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对口支援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五年规划(2016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2:12

广州市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

  《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五年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州市对口支援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


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五年规划

(2016-2020年)

  一、序言

  (一)规划背景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2016年7月22日,中央在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全面部署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2016年9月3日,贵州广东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召开,对贵州扶贫协作工作进行研究部署。2016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6〕69号)和2016年12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16〕32号),明确广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对口援黔工作,广州市对口支援办公室深入调研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制本规划,明确2016年至2020年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明确帮扶任务,帮扶形式,保障措施,并对帮扶资金进行安排,是未来5年科学有序推进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的重要指导。

  (二)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69号)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16〕32号)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办〔2017〕7号)

  (三)规划范围

  贵州省黔南州。

  (四)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二、现状分析

  (一)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 综合实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3.39亿元,是2011年的2倍,年均增长1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469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53.58亿元,是201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10.05亿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破千亿,分别达1521.44亿元、1066.21亿元,是2011年的2.9倍和3.6倍,年均分别增长23.7%、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91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063元和8844元,均为2011年的1.8倍,年均分别增长12.6%、13%。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自治州排位从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93.5%。

  2. 基础设施改善

  “十二五”期间,黔桂铁路完成改造,贵广高铁、沪昆客专开通,迈进“高铁时代”;公路里程突破180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96%的建制村开通客运;机场、港口、航道和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加快。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初具雏形。累计新建骨干水源工程30座,治理病险库101座、河道88处;解决15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工程30处,日处理污水能力11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315万亩,从人均0.5亩提高到0.86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3. 城乡面貌一新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城区扩容提质,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6.4平方公里增加到19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6.5%提高到49.04%。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20个城市综合体、20个示范小城镇初具规模。打造了都匀毛尖小镇、龙里双龙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都匀、独山、三都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惠水好花红、贵定昌明列为省、部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城镇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五脏五乱”、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继荔波之后,龙里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独山麻尾等13个乡(镇)分获国家卫生乡(镇)、全国文明乡(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六个小康”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本解决了农村人畜混居问题,37个村寨分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寨称号。

  4. 产业结构优化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7.9∶35.1∶47。打造“185工程”升级版,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52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68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领跑全省。突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茶园面积达到161万亩,新增95万亩。大力实施茶产业发展条例,成功举办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211.49亿元;“三品一标”产地认定545个,黔南州获批全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供销工作跃居全省前列。2016年农业增加值达192.2亿元,增速全省第一。规模工业企业从462户增加到727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磷及磷(煤)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和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建成14个产业园区,成功引进金正大、芭田等1801户企业入园。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初具规模,大数据、互联网营销产业风生水起。成功举办6届州旅发大会,“中国天眼”天文科普首游井喷。建成20个重点旅游景区,荔波获国家5A级景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2016年,新增龙里巫山峡谷等2家4A景区和13家3A景区,旅游总收入603亿元,列全国30个自治州首位。成功举办3届物流国际峰会,建成西南最大快递物流园(龙里)、全省首个县级公用保税仓库(独山)、“百亿电商惠黔南3+1+1”平台等。贵州双龙物流商贸城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投运,贵州(昌明)国际陆港、福泉国际陆港、独山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福泉开通至北部湾集装箱专列。独山、龙里、惠水、荔波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5. 生态环境改善

  “绿色黔南”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完成造林38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9%;建成南沙洲、杉木湖等42个城市公园,新增都匀清水江等8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贵定甘溪国家森林公园;连续举办4届“水生态文明·黔南论坛”;荔波、三都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州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达40%。黔南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都匀荣膺“全球绿色城市”,瓮福千亿级园区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龙里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大力实施剑江河、樟江流域、古树名木、FAST设施及电磁波宁静区等保护条例,支持法院设立环保法庭,建立了环保约谈制度、环境损害和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成果全省第一,环保“六个一律”“风暴行动”敢于亮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降低到9.7%,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一批环保重点项目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75.7%和85.8%,县城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均位居全省前列。

  6. 民生福祉提高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率先在全省实施“1+9”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累计减少83.8万农村贫困人口,6个贫困县、115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减贫摘帽”,瓮安县按国家标准退出片区县。2012年以来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生态移民)3.3万户14.5万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4.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1.6万人;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打通城乡居民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衔接通道;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4.23万套。

  7.科教文卫发展

  “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扎实推进教育“9+3”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4%、87%,高考录取率居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得到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办学前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惠及174.34万名学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全面两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3家医院晋级三级甲等医院。人体器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取得新突破。2016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8.76%,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8岁。科技进步水平提高到47%,平塘获授国家天文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天文学会命名“黔南星”“平塘星”,长顺等5县(市)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县。

