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哪四座?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3 22:18

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哪四座?

2020-07-23 13:49

张克群建筑大家梁思成的亲传弟子、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自有专业建树。她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文化底蕴离不开其家学渊源。

建筑学者 张克群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从古至今建了多少城市,恐怕是无法统计的。但就城市的数量来说,肯定比皇城要多得多。可惜因为战乱等原因,作为一个城市,完整保存下来的其实并不多。

这里,我们只能举几个例子,看看古代一般城市的风貌。

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有四座古城,其一是山西平遥(另三座为陕西西安、辽宁兴城、湖北荆州)。也有说四大古城是山西平遥、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本人的观点是各取一两座,计有:山西平遥、辽宁兴城、湖北荆州以及未入流但很有意思的福建赵家堡。

山西平遥

晋 商 的 家

位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摄图网

明初,大水冲垮县城西城墙,随后,扩建城池。但建城者姓字名谁,无人知晓。人们都说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县官,而且这个县官看来对孔子极其尊重。城墙上除了必要的城门楼和角楼外,还有3000 个垛口和72 个敌台,用以隐喻孔子的3000 门徒和72 贤人。

康熙四十三年(1703 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 米,高约12 米。

城墙以内的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主要街道呈"井"字少一横。街中心还有一座三层高的市楼,唯一的一条商业街穿楼而过。其他街道两侧多数是民居。

从大门的样式,你可以看出主人的贫富程度。凡有钱人家,朝着街道的大门均为顶部发券的宽大门口,这是因为要进出马车。一般人家的门口,就跟北京的四合院差不多。也因为如此,平遥城的街道都较宽敞。当然,所谓宽敞是相对来说的,走汽车仍然费劲,因此自驾车去平遥的,汽车一律要停在城外。城里用以代步的是当地的电瓶车,这对保护古城很有好处。

辽宁兴城

袁 崇 焕 战 斗 过 的 地 方

辽宁兴城,明代称宁远。它在山海关北偏东,离山海关足有200 里。那里西、北面环山,东面是海,南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往山海关。当年进犯大明的努尔哈赤没海军,因此他要想从辽东进山海关,必须先踏平宁远城。

袁崇焕本是明崇祯年间一名坐办公室的文职军人,在大明受到来自北方的武力威胁时,自愿去守这座城。

刚到宁远时,整个小城破破烂烂。一问之下,说是将军祖大寿刚修理过。真不知他是怎么"修理"的,反正没拿它当前沿堡垒看待。祖大寿凭个人直觉,认为朝廷不会长期驻守宁远,所以城建了十分之一就停下了。气得袁崇焕差点把祖大寿修理了一顿。然后,袁崇焕定下城墙的规制:高三丈二尺,底宽三丈,上宽二丈四尺,城墙上的防护矮墙高六尺,并按自己的设计动工改建城市的各个重要设施。

袁崇焕的改建中很特殊的一点是城门。请注意平面图上城门楼的形状:都呈"山"字形,当中的一条突出来。这种设计是袁崇焕独创,其目的显然不是为观光而是为打仗用。

它的好处是:敌人还在城外,此处架设大炮,可提早轰击,拒敌于城门之外。万一敌人冲了过来,要入城就得走山字的两个凹,此时突出部分可打敌人两翼。敌人要是已经进了城,还可回过头来掉转枪口打他们的屁股。此突出部分的墙体是用相当于耐火砖的材料砌成,极其坚固,守卫这里的士兵也必定是敢死队。

天启四年(1624 年),宁远城竣工,遂成关外重镇。岂止是重镇,这简直就是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如今整个县城,包括城墙、城门楼、瓮城、牌坊都保存完好,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因此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来这里取景。

湖北荆州

兵 家 必 争 之 地

荆州这个名称,是上古大禹治水时所定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一,以当时境内荆山得名。三国以后,荆州城一直是州、郡一级的治所。 因地处东南西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摄图网

自武汉西行200 公里,穿过沙市城区,古城墙远远地映入眼帘。条石青砖、重檐城楼,进入城门的一刹那,千年沧桑便仿佛在时空里轮回。

古城的修筑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景帝时所夯筑的土城。现存的城墙城门,则是清顺治三年(1646 年)荆南道李西凤、镇守总兵郑四维依明代旧基重建的。

