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能延伸出无穷无尽的含义。
例如人名,从一个人从出生下来,就会伴随一生,有的饱含着父母的期望,有的带着家族的传承,甚至还有些“气运”在里面。
而一个城市的名字更是包罗万象,文化,历史,传统,例如北京就曾有过好几次改名:燕都、幽州、南京、大都、北平,一直到后来的北京。
“京”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意为高台上的碉楼,故而有着国都的含义;上海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的封地“申”演变为松江地区渔民口口相传的“扈”。
南宋时期才更名为“上海镇”流传至今,这些城市的名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里面,也是最能代表一座城市文化的名片,甚至对当地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又有哪些城市改名“失败”呢?
城市“改名热潮”
新中国以来的城市改名“热潮”其实有三次,一次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我国进行了一新的行政区划划分,将原来的部分旧的行政区划进行合并或者撤销。
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原本的旧的行政区划有些不合理,并不能适应新中国的发展,二来则是民族区域自治,例如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各自治区的成立。
这段时间就有很多城市重新更改了名称,以前旧的名称不合适的都给换掉了,例如“北平”改为“北京”,乌鲁木齐以前还叫做“迪化”。
第二次“热潮”则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因为文字简化的原因,再一次掀起了城市改名的浪潮,主要就是一些带有繁体字和生僻字的城市名字叫起来拗口,写起来也费事。
陕西的醴泉县简化为了“礼泉县”,四川的越雟县简化为了“越西县”,贵州的婺川县简化为了“务川县”等等。
不得不说,简体字一改确实写起来省事多了,看起来也“顺眼”,当时还有过讨论,说是“弃繁从简”会丧失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看来,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第三次则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名称的意义就逐渐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挂上了钩,“改个名字转转运”,也就是所谓的“气运”。
有的城市发展不起来,就想着在城市的名字上下点功夫,于是一片“跟风热潮”,然而影响一座城市发展的,并不仅仅是名字,还有很多因素。
地理位置,例如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就会很发达;政治功能,例如首都北京,国家的中心,经济自然也差不了;历史因素,有些历史深厚的城市旅游业就会很发达。
抛开其他因素只为了改个名,就有城市改名“失败”了,不仅经济没能发展起来,连原本的名字所具有的城市代表性也丧失了。
这当中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连当时的副总理万里都点名批评道:“改名叫‘黄山’,简直丧失了原本的文化底蕴,真没文化!”
这个典型的城市,就是安徽“徽州”,也是黄山风景区的所在地,因为一次改名,至今还被当地的人们诟病。
“徽州”改名“黄山”是好是坏?
安徽省“徽州”,曾经因为城市名字里有一个“徽”字,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起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徽商”。
说起来“徽州”的历史,那就要从北宋时期的宋徽宗说起了,“徽州”之前叫做“歙州”,可宋徽宗嫌名字不好听,他又非常喜欢这座城市,所以就用了“徽”字。
因为宋徽宗的缘故,徽州地区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徽商”也自这个时候开始活跃,直到发展为一种地区文化。
到明清两朝,“徽商”更是一跃成为“三大商帮”之一,富可敌国不至于,但富裕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清朝康熙帝鉴于“徽商”强大的影响力,就用“徽州”和“安庆”中各一个字组成了“安徽”,设立安徽省。
上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还仍见有“徽商”存在的痕迹,所以说“徽州”这个名字,其实是有着非常浓厚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在的。
然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徽商”这个群体其实早已经“名存实亡”了,相反的,“徽州”内的黄山景点反而出名了起来。
1982年,黄山风景区被国家定级为“5A级风景区”,更是首批国家级的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入选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一时间声名大噪。
然而拥有黄山风景区的“徽州”,却一直不温不火,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1979年邓小平曾亲临黄山风景区,说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句话。
“徽州”就动起了改名的想法,抛弃了“名存实亡”的“徽商”历史,把名字改为了“黄山市”,试图把“黄山”作为新的城市名片。
可结果呢?1979年黄山的游客数量为10万人左右,到1983年增长到了28万人左右,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仅拿黄山风景区旁边的九华山风景区作比较,1995年黄山风景区全年营收为1.84亿元,九华山则为1.04亿元,到2015年黄山营收25.25亿元,九华山的全年营收达到了108.03亿元。
20年过去了,黄山风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不如九华山风景区增长的快,甚至被九华山风景区反超数倍。
虽然这当中有着诸如管理和推广上的问题,但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黄山发展到这样的境地,再用来作为城市名片连本地人都看不下去了。
“来到黄山看黄山,却发现有三个‘黄山’,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如此“重复”的名字令初到黄山旅游的游客简直头大。
1987年的“徽州”改名“黄山市”的时候,还对市区内的行政区划重新划分,单独设立了“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就坐落在黄山区内。
本以为到了“黄山”,结果发现黄山风景区还离黄山市区有着近70公里的路程,如此大费周折,却没得到想象中的结果。
于是黄山市民就开始呼吁要求重新将城市名称改为“徽州”了,与其丢掉千余年的“徽商”文化标志,不如放弃“黄山”头衔,重新拾起来“文化感”比较好。
2016年的时候,这种呼声愈演愈烈,黄山市的民政部门也不得不出面回应“将展开深入民意调研,尽早地提出建议。”
改名这么多年,终于发现了还是原来的“徽州”好,因为黄山风景区的发展和黄山市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多么明显的关系。
2017年1月,一份《关于徽州复名及绩溪划归徽州的建议》在安徽省政协的会议上被提了出来。“复名”之事似乎就要成真。
“复名”之路何去何从?
