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中的老厂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5 09:44

“三线建设”中的老厂房

2019-07-29 17:49

图片来源网络

70年追梦,70年无悔。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掀起了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移和大开发——“三线建设”。

数百万工人、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官兵承载着共和国的强国梦,和当地群众一起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东部和沿海地区众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转移到祖国西部的广袤大地,将众多“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工业重镇,用青春和热血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

陕西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聚集地之一。“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全省投入建设资金数百亿元,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000多个。这些工业企业留下了众多的办公楼、工厂车间……

从峥嵘岁月中走来的一座座老厂房,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还承载着许多的社会记忆。每一座老厂房都记录着几代人拼搏奋进的豪情和梦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里不仅是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更是青春无悔、激扬人生的舞台。

如今,一些企业的老厂房依然挺立,始终在生产一线发挥着作用;一些老厂房虽然已散去了昔日工业生产的火热,但经过改造和再创造,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开始快速向文化艺术空间转型;还有一些老厂房随着时代的发展, 已经废弃甚至消失。

虽然因风雨侵袭而英姿不再,也逐渐被城市兴建的大厦楼群所遮掩,但这些经历了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老厂房,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实践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记录了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承载着我国早期工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形象和精神,有的也以不同的形态记录着新时代的精彩。

当陕西钢厂炼钢的锤声渐渐远去,大华厂纺纱的机器停止了转动,陕重厂宏伟的厂房和轰鸣的机器被商住社区里孩子们的笑声所代替时,我们应当始终铭记这些老厂房所传承的永不磨灭的奋斗精神。

陕重厂

遥想激情燃烧的岁月

站在曾经的陕西重型机器厂厂区主干道上,梧桐树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把记者的目光带回到20世纪70年代——

清晨,《东方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响彻厂区,骑着二八自行车的工人穿过梧桐树下笔直的大道奔向车间

黄昏,伴随着大喇叭里传来的《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穿着统一厂服的工人们涌出工厂大门。梧桐树下,车铃声、说笑声响成一片。

在西安市东郊,遍布着很多记录了几代西安人青春和奋斗的大型工业企业,陕西重型机器厂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12月10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原机械工业部和陕西省重点骨干企业之一——陕西重型机器厂破土动工,1968年开始续建,1976年正式建成。支援建设陕西重型机器厂的人们从辽宁、黑龙江、上海等地来到这里。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挥洒汗水,把一生奉献给了企业,也在长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与这块土地融为一体。

1977年至1984年,陕西重型机器厂进入发展高峰期。当时,全厂职工人数达到4000多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为电力、冶金、化工、汽车、轻工等行业研制了大量精良设备,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陕西重型机器厂在技术、产品、管理、观念等方面的竞争力越来越不足。2008年,陕西重型机器厂实施政策性破产重组。

现如今,曾经的陕西重型机器厂老厂区已经不复存在。过去厂房林立的区域变成了一片高档商住区,人流如织,车流如梭。

“这条进入小区的绿荫大道就是当年厂区的主干道。那时候,走在上面的是上下班的工人,现如今是上下班的市民。”陕西重型机器厂退休职工王选民告诉记者。“厂房没有了,但厂区主干道和两侧的梧桐树还在。我虽然在对面的小区买了房子,但经常会带孙女来这条路上走走,把我们这一辈人的拼搏付出和酸甜苦辣告诉她。”

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陕西重型机器厂的发展历经磨难和艰辛,也收获过梦想、豪情、快乐和自信。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老厂房虽然已无影无踪,但对于很多西安人来说,铭刻在历史中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才是最为珍贵的记忆。

陕西黄河

永不褪色的军工报国志

在西安市区的东北角,坐落着一家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现代化军工电子企业。它是我国炮瞄、地空制导等多种雷达研制生产的摇篮地之一——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1953年,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黄河机器制造厂(786厂)建成。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黄河厂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58年,第一部国产炮瞄雷达在黄河厂试制成功;196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地对空导弹制导站——红旗二号制导站完成设计定型……

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黄河厂更为大众所熟悉的产品是电视机。20世纪80年代初,响应国家“保军转民、军民结合”的号召,黄河厂引进彩电生产线,影响着中国电视机产业发展史的“黄河”由此而来。