荆州城墙历经千年沧桑,城址基本没动地方,移位距离仅在50 米左右,这在中国近3000 座古城的修筑史上极为罕见。城墙通高9 米,设有4567 个城垛,其中藏兵洞4 座、敌楼3 座、炮台20 余座。 从各种建构设计来看,处处体现着古代城池的特点。

城墙上有多处藏兵洞,洞壁厚实,洞中有眼、有孔,眼用于瞭望,孔用于射箭。箭孔可以启闭,以防对方的箭射进来。而瓮城设计,既可屯兵,也可放敌入内,实施"关门打狗"之计。

古城墙中,小北门西段夯筑于明成化年间,是一段200 米的干打垒石灰糯米辅助墙。虽经500 余年,现用手触摸,仍坚如混凝土。其高超的工艺技巧,即令当今的建筑工程学家也是惊叹不已。

福建赵家堡

王 朝 遗 民 后 代 的 思 念

在福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硕高山下,有个特别的村子叫赵家村,又名赵家堡。说它特别,是因为其建筑形式与一般农村不大一样,不像农村而更像城市。其中原因源自它不凡的来历。

(网络动图,侵删)

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的首都是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后来,让能征善战的金朝追到了杭州,成了南宋。再后来,南宋亡在了元朝的手里。再再后来,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这里,容我稍微多说几句,因为它跟这座城堡有直接关系。

(网络动图,侵删)

南宋朝廷最后的一个皇帝赵昺(6 岁)是在逃亡的船上"登基"的。第二年,他们再次被元军追击。无奈之下,丞相陆秀夫背着7 岁的小皇帝投海殉国了,这是1279 年的事。后来,一名将军带领残余的"皇亲",乘着16 艘船,逃到了元军追不到的海上。谁知天不容宋,大风大浪打翻了12 艘船。幸好剩下的4 艘破船里还有一位赵家的皇室后裔:封在福州的闽冲王,13岁的赵若和。这位龙子和其他大臣只好弃船上岸。几经辗转,在厦门附近的佛昙县积美村住下。

"赵氏孤儿"也不敢再姓赵了,遂改姓黄,意思是他源于皇族。

100 多年以后,到明洪武年间,假黄家一位男子要娶一真黄家女子,被人告发是"同族通婚",因此被县官逮捕。男子的哥哥为救弟弟,壮着胆子向县官坦白了他们本来的姓氏。此事报告给了皇帝。朱元璋可怜他们,遂批准复姓。到了万历年间,赵若和的第10 世孙赵范做官后衣锦还乡。终于见了天日的赵家大模大样地选了块地方(今日的福建漳浦县赵家堡), 仿开封府立意布局开始在建筑中寻找旧日的梦。

首先建的是一个叫"完璧楼"的碉堡式三层石头建筑,高20 米。起"完璧楼"这个名字,用意明显是要"完璧归赵"。楼内还挂着宋朝18 位皇帝的肖像。有趣的是,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个里大外小的射击孔,这使得完璧楼突出了防寇的建筑特色。我老公认为,它是福建土楼的雏形,或曰鼻祖。

然后,赵家子子孙孙们假以时日,慢慢地把这里完善成了一个微型的汴梁城,分内外城,有桥、有塔、有湖。内城墙是三合土的,6 米之高倒也不矮了。外城墙的周长有1000 米,上开四门。

整个城堡仿效了北宋国都开封(古称汴梁)城的规划布局,反映出主人的贵胄身份和王朝孑遗的心境。而正门朝北,意思是祖宗在北面。瞧着怪可怜的!

城中主体建筑为赵范府第,位于全城的正中心,坐南朝北。

四座同式样的建筑并列,每座房子由门厅、前厅、两庑天井、中堂、后楼组成,面宽五间,台梁木结构,硬山顶。府第两侧还建了三组厢房,可能当年是仆人住的吧。

在城南一隅,还模仿开封佑国寺十三层的铁色琉璃塔,建了个小石头塔。大约是没钱吧,这个石塔才有七层,高度也比它祖宗的塔差得多了。小小一个赵家堡能保存着一个皇室家族达四百余年,实在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文:张克群《中国古建筑小讲》

图:《中国古建筑小讲》、网络图片、摄图网版权图片

推荐图书

《中国古建筑小讲》

张克群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20年04月

梁思成弟子、新京报“匠心写作奖”得主张克群精讲中国古建筑,367幅作者手绘图+实拍照片让你了解3000年中华历史文化的建筑传承。

关注我们,更多原创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