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石 楼村共有钟、黄、杨、朱、叶、许六姓,故石楼村宗祠较多,全村共有16个宗祠。在建筑特色上,石楼村各个建筑多成群集结在山下宽阔地,以客家围屋为主,大都是两层二堂三横的围屋,上、下堂及天井宽敞,这些围屋左右相邻,连片而建。保存最早的建筑当数田丰溪尾的钟氏开基祖祠,祖祠占地两百多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已有400多年历史。村中上了百年历史的古民居,还有建于清中朝的崇善楼,建于清末的仰成楼、光裕楼、朝议第等,这些房屋的步架、挂落、梁挑,栏板、屏风隔扇彩绘都很有特色。在朝议第,我们惊奇地发现,该屋两边侧厅分别立着两根大石柱,石柱下端用两个不同形状的石墩托着,一为四角石墩,一为八角石墩;而屋中房间的门框也均用石头砌筑,看上去美观大气,非常独特。从建筑不难看出,石楼村人才辈出。据说该村民国时期出现了四个博士,新中国成立后,专家、学者、教授等不胜枚举。解放前曾有文学博士钟鲁斋,医学博士钟惠兰,军儒钟伯勉,爱字墨水发明人钟彩盘,进士钟汝和等各界人物。石楼村华侨多,他们对村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被国务院委任为中国西部开发经济顾问的钟奇可先生是印尼华侨,1980年起,在钟奇可带领下大家筹集资金修建崇正学校、兴修水泥村道和桥梁、拉电线引自来水到500户村民家、修建卫生站……后来,他干脆在家乡也建了一座房子,取名“忆乡居”,并常年居住在此,偶尔才回香港和印尼小住。我们登门拜访了他,只见他衣着饮食十分质朴。“这里民风质朴,山美水美人情美,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啊!”他发自肺腑地说。热爱家乡的他热衷公益慈善事业,他为家乡梅州多个领域捐款总额已逾20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