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九州,山东占三个:青州徐州兖州,山东地理的“三国演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9 23:22

“山东”含义变迁:从崤山以东到太行以东

作为区域的“山东”,最早在记载中以秦国人的视角命名的。秦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与山口的函谷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

战国至秦, “山东”≈先秦文献中的“中国”“中原”

随着中国统治中心走出关中,胜利者或者说,统治者的视野也发生了变化。不知从何时起(具体年代不可考,但隋唐时期已经开始说“山东豪强”,大体说的是太行以东的北方地区)。“山东”开始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秦汉至北宋:  “山东”包含并>今山东省范围

南宋(今山东省属金朝统治)以前到战国,这1500多年里。只要提到山东,一定不是今天所说的山东地区。像电视剧和小说里说的“山东济南秦叔宝”、“山东好汉武二郎”、“山东及时雨松江”,这些都是后人,尤其是明清以来说书人讲述的。当时历史背景的人绝对不可能说如此穿越的话来。

这一段时间内,山东指的多数是“华山以东”,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指的是他老家——山西省西南部一带。

直到公元1142年,南宋政权放弃淮河以北地区,金国在从原属宋朝的北方地区,设置了几个“路”(路,宋金时期的行政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今天的山东省地区,大体属于两个路——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到了金朝,作为行政区的“山东”第一次出现了!

金朝: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今山东省范围

金朝时期的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资料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今山东省行政区划范围及主要城市地图

金朝统治时期,今天挨得很近的济南和泰安,分属于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一个济南人跟泰安人见面,可能会有这样的对话。泰安人:俺是山东西路人,敢问兄台搁哪儿的?济南人:老师儿好,咱是邻居,我山东东路的,幸会幸会!泰安人:久仰久仰,你们那甜沫不错啊!济南人:承让承让,你们那的小米煎饼也不赖啊!

金代时期的“山东西路”+“山东东路”大体相当于,比今天山东省少了西北、西南一部分,多了苏北一块。

元朝:山东地区为中央特区组成部分

今山西、山东、河北及内蒙的一部分为统治中心的“中央行省”。当时,山东是中央直属特别行政区特区的一部分

明朝:当时的“山东”=今山东省+辽东半岛

设立“山东布政使司”(相当于后来的省),而且还代管一块东北的“飞地”——辽东半岛。明朝,今天辽宁中南部大部分居民,当时都算是“山东人”。女真在明朝后期攻下的沈阳,曾经是山东省的地盘。

上图:明代“山东布政司”的范围

明朝山东行政区全称叫“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诞生于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下辖6府15州89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可以说,济南的“省会”身份,就是这一年确立的

《三国演义》:“那纪灵乃山东人”;《金瓶梅》:“山东清河县”;《水浒传》:“山东梁山泊”。这些说法,其实都是以明代人的口吻讲述的。三国、北宋,绝对不可能有“山东人”这样的词汇。

清朝:山东省≈今山东省范围

清朝沿袭明朝行政制度,确立今山东省雏形。清朝统治者将关外视为龙兴之地,原来属于山东的“飞地”辽东划出,成立“盛京将军”,即今辽宁省前身。明代山东去掉辽东半岛,剩下的区域称为“山东省”,跟今天范围相当。

《大清中外天下一统全图·山东全图》

以上图文梳理了——“山东省”是怎么来滴?接下来要说的是地理上的山东,到底长啥模样?

天下一共九个州,山东为啥能占三个?

不管是各种百科知识,还是课堂讲授,关于山东的介绍大体如此【山东省位于XXX,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这里XXXX……号称“齐鲁大地”】。

学生基本不问,老师基本不讲。这“自古以来”是从何时而来?“齐鲁大地”说法如何产生?

我并非质疑知识本身的对错。宏观上来说,这样的描述有其合理性,这样的归纳也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记忆。这样的例子还有河北的“燕赵”、山西的“三晋”。

但是,从初等教育的小学阶段 到高等教育的大学可能,因为地理教育的畸形——多数人脑子里的地理知识基本定格在这个层次。约定俗成和框架一旦形成,以这样的地理观指导工作实践,模棱两可的知识误差,将层层累积。偏差会不断放大,久而久之,人们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其实已偏离真实的地理面貌。

地理思维,是思辨的,不是固化的。地理格局,是三维的,不是平面的。包括“山东”在内的许多区域,正在被看似准确、实则模糊的地理观所描述着、遮蔽着、误读着。

我们的先祖认知世界时,十分注重地理观的建构和地理知识的累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用以形容某人知识渊博。

我们中国有个代称叫“九州”。最早的时候,这“九州”,其实是我们先祖的一种地理观,一种规划蓝图,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形象建构。

智慧的先人建构了“九州”思想,并以它为指导完成了现实版图的区划。记住,九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行政版图,而是一种规划思想。

这个思想的规划师,传说叫“大禹”。“九州”的范围不是确定的——一个王朝打下多大地盘,“九州”就有多大。

“九州”产生时间说法不一,具体名称也有不同版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布局是按“九宫格”排布的。现实中,各州的界限,是以大山大河为界划分的。

