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商丘:栗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10 11:02

巡礼商丘:栗城——夏邑县

2021-12-31 11:13

编者按:巡礼商丘系列是为了突显商丘各地市的人文风情,编者文笔有限,需要更多的商丘人参与进来提供素材资料,弘扬家乡文化,提高家乡品牌影响力,增强家乡文化自信。

本次稿件特别感谢:夏邑县委宣传部苗育才,夏邑县商务局萧晖及何士云等热心人士提供相关资料及图文素材。

夏邑历史悠久,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伏羲时期就已经成为栗陆氏的建都之地,夏邑因栗陆氏而古称栗城,夏邑非常推崇传统文化、孝道文化。夏代属虞地,是少康中兴的根据地。商代为栗邑,西周属宋国,秦置栗县,汉称下邑,金改为夏邑,延续至今。夏邑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曾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后人立“还乡祠”以作纪念。夏邑县是河南省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

图片来源掌上夏邑《夏邑老照片》

区划详情】夏邑县辖13个镇、11个乡:城关镇、会亭镇、马头镇、济阳镇、李集镇、车站镇、杨集镇、韩道口镇、太平镇、罗庄镇、火店镇、北岭镇、曹集乡、胡桥乡、歧河乡、郭店镇、业庙乡、中峰乡、桑堌乡、何营乡、王集乡、刘店集乡、骆集乡、孔庄乡。夏邑共有731个行政村,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夏邑县常住人口为896578人。

高清规划图

高清规划图

历史拾遗】夏邑境内的清凉山遗址、姜仁堌遗址、三里堌堆遗址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和河南龙山文化时期遗址。

上古时期:夏邑的源流甚长,全境为新生代第四纪之冲积平原。在打井和治河运动中征得象牙、肿骨鹿角等一些动物化石。据此推断,远在几十万年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草原广阔,沼泽棋布,动物繁多,自然环境优美,是古代人类理想的生活地区。

上古时期,夏邑境内就已建立起众多的原始居民村落。栗陆氏在伏羲称帝时曾经主管过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被封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堪称水利始祖。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伏羲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

清凉山、马头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物证明,当时人们已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畜牧、渔猎、制陶、纺织业也都相当发展。马头遗址发现了陶祖,这是由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标志。

宋、金时期:女真族对沦陷区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中原大地反抗民族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传说当时下邑北是刘楼村,有个农民叫刘华夏,他看到金人对中原人民残暴的奴役和残杀,便聚众数十人揭竿而起,十日之内发展到三千余人。他们在刘华夏的带领下,杀死女真族统治者,攻克下邑县城,以下邑为据点,四出打击女真官兵。同时,为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改“下邑”为“夏邑”。700余年来,夏邑的名字相传至今。

龚文强 摄

长寿秘密】2008年11月,中国老年学学会和河南省夏邑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夏邑县‘中国长寿之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夏邑县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全国第八个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的荣誉。

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权威部门检测,“夏邑约有96.4%的饮用水pH值范围7.05-8.20,呈弱碱性;约有98%的井水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属于优质矿泉水。与非长寿区相比,夏邑县饮用水富含Ca(钙)、Mg(镁)、Fe(铁)、Mn(锰)、Se(硒)、Sr(锶),低Na(钠)等,这些元素含量分别是非长寿区的1.41倍、1.24倍、5.12倍、2.40倍、2.00倍、1.18倍,Na仅为非长寿区的0.48倍。夏邑县土壤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带来的土壤污染,有75%以上的土壤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全县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与非长寿区相比,夏邑县以小麦为主的谷类作物中含有各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长期以富含Ca、Cr、K、Mg、Mn、Mo、P、Sr、Zn等元素的小麦为主食,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健康长寿。

