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老观众在小时候看《西游记》时都有一种疑惑,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姓“六”的人,还是四个字的名字六小龄童。
开个玩笑,六小龄童家里不仅有姓“六”的,还有姓“七”的,还有姓“小”的,还有姓“赛”的,还有姓“活”的。
为什么他们家的名字都是这样,那还得从朱元璋和猴王世家四代渊源说起。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将江南一带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归为堕民,不让他们搬家也不让他们读书甚至还不能和其他平民通婚。这些堕民为了生存除了种田之外只能做商贩和江湖艺人。后来陕西的秦腔传入了浙江,秦腔和当地的唱腔合流后逐渐形成了绍戏,等到清末民初时,绍戏就成了浙江一带流行的戏剧。
其中,六小龄童所在的章家就是绍戏的代表人物,他们家经过祖辈四代努力形成了猴王世家。
六小龄童真名叫章金莱,他的曾祖父叫章廷椿,用今天的话讲他应该属于一位业余演员,到农闲的时候他会参加节日期间的活动,每次演出他都光着脚戴着木头刻制的猴子面具,拿农具当金箍棒耍,活脱脱一个野生版孙悟空。
章廷椿似乎很有演戏尤其是演孙悟空的天赋,他的乡亲们就送给他一个绰号“活猴章”,因此章廷椿就算是章家猴戏的开创者。
六小龄童的祖父叫章益生,他出生于1898年,从小跟着父亲章廷椿一起干农活一起演猴戏,后来逐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猴戏上超过了父亲。尤其是他还特意把父亲的木雕猴脸给改成了布制猴脸,后来乡亲们同样送给他一个绰号叫“赛活猴”。
不过,和章廷椿一辈子在绍兴务农不一样,章益生二十多岁时拿着五块钱闯荡上海滩,一开始他凭借自己对戏剧行业的熟悉倒腾行头和道具生意,攒了钱后在上海江北大世界开了一个戏院演绍戏,当然他自己也上台演孙悟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章家猴戏开始出名,因此,虽然章廷椿开创了章家猴戏,但真正打下猴王世家坚实基础的则是章益生。
赚了钱的章益生娶了两房妻室,大房生了三子两女,二房生了两个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大房的几个孩子都没有子承父业演绍戏,这可能跟长辈的想法有关,毕竟旧社会的艺人一旦成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卖艺,像马三立、侯宝林这些相声大师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说相声。
但是,章益生二房的两个儿子却都子承父业了,其中老四章宗信艺名叫“七龄童”,老五章宗义就是六小龄童的父亲,艺名“六龄童”。七龄童在戏里主要扮演猪八戒,因此还有个绰号“活八戒”,六龄童则主要扮演孙悟空。
有意思的是,虽然章廷椿和章益生已经为章家猴戏打下了基础,但章家猴戏真正成名还要感谢一个外人,张翼鹏。
张翼鹏是京剧名家张英杰的儿子,张英杰的艺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盖叫天”,张翼鹏本来的艺名叫“小盖叫天”,这在梨园行很正常,但张翼鹏不愿意活在父亲名气之下,他和弟弟张二鹏一起开创了张派猴戏,他们的《西游记》在上海滩打响了招牌,据说他在舞台上和哮天犬打斗时用的是真狼狗。
章宗信和章宗义非常迷张翼鹏,他们经常去看他的戏,并细心揣摩勤加练习,吸收张派猴戏的特点,最后形成了绍戏中的章家猴戏。
章廷椿的猴脸是木雕的,章益生的猴脸是布制的,到章宗义时变成了戏曲界的勾脸。
解放后,章宗义和章宗信主演的绍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闻名全国,他们哥俩尤其是六龄童章宗义更是成为当时的大明星。
章宗义有五个儿子,其中老二章金星首先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猴戏的传人,章金星的艺名就是随父亲起的,叫“小六龄童”。同样,章宗信也有个儿子章金云继承了自己的衣钵,起艺名叫“小七龄童”。
但是,小六龄童后来得了重病,16岁不幸去世,章家猴戏的接力棒也就传到了老五章金莱手上,为了纪念二哥,章金莱的艺名就叫“六小龄童”,而章宗信的另一个儿子章金元的艺名则叫“七小龄童”。
这就是章家猴戏四代传人的艺名渊源:
活猴章—赛活猴—六龄童—小六龄童和六小龄童
猴脸也经历了四种变化,木雕脸—布脸—勾脸—毛脸
章金莱只有一个女儿,据说他自己也不收徒弟,章家猴戏将来也许不会失传,但猴王世家也许就在六小龄童之后画上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