理想的九州模式是这样规划的:

九宫八卦”是我们先祖创造的最早的地理规划思想,以两大河流为横轴,主要山脉为纵轴,生活的大地分成了九个部分。居于中间的为“中国”或“中央”,周围八州对应八卦,象征四面八方


落实到地图上,九州的格局是这样的。尽管版本不同但格局大同小异:

蓝图与实物、梦想与现实,总会有些不太一样。最先把规划师“大禹”的九州规划蓝图,变成现实版的,是汉代。此时疆域比先秦时期更加广阔,“九州”简约1.0版升级为豪华2.0版。

在原来“九州”基础上,汉代版图增加了北方的幽州、南方的交州,并特别设置了“司隶州”

(大致意思就是“中央直属特区”)

无论是先秦的“九州1.0”,还是汉代的“九州2.0”,我们会发现:有一块区域“太拥挤”了!答案就在山东身上。

打个比方:如果国家版图是一份蛋糕,把它分成了九份,山东省地面就占去了三份——今山东省地区,跨了兖州、青州、徐州!(注意,这里的州不是城市,而是大区)

全国各省区中,山东面积已经算是较小的,不到16万平方公里古人为何如此“偏爱”这方天地?为何让青州、兖州、徐州三大区,拥挤在这狭小的地方呢?

汉代首次将九州思想理论,用在国家版图实践中,对应今天的行政区。“州”相当于“省级”,但体制有所不同,最早的州是监察区域,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到了东汉变成具有行政性质的大区。早期王朝疆域有限,当时“省级”本来就少,汉代将九州扩展到13个。即便如此,

今山东地区占了汉代“三个省”的地盘,这也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

此图深色部分为汉代兖州、青州、徐州,及豫州大的部分区域。今山东省主体部分跨了兖、青、徐三个州资料来源: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

山东地图上,兖州、青州、徐州的地缘关系,让我想到了方向盘,或者更形象地说

奔驰的LOGO。我们将三者的区位关系简化为下图:

山东为何会占据三个州的地盘?有人会提到:当时的山东地区文明成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这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根本原因。

因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抽密度不亚于山东的今陕西、河南、河北,也只对应一个州

开头我们已经说了:研究地理问题,只看平面图,不看三维图,纯属耍流氓。

九州的划分,以重要的大山大河为界。以华北平原为主体的那片大三角形的“大中原”,秦汉疆域的核心腹地,其内部基本上没有起伏,在周边山地的包围之中,好似一个背西北、面东南的大簸箕。

这里绝大部分是冲积平原。一个比较意外的区域:恰恰发生在山东地区。

松软的黄土冲积平原上,矗立着泰山这个庞然大物,它的海拔高度不算高,但因为起点是海拔几十米的平原,所以显得气势雄伟,在华北平原上显得尤为突出。人看到他的时候

一定会被其绝对高度的落差所惊呆:好大呀!“泰”原来写作“太”

作为当时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华北平原的视野中,泰山很容易被人发现的目标。

从北京到济南附近的地形起伏剖面图。济南市在泰山北坡,黄河在济南市以北流过,这一带过去还有一条跟黄河下游并行的大河叫“济水”,济南,因“济水之南”而得名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早期词汇,尤其是形容词数量有限。山的名字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单调的词语:“大”、“高”、“广”。华山,它一开始也叫“太山”,意思是“大山”;再说嵩山,意思是“高山”。天山、祁连山、腾格里山,其实都是“天山”之意。昆仑山与冈底斯山,本来的意思都是“众山之王”。这些名字听起来五花八门,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高大的山”。

一句话:古老的山名,其实意思基本就这两个:1、大山、2、高山

山东为啥能有“三州”呢?因为:泰山和黄河在平原上画了几刀,把山东所在地分割成了

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早期区域规划,非常讲究“山河形变”。

青州、兖州、徐州,三者在山东形成了“奔驰LOGO”格局,主要缔造者就是泰山+黄河。

如果没有泰山,从黄土高原、太行山、秦岭中冲出来的黄河,一定会更直截了当地奔向大海。到了华北平原,携带众多泥沙的黄河本来就已经非常疲惫,加上泰山的阻隔,水流放缓的河流,不得在阻隔之下,在山北泰山北边拐个弯进入渤海——当然,黄河还经常在山南夺淮河入海。(注:黄河曾多次改道,但最稳定的河道还是在泰山以北山东、河北之间的区域)

黄河、泰山,将山东所在地大致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大致就是“禹贡九州”里的青、兖、徐三州。

这个奔驰LOGO的现实版是这样的:

结合汉代青州、兖州、徐州的管辖范围我们沿着泰山山系(包括鲁山、沂山、蒙山等)

