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做好“土特产”文章促产业发展壮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5 23:12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目标,通过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打好“乡土牌”,构建发展“新业态”

用好一方水土,有序开发本土资源。依托“中国桑蚕之乡”“歌仙刘三姐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张名片,坚持探索“蚕丝绸+文创+旅游”融合发展新理念,通过以文促旅、以产兴文、文旅融合举措,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叫响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走出一条乡村旅游新路子。同时,开发草莓采摘园、家庭休闲农场、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区等农业旅游产品。

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守好乡村产业文化底子。推动刘三姐文化歌谣与乡村旅游、丝绸文化有机结合,将嘉联丝绸工业旅游示范区、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与桑蚕茧丝绸特色产业资源整合,打造丝绸文化旅游区;将刘三姐故里景区、刘三姐歌谣展示馆、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刘三姐歌谣文化体验游,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乡愁滋味同时,实现旅游脱贫人数1.1万人。

加强乡土人才建设,培育产业振兴人才根基。立足产业特色,通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落实扶持政策、实用授课培训方式,发掘、保护、培养优秀乡土人才,激发“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乡村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打造一支有专长、善学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他们成为引领农民、振兴乡村、推动共富的生力军。

打好“特色牌”,构建发展“新功能”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宜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项目为抓手,着重抓好桑蚕、甘蔗两大优势产品,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全辖区产业布局。同时,打造一批农业示范园区,扶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国家、自治区桑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聚力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

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技术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大名特优新农产品推进力度,规范标志使用,培育出独特的白砂糖、蓝莓、砂糖橘、沃柑、柠檬、桑蚕茧、黑猪等优势产品,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推动“庭院经济”释放活力。为让群众足不出户增收致富,宜州区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因户制宜、因院制宜,依托地方特产文化,持续探索挖掘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庭院经济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让小产品发挥大作用,把特色品牌打造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打好“融合牌”,构建发展“新动力”

培育新模式,构建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格局,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新机制,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就业务工等做法,吸纳农户入园入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延伸产业链,激发乡村产业全产业链活力。围绕粮食、生猪、家禽、特色农业等产业,通过抓大带特,培植形成一大批龙头企业,聚焦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建立健全产供销一体的产业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条升级。截至目前,打造全产业链项目8个,撬动社会资金2686万元,覆盖19个行政村,带动农户5859户20409人,其中脱贫户1563户5727人。

抓融合发展,拓展乡村产业新业态聚合效益。积极拓展农业在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开发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电商、民宿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走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路子,推动农业与教育、文创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聚合效益,多渠道增加收入,让群众大口袋富起来,促进乡村发展。截至目前,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70家、家庭农场8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9个,开设电商物流专线3条,实现16个乡镇电商购物全覆盖。(王新 邓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