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能源供應 保障溫暖過冬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2 15:19

  當前,我國北方地區已經進入供暖季。據中央氣象台消息,11月23日至27日,我國將迎來今年下半年以來首場寒潮和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中央氣象台22日18時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大風藍色預警。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度冬期間預計全國最高用電負荷與夏季相當,較去年度冬負荷明顯增長,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但局部面臨一定壓力﹔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能源供應有保障,預計總體運行平穩。

  每年供暖季都意味著季節性用能高峰期的到來,眼下能源保供各項工作進展如何,如何保障群眾溫暖過冬?記者進行了探訪。

  看生產——

  10月份以來,煤炭、天然氣持續穩產增產,清潔能源“各顯其能”

  初冬深夜,氣溫已降至零下。位於山西朔州市的中國中煤平朔集團東露天礦,80多台採掘、運輸設備運轉不停。

  “11月以來,我們深挖安全增產潛力,單日最高原煤產量超12萬噸。目前平均每天有7列火車往外運煤,外運量佔七成。”東露天礦總工程師邵賓介紹。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介紹,北方地區進入供暖季以來,各主要產煤省份在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下,10月份日均產量達到1328萬噸,為今冬明春煤炭保供工作奠定了基礎。

  煤炭穩產穩供,電廠供熱“口糧”有保障。

  在世界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運煤車輛魚貫而入,12台機組有序運行。公司燃料質檢部副主任白宇介紹,目前每天用煤約5萬噸。

  托克托發電公司承擔著呼和浩特市城區530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凌晨3點,電廠設備部點檢員李欣和同事正在室外檢查供熱管道狀態:“每小時就有2.4萬余噸熱網循環水從這裡匯入城區,我們每兩小時對新投運設備巡查一次。”

  再看天然氣,能源企業持續強化產供儲銷各環節工作,讓冬季保供“底氣”更足。

  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拓展資源渠道,形成以國產氣、進口管道氣、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儲氣庫等多元互通的資源保障體系,今冬明春計劃籌措天然氣資源量同比增長4.7%﹔中國石化普光氣田抓實老井控遞減、新井快上產、增壓助高產,日產氣量創近兩年新高﹔中國海油渤南作業公司推動渤南油田群向下游用戶的日供氣量上升至200萬立方米……油氣企業積極行動,增加天然氣生產供應。

  清潔能源也在冬季能源保供中“各顯其能”。

  11月15日,國家電投核能供熱工程“暖核一號”啟動今冬明春供暖,為山東海陽市和乳山市提供熱源,供熱面積合計近1300萬平方米,預計可節約原煤消耗41萬噸。“室溫在23攝氏度左右,比過去燒煤供暖溫度更穩定。”海陽市居民臧女士說。

  同一天,中國石化全面啟動今冬地熱供暖,超1000座換熱站陸續投入運行,可為北京、天津、陝西等11個省份超110萬戶居民提供清潔供暖,累計供暖能力超1.1億平方米,同比增加16%,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90萬噸。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截至目前,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31.6億千瓦,10月份以來,煤炭、天然氣持續穩產增產。預計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總體平衡,資源供應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看運輸——

  保障電煤運輸、確保電網安全、暢通輸氣管網

  冬季能源保供,產量提升,運量也要跟上。

  渤海灣畔,黃驊港海風凜冽。經過15個小時的翻山越嶺,國家能源集團南坪18906次列車經朔黃鐵路順利抵達。進入翻車機房,翻車機將四節車廂“抱在懷中”,十幾秒便可將煤炭翻轉卸至地下漏斗,進行轉運。

  借助全流程協同智能化系統,“路港航”無縫銜接,煤炭從完成接卸到上船,整個過程不到90分鐘。此時,裝船指導員韓中順手持移動終端緊盯裝船進度:“有了自動化設備協同作業,一小時裝船5500噸煤炭,5萬噸級的貨船不到14小時即可滿載起航。”

  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11月1日至19日,黃驊港煤炭港區日均卸車142.5列,日均裝船超61.7萬噸。

  為保障冬季電煤運輸,鐵路部門發揮大秦、浩吉、瓦日等重載鐵路作用,加大萬噸列車開行力度,開好跨鐵路局集團公司大宗直達列車,優化部分干線列車開行結構,在集通鐵路、兗石鐵路等線路增開普通貨物列車60余列,提升主要貨運通道能力。

  確保電網安全。11月12日,雲南碧羅雪山即將迎來半年的大雪封山期,一架重載無人機吊起25公斤重的在線監測裝置,送至海拔4360米的鐵塔頂端進行安裝。“為保障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連接主干電網的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我們在輸電鐵塔加裝在線監測裝置,實現人工智能運維,彌補人工巡視受地域和時間限制的短板。”南方電網雲南怒江局現場工作人員陳永能說。

  ‌河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於11月19日投運,變電容量從600萬千伏安增至1200萬千伏安﹔浙江溫州市,供電部門對海島鄉鎮鹿西鄉的供電海纜開展冬季特巡檢查,避免冬季霧氣、風浪等帶來的腐蝕損傷……國家電網推進電網改造提升,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暢通輸氣管網。11月18日,北起黑龍江黑河市、南至上海市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全線完工,預計年底前全線貫通投產。屆時,每年可向東北三省、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穩定供應天然氣380億立方米。國家管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冬明春管網整體日沖峰能力將達11.1億立方米,較去冬今春提升1.1億立方米。

  輸氣“大動脈”織密,城市供氣“毛細血管”也要高效運行。新奧能源京津冀區域公司負責河北省部分城市燃氣運營,總經理崔佔海介紹,借助在線模擬仿真系統,企業可以根據區域用戶歷年冬季燃氣用量和壓力數據,提前預測今年冬季運營難點,針對壓力低的片區制訂專項保供方案。同時,每天進行氣量變化分析,掌握輸供狀況,科學實施氣源調度和管網調峰,精准匹配下游用氣需求。

  “目前來看氣源充足、管壓正常,LNG應急儲罐5.5萬立方米保持80%高位運行,能夠滿足用戶今冬明春用氣需求。”崔佔海說。

  看儲備——

  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地下儲氣庫實現滿庫入冬

  迎峰度冬,做好儲氣、存煤等工作,充實能源“糧倉”,持續提升頂峰保供能力,同樣重要。

  廣東潮州港,來自澳大利亞、滿載7萬噸LNG的運輸船,順利靠泊到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華瀛LNG接收站專用碼頭。今年9月,華瀛LNG接收站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年接轉能力達600萬噸,可滿足近49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提升粵東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天然氣調峰保供能力。

  按照“應儲盡儲”原則,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提前開展儲氣庫注氣工作,目前文96、金壇、文23等12座儲氣庫工作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也在強化。山東能源集團已累計建成9處儲煤基地,形成1650萬噸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

  “截至11月10日,我們累計供應省內電煤1200余萬噸,合同進度兌現率100%。”山東能源集團戰略規劃部部長張海軍介紹,對庫存告急電廠,他們按照應急分類處理原則,及時調整電煤發運順序和節奏,全力提升電煤應急保供能力。

  截至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2億噸以上、平均可用超過30天,地下儲氣庫提前完成注氣任務、實現滿庫入冬。

  國家能源局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強統籌協調,多措並舉做好度冬保暖保供各項工作。其中,重點將抓好能源中長期合同履約,扎實做好存煤儲氣工作,確保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的燃料穩定供應﹔督促加快電源電網項目建設,做好北方清潔取暖工作﹔做實做細應急工作預案,最大程度減少極端天氣等突發事件對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