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景观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0 03:20


  散关又名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的清姜河岸。这里是深山中的河谷地带,为川、陕交通之孔道,扼秦岭咽喉,形势险要,是历代兵家所争之地。
  散关因散谷水而得名。而散谷水、大散岭都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地名。陕南褒城县小石门有东汉建和二年石刻《石门颂》记有:汉高帝“出散入秦”。此“散”当是高帝“暗渡陈仓”所经之地。从褒城石门至陈仓(即今宝鸡),正是走的经由大散岭、散谷水、大散关这条路。可知汉代这里就称作“散”。清代乾隆年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铭文记载了西周厉王时“正*(上日丿下页)(眉)矢舍散田”的事,对古散国的疆域作了明确记载,与今之一些地名、地形、地貌多能吻合。从此人们始知这里是古代散国的土地。由此可见,历史上流传的大散岭、散谷水、大散关等以“散”为名的山、水、关名,都是因其地处西周散国的疆域而得名的。
  散为西周畿内小封国,学者均以为是周文王之旧臣散宜生之所封。此国于西周末世尚存。东周以后归秦所有。秦置县后,这里属陈仓县。散关既以散地得名,则散关的名称不可能产生于西周时期,它当是东周散国灭亡以后出现的地名。
  那么东周时有无散关?现在还未找到有关的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司马迁在这里只记“至关”,未记所指为何关,所以后世争议较多。[索隐]谓:“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正义]谓:“《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於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或以为函谷关”。索隐和正义都分别记了两种意见:其中,李尤是东汉和帝时人,他作的《函谷关铭》把老子遇尹喜的事记在函谷关。葛洪是东晋时人,他作的《抱朴子》一书把遇尹喜的事写在散关。到了南北朝时,这种争议仍然存在。北魏时的崔浩认为尹喜是散关令,当然老子遇尹喜也就在散关,但郦道元不同意此说,他在《水经·渭水注》“水东入散关”下谓:“皇 甫士安高士传云:老子为周柱下史,及周衰乃以官隐,为周守藏室史,积八十余年好无名接,而世莫知其真人也。至周景王十年,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然幽王失道,平王东迁,关以捍移,人以职徙,尹喜侯气,非此明矣”。由此可见,老子西游说是不能作为东周时已有散关的依据的。按东周时这里属秦畿内地,秦蜀交往必由此道,理应有所防守,但因未见证据,不能臆说。
  散关的名称当始于西汉。《后汉书叫匝阳怀侯嘉传》载:建武二年“复与延岑连战,岑引兵北入散关至陈仓,嘉追击破之”。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谓:“散关故城在今陈仓县南十里,有散谷水,因取名焉”。建武是光武帝刘秀的年号,知东汉初年就有散关,则此散关必为西汉所置。李贤是唐代人,唐代散关地址有明确记载,而与此“散关故城”的地址不是一地,知李贤所注为东汉时散关的故址。唐代,陈仓县治已移至今宝鸡市区,则“陈仓南十里”,当在今之益门镇附近。知汉时的散关是设在散谷水的下游的。
  三国时,魏蜀各据一方,互有戒备,散关的设置更为必要。《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年载:“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蜀书·后主传》载:“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这些记载都把散关与陈仓紧紧相连,知其相距不远,则此散关当还是汉代的旧关。
