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调研,并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渭河生态公园,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周秦文化和渭河生态保护治理之旅。
宝鸡,关中平原的一颗“明珠”。作为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这里辖四区八县,南、西、北三面环山,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点亮生态之美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宝鸡段长200多公里,平均宽度600米。
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与修复工作于2000年起开始实施,相继建成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17个渭河滩区生态涵养区。这其中,渭河生态公园是宝鸡市区最大的生态“绿肺”,年均游客量超百万人次。
近年来,宝鸡气象部门围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省际渭河流域联防联动机制,研发省际气象灾害联防联动平台,编制《省际渭河流域气象联防业务规定》,组建创新团队,实现周边8部雷达产品互通互用,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会商交流、预警联动、科研攻关等新型气象服务保障机制。围绕水源涵养、湿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宝鸡气象部门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推进秦岭太白大气本底站、秦岭剖面气象站网建设,打造出多个气候生态品牌。
滨河而居,亲水而乐。如今,通过气象助力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升级,宝鸡气象部门推动渭河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助力打造“四时荣枯、自然野趣”的滨河生态景观。
秦岭鳌山气象站(海拔3476米)。王国君 摄影
守护致富之果
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地50多公里处的秦岭脚下——宝鸡市眉县,盛产猕猴桃,眼下,猕猴桃订单每分钟过万。
聚焦快速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今年,国家级猕猴桃气象服务中心“落户”眉县。3月22日,陕西省首个猕猴桃农业气象科技小院也在眉县揭牌运行。该科技小院整合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地方果业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力量、资源优势,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需求及气象服务、生态气象监测、气象科普文化传播、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围绕猕猴桃萌芽、开花、结果、采收、储存等全过程,气象部门为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市场营销、果业生产经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保障服务和技术支撑,助力猕猴桃特色产品提升附加值。
在金渠镇田家寨村“80后”创业青年孙国庆的猕猴桃示范园里,气象监测仪、虫情监测预警系统等设施颇为惹眼。孙国庆说:“有了气象科技助力,今年猕猴桃收成不错。”
9月12日,在第二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上,眉县县委书记王继萍介绍眉县猕猴桃的“六大优势”,其中,设立猕猴桃特色气象服务中心和科技小院被作为“科技人才优势”向全社会发布。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气象局农气人员观测猕猴桃生长情况。达楠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