和黄河走向大致划出了上图,关于山东这“三大州”,我们有必要用文字解释一下

一、海岱-青州

泰山又叫“岱岳”,所谓海岱指,的就是泰山与大海之间的区域。正如《禹贡》所言“海岱维青州”,通俗地说:大海和泰山之间的区域,是青州。

二、河济-兖州

河济说的是泰山以北,黄河与济水之间这块区域,古地理上称为“河济平原”,这块地盘被划入“兖州”,跨今山东、河北、河南,以山东为主。这个“兖州”的治所主要在山东西部。

三、淮海-徐州

大家听过“淮海战役”主战场就是苏北徐州到山东南部,古时大徐州地区就是这块区域

虽说古籍说“淮海维扬州”,但淮海地区北部基本是徐州的地盘,而大扬州地区的文化中心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即江淮地区或淮扬地区。淮河干流以北,泰山以南,东到黄海,这一区域为“徐州”。

山东地形图与“三州”关系

将这张地图进行进一步凝练,我们就得到了这个示意图,它其实是一个扁平的三棱锥

周代分封诸侯国的时候,显然看到了三个地块的相对独立。于是齐国被封在了青州、鲁国被封在了徐州、卫国被封在了兖州。不过各国后来强弱不同,强国不停蚕食弱国领土,地域此消彼长。齐国最为强大几乎占据今山东大部分地盘,鲁、卫一开始虽占据兖、徐二州,但因为国力弱小,后来基本只剩下都城周围区域了

汉代统一天下继续,遵从地貌格局,将山东地区分为三州,顺应山河走向。这是山东“一省占三州”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我们不赞成“地理决定论”,但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如人力资源有限、技术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对文化和几乎是主导性的。这三个区域,在此后两千年中几乎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而且对文化、经济、交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山东是“齐鲁二人转”?

明明是一部“三国演义”!

前边说了:古代全国分九州,小小的山东就占了三州,是因为泰山与黄河的分割,从古到今,山东这个地方就一直是三种势力、三种文明的交相辉映。

从内部分区来说,“齐鲁大地”并不能概括它的地理本质。地理上的山东,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是一个“一分为三”的区域。

第一个:流域分区

青州:对应胶东地区独流入海的流域(这个流域,丘陵较多,形成了一群既不汇入大河,又互不汇入的小河)

兖州:对应海河流域(古河济平原)

徐州:对应淮河流域

关于流域,标准定义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不严谨但通俗地说,就是一条河周围的水源能进入河道的部分,所覆盖的区域。如果将一个盆子看做是封闭的流域,盆沿就是“分水线”。

泰山及其周围较大的山脉,就是海河、淮河、黄河等流域的分水岭,最高点的山脊线,就是所谓分水线

第二个:方言分区

地貌单元影响文化景观的差异。但是,随着技术能力提高,人类突破自然障碍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强。所以,语言文化区块跟流域并不尽一致。但是,山东的区域文化,大体还保持着青州、徐州、兖州时期的格局。

青州区域-胶东诸河流域:所对应的“胶辽官话”分布;兖州区域-黄河、海河流域:所对应的“冀鲁官话”分布;徐州区域-淮河流域:所对应的是“中原官话”分布。

由以上可知:山东的方言分成了三大区块。这是山东人文现象的缩影。从这意义上说,大家平时所谓“山东话”,其实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一个概念。

如,鲁西北说的是“冀鲁官话”,这种方言是跨省分布的。鲁西北的山东人,跟邯郸地区的河北人没有沟通障碍,但跟同是山东人的胶东同胞,如果不说普通话就几乎没法交流了。

总之:山东是个由三种方言区拼凑构成的省份。

山东从古到今的几个重镇:济南、淄博、青州、青岛,按照三大州的划分它们都属于“大青州”行政区。按照方言区块,济南、淄博人说的是“冀鲁官话”;青岛、青州人说的是“胶辽官话”。

第三个:交通格局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蒸汽机车发明以及与配套的铁路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津浦铁路(京沪铁路前身)、胶济铁路出现在山东大地

晚清时期中国北方主要铁路干线图

京沪线、胶济线,这两条铁路不仅串起了山东最重要的城市,而且将山东分成三块区域——跟旧时青州、兖州、徐州地盘惊人相似。

两条铁路干线,竟然与三大流域、“三州”的界线大致吻合

第四个:经济地理

在山东省的城市群区划中,大体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城市群、济南为中心的鲁西北城市群和群龙无首(其实是山东与江苏交界处的徐州)的鲁南城市群(跟苏北同属大徐州区域)

综合以上陈述:我们用一张含有地形、水系的卫星遥感图,标注了山东境内及周边古国分布。三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呈现出一个“三元文明”格局的山东。各个区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而他们交汇的制高点,就是山东地形的高地——泰山山区。

山东地区三种文明的地缘关系

泰山就是花托,将三瓣莲花,盛开在山东大地。以泰山为原点,衍生出三种色彩的地理单元。泰山不仅是山东地理的结点,更是华北平原上崛起的天然神探,被大中原所仰望的高点,所以成了华夏文明的图腾,成为“五岳独尊”的圣地。

至此:传统的认知可以被刷新了,将山东等同于齐鲁并不准确,甚至偏离原本面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山东不是“二人转”,而是一出精彩的“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