“黄河”风靡全国的背后,是黄河人在艰苦环境里的拼搏付出。“为了搜集生产线资料,考察组7天跑了京津沪浙四省市。白天大家与外商谈判,晚上整理资料至深夜。为了节约资金,大家住在防空洞招待所。”曾参与建设彩电生产线的全国劳动模范杨万林说。

1984年7月正式投产的西北首条彩电生产线,从设计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被誉为“西安的深圳速度”;率先在全国军工电子行业中探索的股份制改造,整体改制为黄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黄河厂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那个时代拼搏进取精神的缩影。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黄河机器制造厂曾经辉煌的民品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了“滑铁卢”。在转型发展的重重困难面前,黄河人同样能咬紧牙关,拼搏进取。

“1996年,工厂提出了‘红旗不倒,成在96’的口号。科技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技术攻关。我们的拼劲儿从来没减过。”作为重振黄河军工雄风的红二乙(A)制导站的总设计师、黄河厂雷达领域的权威——李福康至今难忘黄河厂凤凰涅槃的经历。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的统筹部署,在军品产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在民品光伏产业领域也实现了做优做强。一个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军民贸“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老钢厂

从“铁在烧”到创意碰撞

西安市新城区幸福南路109号,就是大名鼎鼎的“老钢厂”。

老钢厂就是原陕西钢厂,1958年建厂。20世纪80年代它最辉煌和鼎盛的时期:近万名职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见证了“铁在烧”的火热生产场景。

回忆起当初的陕西钢厂,原钢丝车间热处理工沙昕满脸自豪。“夏天,车间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钢水出炉时温度会更高。当时钢丝车间有700多名职工,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工作是十分艰苦的。但为了搞生产,谁都不会顾惜自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钢厂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制的高速工具钢获得国家级奖项。轴承钢、高速工具钢、铆钉钢是陕西钢厂最有名的产品。陕西钢厂还为飞过国庆阅兵式上空的战机提供了弹仓发射器使用的弹簧钢。

岁月流转,企业沉浮。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陕西钢厂最终转型停产,并于2002年正式破产。从2012年开始,再也没能发出轰鸣声的厂房又迎来了全新的生机,这里的厂房成了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宝贝疙瘩”。

朴素的木质屋架结构、泛黄的红砖墙壁、酸洗池改造成的水景、车间轨道改造成的屋顶、做成了艺术品的废弃旧零件……漫步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人们不经意间就会被这里的复古气息和浓浓的文化创意元素所感染。

“老钢厂的厂房非常有特点,层高很高,建筑容量大,有鲜明的工业建筑元素。这样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厂房在北京、上海也非常稀缺。在西安,老钢厂是唯一一个创意设计类的产业园项目。”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创始人、华清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建彪告诉记者。

目前,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的老钢厂园区,已经入驻了近150家企业及文化商业体。有特色鲜明的创意街区,有多次举办城市复兴论坛的老钢厂艺术中心,有西安市文物局挂牌的城市记忆博物馆,有互联网新零售领域发展迅猛的红人装企业,还有袁家村左右客酒店连锁经营品牌总部。刘克成大师工作室、艺术家联合工作室等一系列艺术设计类、文化创意类机构也陆续入驻。

老钢厂,这个见证了陕西工业化最辉煌的地方,又承载起了古都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始终同步跳动。

宝钛集团老厂区

从“老三线”到创新一线

在新中国的工业经济布局中,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一大批国有企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线建设期间走进宝鸡、落户宝鸡。宝钛集团的前身,就是20世纪60年代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902厂。

宝鸡市马营镇温泉村,一个位于秦岭深处的小村庄。就是这里,见证了宝钛集团老厂区(902厂)——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进程。

进入厂区大门,穿过沟口的主厂区,一路进入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河道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栋厂房,陪伴它们的是静静矗立的参天大树和粗壮的藤蔓。宝钛集团宣传部副部长王高惠告诉记者:“这些老式建筑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厂初期的老厂房。外面看安安静静,里面可是另一个世界。”

走进一栋厂房,记者一眼望去,阳光从巨大的天窗投射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在光柱间,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巨大的机器持续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作业……火热的生产场面和厂房外静谧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每天有近10吨的钛板从这里的厂房运出去。”王高惠说,“这里是最早建成的厂房之一,但工人师傅把机器保养得很好,一些早期的设备现在还在使用。这些机器和厂房,就是宝钛发展历史的记录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正在作业的油压机,上面清晰地标识着“陕压 1986”。