  甫南北朝时,散关的地址已有变动,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就有辩证。《水经·渭水注》:载:“渭水又东经西武功北,俗以为散关城,非也”。西武功在渭河南岸,俗称其为散关城。水经注对此作了否定。水经注所肯定的散关在清姜河成东北流向的地段。《渭水注》载:“渭水又与杆水合,水出周道谷,北经武都道县故城西,王莽更名曰善治也。县有怒特祠,……。其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杆水即散谷水,亦即今之清姜河。此水上游在观音堂一段为东西流向。下游益门镇以下为南北流向。只有中游(观音堂至益门镇)是东北流向。水经注记杆水,“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知此时的散关在散谷水的中游,较汉散关向西南有所迁移。
  唐代,对散关就有了具体里程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载:“宝鸡西南有大散关”。《括地志》载:“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按:应为西南)。《元和郡县志》宝鸡县下载:“散关在县西南五十二里,蜀志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这些唐代著作都把散关记在宝鸡(陈仓)县下,并且肯定是在“县西南五十二里处”。那么这“县西南五十二里”的具体地望在那里呢?明正德年修《凤翔府志》宝鸡县下载:“观音堂,县西南五十里,洪武十四年县丞吴彝创建”。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凤翔府志>>“宝鸡寺观”下载:“观音堂,县西南五十里,煎茶坪岭东”。按此,则“县西南五十二里”当在观音堂西二里处。这里西为煎茶坪岭,是登越秦岭必由之路。汉高帝暗渡陈仓时,曾在此驻马煎茶,故称煎茶坪岭。南为大王山,悬崖绝壁,无路可通。南宋抗金名将大王吴玠(注)曾守于此,故称大王山。关处二岭之间的散谷水旁,控制着由散谷登越秦岭的地段。所守是在散谷水的上游。据此可知,唐代的散关较南北朝时又向西南有所迁移。
  宋代的散关在那里?苏轼在《过惶恐滩》“山忆喜欢劳远梦”一句的自注中作了记载。注谓“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标明宋代的大散关在错喜欢铺下。今观音堂西三里处有古地名“欢喜台”,是古蜀道上登越秦岭必经的一个居民聚居点。因其在煎茶坪岭的山坡上,故又称半坡铺。苏诗称错喜欢铺为“喜欢”,此半坡铺俗名“欢喜”,与“喜欢”虽二字排列先后略异,但意思全同,应是同一地名在不同时代的传讹。此欢喜台比观音堂西二里处的大散关地势高,与苏轼的记述“在大散关上”相吻合。因此,宋代的错喜欢铺应即今之欢喜台。由此可知北宋苏轼所过的大散关还是宝鸡西南五十二里处的唐散关。
  《中兴四朝志》载:“大散关属梁泉县,在宝鸡县南,为秦蜀往来婴路,自关至和尚原才咫尺,两山关控陡绝,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实表里之形势也”。记述的这一地望与观音堂西二里的地理环境完全吻合。《宝鸡县志》“大王山”下载:“山为观音堂南屏,攀崖而上,有旗杆石基五,宋吴玠竖之以防金兵。有灵泉二,旱祷多应。东连一岭稍平,即和尚原之脉也”。旗杆石基就在观音堂西二里处的大王山上。此山“东连一岭稍平,即和尚原之脉也”,与《四朝志》“才咫尺的记述相合。这里当秦蜀往来要路,南为大王山,西为煎茶坪岭,关控二山之间,与《四朝志》“两山关控陡绝”的记述相符。由此可见,《四朝志》记的此宋散关与唐散关的地址相同,都在宝鸡县西南五十二里处。因此可以断定:宋代的散关就是唐散关。
  唐散关本属宝鸡县,而《四朝志》为什么记它“属梁泉县”呢?这是因为南宋时金人占领了宝鸡。宋将吴玠、吴璘抗金,据守和尚原、大散关,抵挡了金兵的南下。绍兴十二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西以散关为界。此“和议”又执行了二十年。在这期间,本属宝鸡县之大散关,这时尚未沦陷,仍属宋人的占领区,因此宋人把散关归属于梁泉县(即凤县)。这是战乱中的应变措施,不是散关本属梁泉县。但遗憾的是南宋小朝廷以后再没有能够收复宝鸡,南宋的行政区划,只能以散关隶属于梁泉县而告终。《四朝志》为南宋著作,所以它记载的是南宋时的实际。以后在全国统一的时期里,散关这地方仍都归属于宝鸡县。