我国首部长寿题材纪录片《长寿密码》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这是国内首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中国乃至世界的长寿文化的纪录片。CCTV发现之旅并就“神奇的微量元素”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调查走访的众多长寿乡中,河南省夏邑县自古就多长寿老人,夏邑王张氏长寿老人家中井水曾被有关专家带回去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的含硒量高出正常几倍,随后这家专家又对夏邑县的小麦、玉米和蔬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农作物中的含硒量也同样远远高出正常水平。

孔子还乡祠

文化遗迹】彭雪枫纪念馆(八里庄村)、天龙湖公园、孔子还乡祠、隋唐大运河遗址、清凉山遗址(马头镇魏庄村)、蔡楼遗址(胡桥乡蔡楼村)、吴家寺遗址(商汤祷雨处(桑固乡吴庄村东侧))、大圣寺石塔(李集镇张庄村)、马头遗址(马头镇南街)、三里堌堆遗址(三里庄村)、杨氏寿坊(桑固乡吴寨村)、栗城故址(今县城西南)、千年佛教圣地青铜寺(歧河乡)、中点寺(中峰乡)。

图片来源掌上夏邑《夏邑老照片》

历史人物】栗陆氏、姒少康、叔梁纥、孔父嘉、亓官氏、孔子、梅殷、纪东、姚俊羽、许小令、康帆 赵锡武、罗有明、王田海、 郇永固、刘佑全、 弗父何。

刘佑全,2000年6月9日,年仅48岁的留美归国博士后、河南开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因积劳成疾、肝病复发不幸去世,全省掀起“向刘佑全同志学习”的活动。

刘佑全1952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到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底,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看了刘佑全的博士论文,邀请他到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3年,刘佑全出色地完成了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0多篇。他所进行的煤的液化和自由基化学研究,属于国际领先课题。

1999年11月,组织上决定刘佑全回家乡夏邑县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他主抓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企业改革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精心设计、组织制订了全县《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县属大富豪酒厂、啤酒厂、化工厂、烷基化公司、皮革厂等企业制订了一厂一策的改革方案。他和县招商局的同志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地招商引资,不到半年时间,为夏邑县签订合作项目76个,引进到位资金1.15亿元。他还利用晚上为夏邑县烷基化公司设计了6个下游产品,为夏邑博达食业有限公司研究配制出新型高能量营养保健饮料,并生产出了样品。

2000年6月9日,刘佑全 积劳成疾、病情恶化,不幸离开人世。

“一日身骨化入土,还留青醇史上飘”。刘佑全实践了生前在诗中所表达的宏愿,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特产美食

夏邑县特产美食众多,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美食代表。

夏邑县城

鲫鱼烧蒲菜:清脆爽口,含有18种氨基酸。鲫鱼烧蒲菜是这里的待客佳肴。在夏邑,无蒲不成宴。因此到这里没吃过鲫鱼蒲菜,就不算到过夏邑。

水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香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

糟鱼: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食材选择夏邑城湖特产200 克左右重的肥嫩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色金黄微带赤,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鱼肉鲜美营养高。热吃不腻,凉吃不腥,实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

夏邑sa汤(有也有人读 sha ):sa汤主要以肥牛羊肉、母鸡肉为原料,配以大麦麦仁、大料、葱、姜、辣椒、胡椒、味精、食盐熬制而成。

夏邑串串:夏邑当地的特色美食,分布在夏邑大街小巷多达二十余家,尽管是一种麻辣火锅,却在夏季各自经营的十分火爆,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夏邑煎馍:煎馍就是上下两张面皮中间夹上韭菜或菠菜混鸡蛋,然后在平底锅上炕熟。煎馍用的面皮薄如蝉翼,和其他地方用的面皮略有不同。现在的煎馍花样很多,主要还是来自顾客的需求,现在的煎馍不单单是两张面皮夹青菜那么简单了。如果需要,你可以加入鸡蛋、火腿肠、辣条、孜然粉等。

