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召开。中共宝鸡市委副书记、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惠进才,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荣贤,宝鸡市委常委、宝鸡市委宣传部部长武勇超出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1年、西部大开发20年以来,几代宝鸡人闻鸡起舞、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努力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从1949到2018年,宝鸡地区生产总值由0.9亿元增长到2265.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66元增加到59988元,地方财政收入由0.1亿元增加到87.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6.5:53:20.5发展到7.2:63.3:29.5。
工业由弱到强,实现了“制造宝鸡”之变经过7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涵盖35个工业门类、224个工业行业,拥有陕汽、吉利、东岭、石油钢管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 此外,宝鸡还是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或分中心1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46.3%。宝鸡工业正由“制造”向“智造”升级,李克强总理寄语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城市由小到大,实现了“名城宝鸡”之变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东扩南移北上”战略,规划面积达到117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带一轴五组团”城市空间布局,市区建成总长538.2公里的城市道路504条,架起渭河大桥13座,主城区人口增长到102万人,宝鸡进入全国大城市序列。
同时,持续提升副中心城市的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开放高地、人文凝聚、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大力实施美化提质、文脉重塑、夜景亮化等“城市品质提升”十大行动,推进公交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5公里有学校,形成了10分钟商业圈、15分钟就医圈,城市的承载力、舒适度、便利性、品质感得到显著提升,宜居宜业成为宝鸡新形象。
百姓由苦到甜,实现了“小康宝鸡”之变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宝鸡长期都在同贫困作斗争,是关中区域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攻坚举措向贫困宣战,全市51万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1.9%下降到2.2%。太白县、千阳县、扶风县、麟游县、陇县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项目4014公里,全部解决了农村土路、土巷道的问题,农村幸福院、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98%的行政村都能享受到“一站式”公共服务,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宝鸡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开放由点到面,实现了“海外宝鸡”之变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宝鸡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先后建成陇海、宝成、宝中、宝兰铁路以及西宝、宝天等高速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7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近5倍。 同时,建设宝鸡港务区,形成了陆港新城、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会展中心四个功能组团,搭建起了多层次的开放平台。宝鸡企业在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10多个国家设立基地。 产品走向五大洲,钛产品、石油装备、机床工具和苹果、猕猴桃等众多“宝鸡造”和“宝鸡产”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此外,还开通了中欧国际货运宝鸡专列。与澳大利亚墨尔顿、英国斯托克波特等14个国内外友好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宝鸡的“朋友圈”遍及全球。
生态由好到优实现了“宜居宝鸡”之变坚持走“工业城市生态最美、生态城市工业最强”的路子,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宝鸡软实力、靓丽名片。统筹实施了“减煤、抑尘、治源、禁燃、控车、增绿”六大措施,“6511治霾模式”全国推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推动一批企业退城入园,污染企业被坚决取缔。2018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3天,连续多年居关中城市前列。 同时,渭河“百里画廊”成为流域“系统治污、柔性治水”的成功典范。实现了市区污水全收集、县城污水处理厂全提标、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居关中第一。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秦岭山脉得到有效保护。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环境修复,凤县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26%。
人文由旧到新实现了“魅力宝鸡”之变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拥有8000年的文明史、2770年的建城史。宝鸡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人文底蕴与时代精神实现了深度融合,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了“看中国、来宝鸡”的独特魅力。
全市共有各类文物点343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青铜器5万余件,占全国一半以上。近年累计投资260多亿元,建成青铜器博物院、石鼓阁、周文化景区、西府老街等一批文化景区,以及扶眉战役纪念馆、凤县革命纪念馆、宝天英烈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宝鸡历史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感悟、智慧和精神力量。 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世界第九大奇迹法门寺、积雪六月天的太白山、中国的爱蒙塔尔关山草原、关学宗地张载祠、太白县、凤县5A级景区县城等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市建成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3个,实现了从观光游到休闲游再到度假游的旅游产品升级,游宝鸡、赏山水、知古今、品美食已成为广大游客的向往。2018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45亿元。
惠进才表示,宝鸡70年的发展成果,体现了377万宝鸡人民的不懈努力,也是中国发展奇迹的见证和缩影。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四城”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努力把宝鸡各项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