  南宋时,宋金在大散关相持之际,宋人守在大散关防止金人南进,而金人守在那里呢?金史、元史对此都有所记载。《金史,完颜匡传》载:太和六年二月,“宋人陷散关”。《金史·完颜纲传》载:太和六年九月,“宋兵走二里关”。此“二里关”在今川陕公路距宝鸡二十公里处。其西南距大散关十二华里。金史这两段记载都在太和六年(公元1206年),一年之内既有“散关”,又有“二里关”,说明散关与二里关是同时并存的。《元史·按竺迩传》载:壬辰(公元1232年)“睿宗分兵由山南入金境,按竺迩为先锋,“趋散关”。这是蒙古与宋联合攻金时的趋散关。《元史·郑鼎传》载:岁甲午(公元1234年)“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这是蒙古灭金开始伐宋的一年。所攻的此“二里散关”,即金史之“二里关”。《元史·刘亨安传》载:丙申(公元1236年)“都元帅塔海征巴蜀,攻散关”。这是蒙古伐宋的第三年,从元史这三段记载看,在壬辰至丙申的五年中,既攻二里散关,又攻大散关,说明二里散关与大散关也是同时并存的。散关和二里散关,都在散谷水旁,相距只有十二华里。在正常情况下,实无分设的必要。加之,“二里关”、“二里散关”的名称前所未有,它又出现在宋金“绍兴和议”之后,此绍兴和议及以后的修改和议,都是“以散关为界”,先后共达六十多年。在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二里散关一直是属于金入的占领区。知此二里散关必是宋金相持之际,金人筑以防宋的关口。这时宋据大散关,而金据二里散关,形成两关对峙,两军对垒的局面。大散关几经战乱,遭到破坏,曾于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二月初二日被金户部尚书胥鼎占领后,奉金宣宗之命而焚毁了。此后在这里不断地还进行着拉锯战,即使修复也当是简陋的。随着元代的统一,此关遂逐渐毁弃。而二里散关为金人新筑,未遭破坏,从而取代唐宋散关的地位,实际上成为元、明时代的散关。《明史·地理志》“宝鸡县”下载:“西南有大散岭,大散关在焉。……西南有益门镇二里散关、东南有虢川二巡检司。”可知二里散关巡检司实际上起着原散关的作用。而大散关在这里只是被当作历史关名来记载的。清代,二里散关也已毁弃,而遗址尚存,所以嘉庆年宝鸡知县于此立了“古大散关”石碑,这就是现今保存的散关遗址。
  明代以后的一些著作,在记述唐宋散关时,常要加上“大散岭”或“大散岭上”的话,如《明一统志》载:大散关“在县南五十二里大散岭上通褒斜。”这主要是当唐宋时只有一个散关,所以只记“在县西南五十二里”即可。而南宋以后却有两个散关,且相距不远,仅举里程就区别不太明显。特别是二里散关是当时实际使用着的散关,不加区别就更容易相混。于是作者就在前人“西南五十二里”的话后,又加上“大散岭上”的话。实际上“西南五十二里”和“西南五十二里大散岭上”,是一个地方。这是因为元、明、清以来,再没有新建过散关,所记“西南五十二里”只能是西南五十二里处的唐宋散关,不会另有别的,至于“大散岭上”,那却是一个相当大的范围。究竟它在大散岭上的什么地方?还要用距宝鸡“五十二里”的里程来约束。不是大散岭上的所有地方都是大散关。
  综上所述,散关设于西汉,废弃于明末。先后有四个地点:汉关在益门镇附近。南北朝时移于清姜河成东北流向的方位。唐关又南移至观音堂西二里处。南宋时金人另设二里散关与唐关相对峙。此二里散关后来成为元、明时代的散关。亦即现今的散关遗址。历史上的这四个散关,其地点虽有不同,但都在清姜河畔的南北交通孔道中,其防守作用则是相同的。
  注:抗金名将吴玠,宝鸡民间称其为“大王”。《宝鸡县志·词祀》载:“宋吴公祠,在益门镇,祀宋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宜抚使节制陕西阶成等州少师涪王,谥武安樊公。俗号大王庙。”所以宝鸡县境以“大王”为名的庙、山名,是固吴玠而得名。
  (作者:李仲操 副研究馆员 原宝鸡市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