孔祖酒:孔祖酒厂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历史,现厂址位于杨集镇。生产采用混蒸续糟的老五甑生产工艺,纯粮固态发酵,主要原料有红高粮、小麦、玉米、水稻等。后期勾兑采用传统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大胆吸收酱香型国酒的部分精华,精雕细琢,使产品具有浓头酱尾、绵甜净爽、诸味和谐的特点。孔祖酒业大胆创新、兼容并蓄,是豫酒企业中以浓酱兼香为主题香型的领军企业。产品具有浓头酱尾、绵甜幽雅、回味无穷的特点,独具风格,自成一体。

汉梁王酒:汉梁王酒厂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年生产白酒100万箱、原酒300吨,各项设施齐全的白酒生产企业,现厂址位于罗庄。生产工艺在继承传统“老五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用严格、考究的传统方法,采用小麦、大麦、豌豆配比制曲,东北高粱为料,泥池发酵精心酿造,产品具有“窑香浓郁、绵甜净爽、甘冽醇厚、回味悠长”的浓香型白酒特点,且酒体如玉,晶莹剔透,饮后口不干,头不疼,滴滴经典、杯杯传情。

马头镇

马头狗肉历史追溯到赵构称帝时,当时商丘叫南京。他在南京(商丘)坐不稳,因离东京开封很近,常受着金兵侵袭的威胁,所以南迁临安。他带着人马,出南京(商丘)城奔东南方向而行,因怕被金兵发现,路上不敢放慢,直到马头镇才松了一口气。马头镇是个大集镇,赵构等人进了一家大店铺,命店家先将马喂上。他们洗过手脸入座,问店家:“这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店家赔笑道:“好吃的有,包您满意。”接着便将刚出锅的热狗肉端来献上,房间里顿时满是肉香。

狗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有安五脏、壮阴阳、益气力、暖腰膝、补血脉之功能。马头狗肉,是选健壮活狗,经剥皮、配以佐料精心煮制而成。在2004年夏邑县首届名吃大赛中马头狗肉被评为“夏邑名吃”,为商丘风味名吃

会亭镇

会亭美食只要以清真为主:会亭豆粥、会亭肉盒、会亭羊肉、会亭串串。

豆粥:将黄豆、小米分别去杂,放入盆里用冷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分别上磨磨成稀浆,滤出浆汁,盛人盆中,余渣不用。锅内加水适量烧沸后,加入豆浆,再沸时,撇去浮沫,倒入小米糊(边倒入边搅动)烧沸,用手勺朝一个方向搅匀,继续煮5分钟以上,熬成稠状即可。也可在做粥时加少许大米同煮。喝粥时,在碗里撒少许五香黄豆佐食更好。新鲜豆粥色白如玉,入口滑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

火店镇

“火店烧鸡”创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因产于夏邑火店乡,故俗称“火店烧鸡”。“火店烧鸡”采用地方土鸡和优质植物油、蜂蜜、精盐、肉蔻、小茴、花椒、陈皮、白芷、草果等1 8种天然香料,用祖传秘方经十道工序精制而成。“火店烧鸡”营养丰富,味道醇香,回味悠长,是夏邑的传统风味美食之一。

歧河乡

歧河驴肉,中国有句俗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以其质高味美而被尊为美味佳肴。夏邑歧河驴肉选用精驴肉及多味名贵香料用老汤烹制而成,辅以小磨香油,鲜美可口,回味悠长,风味独特。

图片来源夏邑品牌网

杨集镇

杨集桶子鸡,砀山县委宣传部原部长祁振广曾以《咏桶子鸡》为题,吟诗一首:“桶子鸡味世无双,四百春秋业仍旺,母鸡出釜金黄色,弃脏腹空如桶状,一生心血化肴菜,世代相传九州扬。”烹饪时先用大火煮半个小时,再用文火焖10个小时即可出锅。其具有脆而不烂、香而不腻、甜而不浓、全骨入味的特点,杨集桶子鸡主要以甜咸香鲜为主。

