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榜单正式发布,该榜单从经济实力、质量建设、商业资源、文化体验、居住生活、发展潜力等六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苏州位列江苏第二、全国第八,成为新一线城市。
图源: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
4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苏州强势上榜。
图源:苏州新闻
2023年初,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苏州被列为新一线城市。
《红楼梦》中曾经这样描述苏州:“最是那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城市的发展腾飞离不开强有力的规划,从以前到现在,每一次的规划都成就了如今的苏州。
从“一体两翼”到“一核四城”再到“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苏锡常协同发展”、“一核双轴”,苏州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格局,城市在不断蜕变和腾飞。
1986年苏州首版总规基本确定了名城保护的策略,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城市向西发展,开发城市新区的格局。
1986年苏州总体规划——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
1990年11月,苏州新区开始建设,1992年便荣获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的称号。首期开发面积为25平方公里,1994年规划面积扩大到52.06平方公里。
1994年的狮山路
东起狮山桥,西到狮子山,狮山路是苏州高新区开发建设30年发展成就最直接的见证者。
可以说,狮山是新区开发较早的中心城区,这里承载了苏州城西最初的繁华,是苏州商业金融圈的支柱之一,它的起点比园区要早。
1994年,苏州和新加坡合作启动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带动了苏州城市空间向东演变,自此,古城东面的园区和西面的新区形成了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翼。
自此,从东有金鸡湖,西有狮子山,到东有金鸡湖商务区,西有狮山商务区,苏州园区和新区双雄开始全面对标。
根植于一体两翼的城市战略,狮山是苏州高起点的城市形象窗口,是唯一的能和园区核心一争高下的板块。作为高新区开发最早、最成熟的中心城区,狮山有着早期苏州商业金融圈繁华的缩影。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吴县市撤市分设相城区和吴中区,相城区与吴中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07年-2008年苏州开始编撰的第三版总规,基本确定了现在苏州“青山清水,新天堂”的整体格局,整体为“一心两区两片”,相城与吴中融入苏州发展。
2011年苏州总体规划——青山清水,新天堂
2012年9月,经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吴江区撤市设区,同时平江、沧浪与金阊区,三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
2012年底,苏州“一核四城”战略正式提出——以古城为核心,东边是综合商务城,西边是生态科技城,北边是高铁新城,南边是太湖新城。
苏州迈入“一核四城”的大城时代。
同年,苏州地铁1号线开通,1号线为东西向串联了繁华的狮山路、观前和金鸡湖商圈。苏州成为首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1号线刚好将苏州的两翼——园区和园区进行了链接,与当时苏州的发展战略相辅相成。
在“一核四城”政策的推动下,四个新城板块迅速崛起发展,四大新城板块也成为许多新苏州人置业的首选。
十年之间,四大新城迅速崛起荣,我们也看到了在政府强有力的规划之下,板块的兑现能力之强、兑现速度之快。
一纸规划的太湖新城目前已涅槃为苏州南部的活力新城,各项高端的资源配套相继落地。
“环太湖世界级湖区”、“环太湖科创圈”及“吴淞江科创带”多重超高定位的加持,东太湖隧道、苏州湾隧道2条隧道并进,2大新城壁垒打通,一个世界级湖区即将崛起。
高铁新城在国家级综合枢纽的赋能之下,承载了城市级的交通,“五铁并站、六轨到达”,不仅是沪苏同城化的桥头堡、更是苏州全新的市域新中心。其不断引入新的产业经济,并且建设大规模商务配套,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城新经济中心。
宜居宜业科技城,生态是其一大王牌,三湖、四园、五山等自然资源,这样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苏州已非常少见。大院大所、产业齐聚,新区行政中心以及科技产业效应之下,成为苏州楼市典型的强价值成长性板块。
东边的综合商务城已经成为苏州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名片,板块地标级配套丰富,商业综合体林立,商业化、现代化与宜居性高度并行。
纵观园区28年发展轨迹,繁荣了湖西,沿现代大道一路向东,又一个十年繁华了湖东和奥体。
苏州自贸区落地后,我们看到了高贸新城的崛起。
纵观园区的发展史,湖西、湖东之后,开启自贸区的时代,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强兑现力及高发展决心,我想没有理由不将目光锁定在高贸新城。
在新城镇空间格局下,从““一城四核”变为未来的“一核双轴”,中心的古城区不变,东西南北的四个核心不变,形成中心城市核、沪苏发展轴与通苏嘉发展轴。
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沪苏同城化是苏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近两年来,沪苏同城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以交通壁垒的破除先行。
沪苏通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沪苏湖铁路和通苏嘉甬两条重量级铁路为吴江带来了两大重量级高铁站——苏州南站和盛泽站。
即将运行的地铁11号线是苏州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中国县域首条全城穿越的地铁线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 ,终于昆山市花桥站,与上海地铁11号线换乘,去上海更为便捷。
此外,在民生方面,苏州园区与上海的社保、公积金实现互通,上海公积金可在吴江买房还贷。
对苏州而言,“沪苏同城化”这一发展战略,是对之前提出的“接轨上海、对接上海”的丰富和发展,是应时应势的与时俱进和迭代升级。
同时,在苏州市内,协调市域全域一体化发展,树立“大苏州”思维,加强市区和各板块间的交通联系。
全市轨道交通“一张大网”,助推中心城区与各县级市(区)实现更大的联动发展。
快速路方面,苏州也在加速各区县板块间的联系。
比如位于园区与吴中区交界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有苏州东站、轨交6号线、南湖路快速路东延工程等项目加持。
星塘街南延工程跨越吴淞江连通苏同黎高架快速路,可有效强化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联系。
在和兄弟城市的联系中,今年以来,苏锡同城一体化迎来大提速,两地的交通联系一直在不断强化。苏锡两个重量级实力城市的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苏州直达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公交线路——苏锡公交一号线在3月中旬正式开通。
苏州地铁3号线将向北延伸与无锡硕放机场衔接,苏州地铁10号线(苏虞张线)与无锡、江阴衔接,无锡S3号线将与苏州常熟衔接,苏州无锡太湖通道酝酿建设中。
交通将无锡和苏州两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拉得更近,促进苏锡同城一体化加速。
好酒是时间酿造出来的,好的城市是岁月雕刻出来的。
从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已经历了2500年。
每一次的规划,给苏州带来的都是蝶变和更新。现在的苏州,是中国新一线城市、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中国内地宜居城市、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未来,苏州的发展还会越来越好。
温婉精致的苏州生而不凡,享誉世界的园林、苏绣是这座城市的颜值,“中国最强地级市”透出其经济称雄的气质。
如今,沿苏州东环高架极目远眺,东面是工业园区,摩天大楼林立,现代气息扑面,中心是唯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河街并行交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格千年未改。
古典入骨又时尚现代,打开苏州这扇“东方之门”,顷刻惊叹“最江南”、“最国际”。
在《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中,苏州的城市性质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这与苏州十四五规划基本一致。
高起点的规划,加上政府强大的兑现能力,未来的苏州,区位发展的优势地位越来越凸显,将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更加耀眼!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立场,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