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赶:2022年长三角“千亿县”追逐战战报出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7 20:19

2022年长三角各个地市经济数据均已出炉。

相比较过去几年,今年并无新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之列。不过,从区域经济来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交出一张不错的答卷。

从江苏来看,连续18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的苏州昆山市,成为全国首个GDP破5000亿元县级市。

从浙江来看,鄞州超越余杭,成为“浙江第一区”,两地差距仅为83亿元;北仑赶超上城,首次进入前三,主要靠的是制造业。

从安徽来看,肥东县、长丰县、庐江县都明确提出冲刺“千亿县”。

随着各地数据陆续公布,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媒体均从各自角度解读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新增”“追赶”“超越”等词汇屡见不鲜。

江苏:昆山已破“五千亿”,新增4个“千亿县”

继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后,昆山再传捷报。

昆山市风光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月28日,昆山市统计局发布消息,昆山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苏州日报》对此解读:在投资减弱、出口减缓、财政减收等多重压力下,昆山有效应对“缺箱”“缺芯”“缺工”“缺电”等现实困难,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用10个月的时间拼抢出了全年的目标进度。

十年间,昆山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跨越,分别于2014年、2019年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新台阶。

上了新台阶的不仅有昆山。据新华日报·交汇点消息,江苏东台、沛县、高邮和仪征去年经济总量破千亿元大关,至此,江苏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县(市、区)达21个。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其活跃度一直被视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2年全国百强县江苏占比达25%,前10强占6个,均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县域经济一直有发展优势,活跃度高、灵活性强。”在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副院长陈柳看来,得益于乡镇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县域制造业基础雄厚,形成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坚持制造业是江苏县域经济的法宝,从数据可以看出,昆山等江苏经济强县在实体经济指标上都处于全国前列。”

千亿元突破,不仅是“量”的跨越,更是“质”的提升。新华日报·交汇点统计发现,江苏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21个县(市、区),区域分布不断趋向平衡,其中,8个来自苏南,9个来自苏中,4个来自苏北。“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江苏一直在努力。”陈柳介绍,经过多年探索,江苏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已经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全国较早探索南北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与此同时,江苏近年来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越来越多的苏中、苏北地区深度融入长三角,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

浙江:“头把交椅”近年来多次易主

县域经济的“天花板”有多高?参考答案就是千亿元县。

浙江新闻客户端2月10日刊文《潮声丨解码浙江“千亿县”》介绍,千亿,代表着什么?很大程度上,这个年GDP数据是区域经济突破“极限”,迈入良性循环轨道的开始。跻身榜单,也基本上意味着成了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2022年,浙江“千亿元县(市、区)”(以下简称“千亿县”)达到25个,队伍虽没有扩容,格局已然演变。

前十名,分别是鄞州区、余杭区、北仑区、上城区、慈溪市、滨江区、萧山区、拱墅区、西湖区、柯桥区。鄞州超越余杭,成为“浙江第一区”,两地差距仅为83亿元;北仑赶超上城,首次进入前三,主要靠的是制造业。

文章指出,除绍兴柯桥外,前十甲都来自杭甬两大“龙头”城市。这也证明了,浙江若想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县域经济应深度融入都市圈经济之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专家黄勇认为,这种转型并不是意味着放弃“县域经济”,而是要在以都市圈为范围的更大空间平台上整合优化配置资源,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文章认为,县域经济“头把交椅”,代表着浙江经济的风向标。这些年来,浙江强县之间你追我赶、争先进位,各自走出了独属自己的路径,也结出了独具特色的果实。

2022年,鄞州区以2734.78亿元的GDP成绩,超过余杭区,成为新的“头把交椅”。这是过去五年中,“头把交椅”的第二次易主。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18年,余杭实现GDP2312.45亿元,力压萧山的2106.37亿元,成为年度GDP之冠,这是余杭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GDP浙江区县(市)冠军。

对于鄞州超越余杭的原因,上述文章总结:鄞州区可不简单。前身是宁波的母县(鄞县),鄞州区的“逆袭之路”,既得益于区划调整抓住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机遇,又靠着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轮驱动,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则分析认为,余杭区失去“头把交椅”,与杭州行政区划调整、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多重原因有关。同期,拥有世界大港的宁波,因制造业根基雄厚、金融服务业发达,展现出极强的发展后劲,作为核心区域的鄞州区强势崛起。

安徽:新能源项目加持县域经济发展

安徽省内首个“千亿县”是合肥市的肥西县,这一目标在2021年就已实现。肥西县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18.7亿元,经济增速13.7%,在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中总量和增速均为第一。

合肥肥东、长丰两县,分列安徽省第二、第三名。

1月30日,肥东县召开决战决胜“双千亿”誓师大会,奋力实现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双千亿”目标。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肥东县规上工业总产值633亿元,增长35%;预计地区生产总值873亿元,增长3.6%。

长丰县预计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破800亿元,增长4%;规上工业产值单月破百亿,总量过千亿,创历史新高。2023年,成为长丰县冲刺千亿的决战之年。

《合肥日报》去年12月就曾刊文《合肥:长丰县实现全年工业产值过千亿》写道:合肥比亚迪创下“合肥速度”正式投产后,只用5个月产值已超百亿元;过去以“烧饼小镇”闻名的下塘镇,全力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四大产业,“千亿强镇”呼之欲出……2022年,长丰县围绕市委对长丰“两新一示范”定位,统筹兼顾、难中求成,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章介绍,长丰县已历史性实现全年工业产值过千亿、单月工业产值达百亿、亿元企业超百家。百亿企业增至3家,上市企业“花开4朵”,规上工业企业达359户、净增50户,市场主体突破11万户。新签约78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超50亿元项目2个、超百亿元项目2个。

值得注意的是,定下“千亿县”目标的还有庐江县。

今年1月7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庐江高新区宣布,庐江县国轩复合集流体、易昌旺石墨、超电电池等5个新能源电池项目集中开工。这5个新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7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500亿元。目前,庐江县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动力电池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获批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即将迈向千亿产业。

新华网安徽频道如此评价:庐江工业经济发展,追求的是与强者“比力量”、与快者“比速度”,实现了蓬勃向上、活力涌动的发展态势,奏响了“工业强县”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