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圣经学校(旧址)位于集贤峰侧的白龙潭之上,创建于20世纪初期,曾是西南联大文学院校址和南岳游记干部训练班所在地。
西南联大文学院
人才馨荟萃示、、、、、、、人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28日,北平沦陷。战火迫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到了处于大后方的湖南,成立了国立长沙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长沙韭菜园,其文学院则设在南岳的圣经学校。后联大中文系教授罗庸作词的《西南联大校歌》,歌词首句记述的便是这段历史:“万里长征,辞却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其时,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叶公超等著名教授,都先后来此讲学任教,宣传抗日救亡。宁静的山村,一时学者云集,人才荟萃。
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内前合影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全集》自序中回忆道:“这座校舍正在南岳衡山脚下,背靠衡山,大门前有一条从衡山流下的小河,大雨之后小河还会变成一个瀑布,地方清幽,在兵荒马乱之中,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读书,师生们都很满意。”
冯友兰先生
这里的瀑布指的便是白龙潭瀑布,白龙潭一侧有黄庭观,是东晋著名女道长魏华存白日飞升成仙的道场。北面掷钵峰高耸连绵,有南禅祖源福严寺和磨镜台的故事流传。东面瑞应峰南台寺和金刚舍利塔一前一后,分别是南禅曹洞宗的祖庭和佛舍利的安放的地方。可谓是一处坐拥峡谷飞瀑风景优美之地,环抱深厚人文历史之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慰劳湘黔滇旅行团到达昆明
后南岳沦陷,学校迁至云南昆明,改名西南联大。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建立(1937年)到国立西南联大停止办学(1946年)的8年零11个月期间,学校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为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游击干部训练班
抗日救亡
环境娴静、远离硝烟的南岳圣经学院,却培育了大批抗战斗士。八年抗战史,波澜壮阔,南岳抗战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团结御敌”的缩影,没有哪个地方有它这样的独立性和唯一性。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汉口到湖南衡阳,后抵达南岳圣经学校。1938年11月25日至28日,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在此举行。会上,蒋介石接受中共建议,决定在圣经学校由两党合作共同举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班址就设在南岳圣经学校。
蒋介石在南岳圣经学校主持召开南岳军事会议
校舍沿山中潭水流向自北而南修建。军令部及军委会的办公楼设在学校靠北的双层楼,南面则是可容纳三四百人就坐的大会堂。大会堂南边是餐厅,楼上是高级官员住室。
圣经学校游干班校舍
中共中央派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等一批中共教官及部分工作人员参加游干班的筹建和教学工作。
叶剑英(前排中)与参加游干班的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合影
1939年2月15日,南岳游击干部班正式开学。来自大江南北各战区的第一期学员共1046人。其时,叶剑英诙谐生动的讲学风格和严格律军的作风受到追崇。因叶剑英从不限制课堂,当地居民有时也会被吸引,坐到教室中听起课来,加上听课的学员众多,课堂可谓盛况空前。
南岳干部训练班部分教员(右二乃叶剑英)
培训班举办了三期,共培训了3042名游击干部。毕业后的游干班学员们被分配到各战区的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游击队的强大骨干力量。
1939年4月,周恩来从新四军视察归来,以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专程来南岳游干班检查工作,他兼任游干班国际问题讲师,专门给全体学员作了题为《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演讲。
至1944年2月14日,共有四次南岳军事会议在圣经学院召开。之后,湖南省政府把圣经学校改为省政府的甲种招待所。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有过两次军校创办合作。第一次是1925年5月国共两党在广州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第二次则是1939年2月国共两党在湖南共同创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是培育抗日军事人才的摇篮。
时光的洗礼,风云的变幻,抗战英雄们在战火纷飞年代习文研武的岁月,是战争年代的红色记忆,是奋进不屈的精神印记。如今的生活,先人的努力付出得来不易,我们应珍惜、铭记,不忘初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