛事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的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周边村庄的篮球爱好者前来观战、参赛。
如今,只要一踏进杜黄新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口那座崭新的篮球场。场地上,不管何时都有村民挥洒汗水,享受着篮球带来的快乐。“热爱篮球是刻在每个诸暨人骨子里的。”王海军说,从诸暨“村BA”举办以来,枫桥镇共拿过3次冠军。目前他们这支村队主要以年轻队员为主,每逢比赛,不管天南地北,16位队员都会准时参加这一盛会。不过,令王海军记忆犹新的是陈洋,他父亲是个珠宝商人,一直在中国香港经商。只要“村BA”一开赛,一家三口就立马回到村里,准时参赛。“陈洋父亲说,少赚一点钱没关系,比赛一年一次,必须参加。这是一份荣誉,大家都是为了村的荣誉去拼、去赢!”王海军说。
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杜黄新村书写了社会治理领域最有辨识度的品牌。通过体育这一纽带,村民们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共同为乡村的振兴贡献力量。
文旅体融合,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如何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王海军坦言,要让老百姓先富起来,再动起来,才能真正享受健康生活。
2012年,杜黄新村实施了整村土地流转,通过招引建设项目,让闲置用地变成金土地,每年都在不断造血。12年间,村子集体经营性收入从负债370万元盈利430万元。哪怕是在疫情期间,通过电商直播、网络销售等多样形式的带动,形势较好,全村收入不断升涨。
农民富裕了,对生活的品质也更高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愿意加入到运动的行列中来。村里不仅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还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让村民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活力,也传承着乡村的团结与和谐。
“村里面目前已打造3个塑胶球场,5人制的足球场、羽毛球场和老年活动室等也一应俱全,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运动场所。最近刚新建的门球场,建成后不久就成为了中老年村民的社交聚集地。“ 王海军说,不仅是硬件的提升,软件方面村里同样下足了功夫,定期邀请专业体育教练来到村里,指导村民科学、系统地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杜黄新村的体育变化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村庄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推动体育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将废弃矿山改造成露营旅游地、举办抓鱼节、亲子和研学游等等,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观赛、游玩、参与运动,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如今,“枫桥经验“走过61个年头。王海军认为,发挥好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能动性,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才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运动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未来,杜黄新村将继续打造治理之美、产业之美、乡风之美,运动之美,致力成为共同富裕模范生、体育现代化强乡,呈现未来元素、彰显红色底蕴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杜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