可一座城市的名字说改就能改吗?当初一心改名黄山,为此,原本的“徽州”印记都差点消失殆尽了。
街道的名字,机关单位的名字,银行的名字,展馆博物馆的名字,甚至就连每个人的房产证,户籍,身份证,毕业证上都要从“徽州市”改为“黄山市”。
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增加了多少财政支出,如今再“折腾”一番,简直令人心塞。
而且改回来名字也不见得一定就能让城市“转运”,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发展,城市的名字也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搞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政策推动,这些都可以推动城市的发展,就比如深圳,一开始
叫“宝安县”,1979年改名叫“深圳市”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觉得“土”。
可名字并没有影响深圳的发展,40多年时间一跃而起,2021年深圳市全年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黄山市2021年GDP则为950多亿元。
所以说,与其名字起的“响亮”,不如更专注于如何找到城市新的发展点,推动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比较重要。
对于这起愈演愈烈的“复名风波”,黄山市市长也公开做了回应,2018年3月的时候,他就表示:复名“徽州”目前没有必要,徽州文化并不会因为名字变了就会丢失。
确实,名字说到底本质上还是一个“代号”,更多的是靠着“徽州文化传人”们的一起努力发扬光大,好好地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城市改名应该慎重
黄山市“复名”的讨论也掀起了其他城市网友的积极参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西安市,一直以唐朝时期古都“长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著名诗人杜甫就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时“长安”的繁华程度,令人难以想象,“长安”二字也有着很好的寓意,长长久久,朝朝安定。
古时长安画像
西安市的旅游经济,也是一大支柱,再加上文化底蕴深厚,就有网友呼吁让“西安市”重新改名为“长安市”。
这样一来就更加可以突出城市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扬,到西安旅游,导游都会介绍到“这里是过去唐朝的首都长安。”
像“黄山市”、“西安市”这种本身就具有浓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城市,改名或者不改名,并不会影响传统文化太多。
但也有一些城市,改过名字后就令人很难再想起过去的记忆,陕西省原来有个“陈仓市”,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更是春秋时秦国的国都,后来改名宝鸡市令网友吐槽很俗气。
宝鸡市
河南省驻马店市原名“汝南”,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改名“驻马店市”后网友吐槽“又土又Low(低下),一点也不高雅”
当然有“失败”的例子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湖南省张家界市,原本叫做大庸市,明朝时期是一张姓贵族的世袭领地,故而也有“张家界”的称号。
历史文化上并不能带来额外的效益,后来因为这里出了一个“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领头羊。
“大庸市”也就顺势改名为了“张家界市”,像这样突出城市特点的改名结果就很好,本来大庸市没什么知名度,现在的“张家界市”一听就知道哪里有什么。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云南省的香格里拉,本来的名字叫做“中甸县”,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建塘,也就是雪山包围的盆地的意思。
后来改名香格里拉后,藏语的意思为“心中的日月”,瞬间就高大上起来了,听起来也很有意蕴,这番改名也让这个本来贫穷的小县城成为了旅游胜地。
现在更是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2019年疫情之前的旅游收入达到近300亿元,前去旅游的游客数量有2亿多人次。
香格里拉
这些都是改名“成功”的例子,但也有一些比较“任性”的城市,创下了“历史上改名次数最多”的历史,那就是南京。
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等等等。
南京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饱经磨难的城市,改名次数多,并不能影响这座城市的底蕴,也不能阻拦南京经济的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
也有一座城市,三千余年没有改名,河北省邯郸市,底蕴深厚到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经3000余年中华大地起起伏伏,依然坚持着“邯郸”的名字。
其实对于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来说,叫什么名字,并不能彻底改变人们对它的印象,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归结于“名字”的问题。
文化的传承是永远不会因此而中断的,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字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寄托,你还知道哪些城市改名“失败”或者“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