回忆起建厂初期的激情岁月,原902厂设计队工艺组副组长江河满脸自豪。“我是902厂的首批职工。我们的设计桌最早摆在石坝河宝鸡专区干部学校的大礼堂,后来直接摆在工地的工棚里。”工棚通风采光都差,夏日炎炎有如身处蒸笼一般。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设计日当午,汗滴桌上图;孰知工厂秀,筹建多辛苦。江河说,“那时候,下雨天河水浑浊,连干净水都喝不上。为了建设工厂,这些都顾不上了。”

902厂地处秦岭山区,周边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考验着工厂的干部职工。1981年8月,暴雨导致穿越厂区的清水河暴涨,进山公路多处被汹涌的河水毁坏,多个车间因泥石流全面停产。“全厂干部职工不分白天黑夜,不顾个人安危抢修损坏的设备,清理整修公路。部分车间工人在进山公路交通中断的一个月里背粮背菜步行进山,坚持工作。”工会生产部原部长姜文华回忆说。

凭着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宝钛人先后为我国国防军工、尖端科技承担了8000多项新材料试制生产任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项。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的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嫦娥”工程、C919等重点项目工程都有宝钛人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新时代,宝钛集团这家“老三线”企业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位于创新一线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该集团研发生产的4500米深潜器钛合金载人球舱、真空蠕变校形炉等先进产品已经成为宝钛人新的骄傲。

宝钛集团锻造厂厂长何书林说:“过去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宝鸡的专家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宝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这一代人也要继续把这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带着一代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下去。”

陕汽老厂区

从“那地方”走向世界

那地方啊,溪水长啊,三线大军扎营房。

那地方啊,麦李香啊,十里西沟蓝工装。

那地方啊,军号响啊,挥汗如雨建工厂。

钢花溅,焊枪晃,造出军车真风光。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支由来自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的陕汽老职工组成的“芳华”合唱团。50多位团员的平均年龄在68岁左右。他们中有陕汽建设初期的突击队员、文艺宣传队员,也有一线工人。“50多年过去了,让我们魂牵梦萦的还是陕汽‘那地方’——麦李西沟。”合唱团团员有着共同的感慨。

麦李西沟,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是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一条不起眼的山沟。这里是中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的诞生地。

记者从西安驱车到蔡家坡下高速,过渭河大桥,一路向南,不到20分钟就到达了位于秦岭脚下的麦李西沟。进入陕汽老厂区,从蜿蜒的马路两侧分布的厂房里传来的设备作业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4年,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在西北地区建设重型越野汽车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五吨级越野军车。1968年,在五丈原下,来自祖国各地的热血青年,豪情万丈地投入到挖地基、建工厂、造军车的紧张劳动之中。我国第一座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陕西汽车制造厂在这里拔地而起。

“创业艰难百战多”。深知创业艰难的是那些投身创业的开拓者们。陕汽第一代创业者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工具,四无材料”的困难条件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进行建设和生产。

“1970年8月15日,坐火车到了蔡家坡以后,卡车就把我们和行李拉到‘西沟’。当时,这里只有两座厂房,一个是工具车间,一个是机修车间。车身厂、总装厂在建厂房,我参加了地基坑的施工。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拼的就是人力, 全靠车推肩挑。”原厂办主任司颖申回忆说。

“就在渭河滩上住,住的是茅草屋。床铺就架在沙滩上,下边垫砖头,不然床就会陷进沙子里。”铸造分厂原厂长徐永利对建厂初期的住宿条件印象深刻。

陕汽当年专门生产军用重型汽车,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发的重型越野军车“延安牌”SX250重型军用越野车下线,结束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从1968年建厂至今,陕汽不仅研发生产了一批又一批品质可靠的军车,成为行业内唯一五次参加阅兵仪式的重型军车生产基地,也把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到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底盘)、中轻型卡车、重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越野汽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

“经常会听到老一辈陕汽人在麦里西沟白手起家的故事,从故事里我听到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也明白了陕汽发展壮大的不易。作为90后,我们应当接好老一辈奋斗的接力棒。我也坚信梦想一定会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陕汽员工李国庆告诉记者。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陕汽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业企业,资产总额563亿元,位居中国500强第267位,中国机械500强第20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陕汽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仅把产品销往沿线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厂,在海外拥有200余个营销渠道、300余家服务网络。“陕汽制造”成了响当当的国际品牌。(文图/特约记者 刘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