  (二)黔南州存在困难及挑战

  1. 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实体经济实力不强,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加快产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 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障碍有待消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靠。

  3. 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偏低,贫困人口仍然较多,城乡发展差距还很大,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4. 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加大,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5. 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就学、就业、就医、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坚持党的领导、社会广泛参与,坚持精准聚焦、提高帮扶成效,坚持优势互补、鼓励改革创新,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原则,注重向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倾斜,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优化结对关系、加大帮扶力度、强化责任落实,立足帮扶双方实际,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水平,努力探索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新方式,同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帮助和带动贫困人口苦干实干,推动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在帮扶双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帮扶双方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2. 面向基层,民生优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对口帮扶工作首位,以国家确定黔南州的6个国定贫困县(独山县、罗甸县、荔波县、长顺县、三都县、平塘县)为广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重点,帮扶项目资金重点向国定贫困县城乡倾斜、向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倾斜,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集中用于重点帮扶项目、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与交流等工作,聚焦贫困人口脱贫。

  3. 整合资源,广泛参与。积极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深入开展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劳务合作、干部培训、经济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工作,营造全市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氛围。

  4.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原则,在帮扶双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扩大合作领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优化组合帮扶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坚持精准聚焦,把贵州省黔南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工作重点,帮扶资金和项目瞄准贫困县、贫困村。经过帮扶双方不懈努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促进黔南州现行国家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四、主要任务

  (一)聚焦民生帮扶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突出以民生帮扶为龙头,产业帮扶和智力帮扶为两翼,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当地所需、广州所能,协商确定重点帮扶项目,集中力量和资源,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精准发力,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急需的帮扶项目。

  建立两地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向黔南州结对学校进行帮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关爱留守学生。协调广州市属高校对口帮扶黔南州高校建设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教育教学科研、干部交流等方面进行帮扶;推进中职教育帮扶,落实广州市中职学校与黔南州中职学校对口交流合作。

  建立帮扶两地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血液管理机构结对帮扶关系。确定帮扶医院建设发展目标,利用广州市各级医院临场重点学科优势,帮助黔南州医院新建重点学科。采取改进管理等多种措施,提升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水平。帮助黔南州血液管理机构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指导扶持建立实验室。

  (二)开展产业合作

  1.招商引资。发挥广州市场活跃度高、民营经济发达、消费力旺盛等优势,将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两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课题,动员一批有意向的企业到被帮扶地区投资兴业,推进产业共建、引导资金入股,重点打造一批自然风光精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特色农副产品输出等优势项目。利用广交会、广博会、招商年会等展会资源,帮扶双方联合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2.科技帮扶。发挥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优势,结合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黔南州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积极引导广州地区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与黔南州相关单位合作,大力支持黔南州创新发展。

  3.农业帮扶。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共同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把黔南州建设成广州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广州蔬果批发市场和超市建立畅通、便捷的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配合黔南州农业部门在广州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及相关帮扶工作。积极协助推进当地优质农产品电商化发展。

  4.旅游帮扶。深入开展旅游协作,准确把握黔南州旅游定位,协助完善其旅游发展规划;协助打造旅游发展新亮点,立足于现代旅游发展趋势,深入发掘黔南州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性生态品牌和文化品牌;协助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情怀”的大型旅游企业,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娱乐、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整体提升当地旅游产业配套服务保障水平;创新旅游推广方式,实施一系列形象推广战略,加大旅游业界宣传推广力度,协助开展黔南州专场旅游推介会,通过推进“百企千团十万广东人游贵州”等活动促进旅游发展,提升黔南州国内主要旅游目的地形象。

  5.打造广州帮扶品牌。协助黔南州建设无水港,加密高铁班次,稳定现有航班数量。支持黔南州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演艺、非遗、传统手工艺、民族特色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资源宣传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重点帮扶。主要包括:加强黔南州演艺剧目的开发和制作,促进演艺剧目的交流和互演。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交流合作,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通过展览等各种方式,提高非遗工作保护和利用水平。指导黔南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技术系统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黔南州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支持黔南州演艺表演、行政管理、产业经营等人才的培养。支持金融帮扶,运用金融手段,通过小额信贷、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区发展基金、贫困地区村级发展互助等多种形式,为贫困地区及贫困人群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帮助其减贫脱贫。

