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周口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的时候,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
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
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
“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
“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时所经验过了的。”
“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只很结实的草鞋。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
“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只新草鞋,脚上着的一只还有半新。”
我们这样谈话过后,没有好久,我就被调在总卫生部工作,随着红军主力出发去了;叔衡同志呢,仍然留在中央根据地。我们到了贵州,有人说:看见报纸上载有他已遇害的消息。这一年近六十的员,他不怕任何困难,任何牺牲,准备为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到底,随时准备在党的号召之下无条件地去工作,这从上面我们的谈话及以后的经过,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中央根据地,因叔衡、特立、觉哉、伯渠和我五个人年龄稍大,诸同志都呼我们为“五老”,出发时我与特立、觉哉、伯渠等,都随着红军移动,经历了千山万水,苦雨凄风,飞机轰炸过无数次,敌人偷袭过无数次,苗山蛮荒的绝粮,草地雪山的露营,没有阻碍住我们,我们都完全地随着大队红军到达了目的地,只有叔衡同志留在根据地,落到反革命的手中,而成为他们的牺牲品。这是怎样的令人悲愤的事呵!叔衡同志的肉体被敌人毁灭了,他的精神不死,现在有几十万几百万的人踏着他的血迹前进而纪念着他。他个人死了,他在千万人的心坎上活着。那些杀害他的人,已被永远钉在羞辱的柱子上。
我在出发前,虽发生过随军去或留后方的问题,可是红军主力向什么地方移转呢?经过些什么地方呢?路有多远呢?这类的问题,没有发生过,也没有听见别人谈过。当时为什么不发生这些问题?
这因为红军是要北上抗日的,当时在北面和东面,敌人重重叠叠的筑满了乌龟壳,大部队通过较困难。西边的乌龟壳要稀落些,主力转移自然是由西向北前进,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转移到什么地方,经过什么路线,走多少时候等问题,系军事上的秘密,不应猜测,而且有些问题要临时才能决定,如行军走哪条路,什么时候到达什么地方,有时定下了,还没有照着做,或做了一部分,忽因情况变了又有更改,这是在行军中经常遇到的,只要大的方向知道了,其余的也就可以不问。
我们向陕、甘前进,还是到川西后才决定的。假使在出发前,就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的程途,要经过十三个月的时间,要通过无人迹无粮食的地区,如此等类,当时不知将作何感想,是不是同样的坚决想随军出发呢?这都不能悬揣。但在长途中遇到一切天然的人为的困难,不曾令我丝毫沮丧过,同着大家一齐克服过了。到瓦窑堡后,东征时还是跃跃欲试。这样看起来,即在出发前知道路很远,时间很久,险阻艰难很多的话,也不会变更我随军的意念!
(摘自董必武《出发前》)
材料二:
《红军长征记》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那时,红一方面军长征刚结束不久,作者都是亲历者,又大多是年轻人,对刚过去的事记忆犹新。而且他们在写作时,思想上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都是内心真实的反映,因此真实性是《红军长征记》最宝贵的特征。新版增加了5篇誊清本文章,对其他文章也做了相关修订,进而更全面也更接近历史原貌,是目前为止最全面完整的长征原始记录。
书中许多细节值得回味和思考。比如,董必武的《出发前》一文结尾处写道:“我们向陕、甘前进,还是到川西后才决定的。”可见当时红军撤离苏区被迫西行时,是没有明确方向的,这一点,或更符合逻辑。又如,刘亚楼《渡乌江》文中的机智勇敢,其细腻真实状,非亲历者自不可写就,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或者说最打动人),书中的记叙也因细腻真实而颇具可读性,这也是这本记录汇编型纪实文学的一大特点。
《红军长征记》有着多方面的珍贵史料价值。历时两年、跨越十余个省的长征,其间所经山川河流、草木人文种种,自不胜数,《红军长征记》中丰富的细节描写,自然少不了记载沿途所历地理地貌、气候气象、历史风土、生活交通种种,这些自然就成为全方位研究长征历史绝佳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其他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多视野的参考和发掘的可能,书中所涉及彝族和藏族区域的记载亦较为丰富,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照。
《红军长征记》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其中每一篇回忆都体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舒同的《芦花运粮》描述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