  (三)加强劳务协作

  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未就业人口信息,因势利导、急人所需,提供就业服务。以就业技能培训、医院护工、家政服务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模式,促进被帮扶地区贫困户劳动力向广州市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确保在广州稳定工作生活的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落户,有序实现市民化。推进“广黔劳务协作红棉计划”,签订一个劳务协议,建立劳务联席会议制度、劳务工作小组会议制度,构建远程见工平台、远程培训平台、远程维权平台,选定30家定点招聘企业,每年提供不少于3000个岗位,重点关注应届高中、职中毕业生以及接近退休的贫困家庭劳工人员。

  (四)开展智力帮扶

  “输血”与“造血”并举,充分发挥广州市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智力帮扶形式,为黔南州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安排黔南州干部到我市经贸、农业、教育、卫生等对口部门挂职,跟岗学习广州城市管理、经济建设、学校教育等经验;选派我市优秀干部到黔南州挂职锻炼、交流经验。重点做好“两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的培训及挂职。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至2020年秋季学期结束,广州市与黔南州结对帮扶学校每年互派10名校长跟岗挂职,挂职时间为一学期。开展名校名师培训,聘请大专院校名师定期为黔南州党政干部开设社会管理、区域合作、产业发展等专题研修班。组织高层次专家服务团、留学人员、外籍专家服务团赴黔南州开展帮扶活动,指导被帮扶地区开展职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五)发动社会力量

  积极构建我市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有效工作网络和联系机制,为社会各界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支持、做好服务。充分利用全国扶贫日和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机会,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引导民营资本、外资、慈善机构、宗教和社会各界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物资、项目支持,扶持黔南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支持广州社工机构到黔南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百企扶百村”行动和“光彩行”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民营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鼓励我市民营企业捐资建设民生项目。

  五、帮扶形式

  (一)派驻援黔工作组一线组织协调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我市选派9名优秀干部组成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其中由一名厅级干部担任组长,具体承担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前方工作相关的统筹协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交流合作等任务。我市由有帮扶任务的区按照每个帮扶县(市、区)选派1名副处级干部要求选派干部,作为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成员,重点推进区县结对帮扶工作。

  (二)区县结对帮扶

  广州市5个区结对帮扶黔南州12县(市、区),具体安排如下:

  两地区县结对帮扶安排

  广州市

 

  结对市(州)

 

  结对县(市、区)

 

  越秀区

 

  黔南州

 

  长顺县、罗甸县

 

  海珠区

 

  黔南州

 

  福泉市、瓮安县

 

  白云区

 

  黔南州

 

  平塘县、荔波县

 

  黄埔区

 

  黔南州

 

  都匀市、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南沙区

 

  黔南州

 

  贵定县、龙里县、惠水县

 

  (三)部门结对帮扶

  帮扶双方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结对帮扶,重点加强农业、工业、商贸、物流、科技、人才、教育、卫生、民政、劳务、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对口帮扶黔南州工作全面有序展开。

  (四)产业园区结对帮扶

  广州开发区与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广州共建产业园区,广州开发区选派1名干部参与黔南广州共建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六、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

  (一)资金规模   

  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16〕32号)要求,2016年起,对黔南州所辖的6个国定贫困县,按每年每县1000万元的基准安排扶贫协作资金,并根据上级的要求和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适度增加。

  (二)主要项目

  对口帮扶资金要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集中用于重点帮扶项目、开展产业合作、组织劳务协作、加强人才支援与交流,聚焦贫困人口脱贫。

  (三)实施方式

  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的项目由黔南州负责具体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以及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协助推动援建项目实施,监督检查援建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建成后由受援方牵头,支援方参与,按规定办理项目竣工验收及资产移交等相关手续。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援黔资金投入,拉动一批项目,助推受援地经济稳步发展;通过旅游帮扶、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平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

  (二)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实施民生项目,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二是通过对党政干部和专业干部的培训与交流,特别是两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提升受援地人才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人才教育环境;三是通过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是通过搭建多种形式平台,紧密粤黔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三)生态效益

  坚持生态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特色优势资源,通过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帮扶双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开展定期互访,确定协作重点,协调推进扶贫协作工作。对口帮扶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分别列入市、区和结对帮扶有关单位的主要工作考核范围。广州市对口支援办(市协作办)负责统筹指导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各区对口支援办为各区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各区对口帮扶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确保对口帮扶工作落实。

  (二)开展考核评估

  按照上级考核要求,积极配合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考核,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出,重点考核我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在支持被帮扶地区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6个方面。

  (三)加大宣传力度

  组织帮扶双方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全市对口帮扶工作成果,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和弘扬广州市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