胡桥乡

胡桥桶子鸡制造工序繁杂,每只鸡都要选择两年以上的健康散养老母鸡。在配以桂皮,八角,花椒,茴香,白芷,肉蔻,姜,葱等十几种调料。以开水煮的两至三小时中,在经过复杂的工序,方才制造而成。胡桥桶子鸡不同于杨集桶子鸡,味道主要以麻辣香鲜为主。

【美丽夏邑】近几年,夏邑县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绿地广场系统建设初见成效。一核引两带:天龙湖、毛河、沱浍河、御道河交界区域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核心;沿毛河、沱浍河规划生态景观带,沿御道河规划文化休闲景观带等。

到203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5%,居住区绿地率大于30%。结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构筑多层次、网络型的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核统领、四带贯通、绿廊渗透、绿心匀布”的绿地系统结构,建设会“呼吸”的城市。

长寿苑文化景区

长寿苑文化景区位于夏邑县县城南区。座落于夏南新区东南方,位于南北御道之间,南临长寿大道,东靠意春广场,北近秀丽栗园,西接天龙湖旅游风景区,占地百余亩,由长寿湖、长寿阁、长寿亭、长寿桥、长寿廊、长寿苑、长寿广场等景点组成。

蜿蜒曲折的隋唐运河,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缠绕长寿景区,自东向西,飘逸而去。运河两岸,天蓝水碧,花红柳绿,绿草萋萋,风光旖旎。春可看玉兰花开,夏可观虹桥卧波,秋可赏寿阁行云,冬可品奇石映雪。

长寿阁坐落于长寿之乡夏邑县的古运河的南岛之上,该阁被誉为长寿之乡夏邑县的标志性建筑,建设有夏邑长寿博物馆,供游人了解夏邑的孔祖和长寿文化。因其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美丽伦比的造型,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长寿阁。

苗育才 摄

生态沱河 沱浍河航道夏邑段总长13.88千米, 码头设在县产业集聚区附近。航道设计底宽35m、最小通航水深2.5米,最小弯曲半径32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420万吨;港口工程建设永城、新桥、四里庙、夏邑4个港区,共13个300吨级(兼顾5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340万吨。

夏邑县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原则,强力推进沱河河道生态建设。通过实施沱河长廊、湿地、河滩公园等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岸绿、水清、景美的沱河生态风景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亲近自然的良好环境。

小朋友在沱河岸边音乐喷泉旁嬉戏 苗育才 摄

樱花园、桃花岛、两河口湿地公园两河口风景区

樱花园、桃花岛、两河口湿地公园两河口风景区

古树园金黄邓水闸

夏邑汉唐文化园

“汉唐文化园”项目是长寿阁景区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现有资源,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以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而建,保持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坑,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传承文化与历史的城镇化理念。根据县委提出的建设“都市村庄,梦里老家”的构想,进行提升改造的一大景观。

来源夏邑视觉,苗育才摄

来源夏邑视觉,苗育才摄

视频来源:夏邑融媒体中心 《家在夏邑》

江北水乡 魅力古寨 彭寨位于曹集乡彭楼村。据老人讲,以及《彭氏家谱》记载,彭氏六世祖彭舜龄,家居夏邑县老城里,在山东登州做推官,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病故于登州任上。族人请南方风水先生选择新墓地,经查看风水,墓地选在现彭楼村东北隅约600米处,彭氏六世祖彭舜龄即安葬于此。当时,按照传统孝道,六世祖长子彭浣安须在此守孝三年,后来便在此长期定居,子孙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即现在的彭楼村拘谨,距今已有300多年。寨墙周围挖有很深的寨沟,建设了东、西、北三座寨门,修建了三座寨门楼,其中东、西两个寨门里立有旗杆,东门里建有文昌庙一座,庙内有石碑和一个大钟。

孔祖文化影视城 孔祖文化影视城位于河南省夏邑县骆集乡,孔祖文化影视城项目占地200亩,以春秋战国风格为主,已经成为清朝之前各类影视剧中原拍摄基地。 2015年中投影视集团和双联集团联合、著名导演高希希指导的大型历史片《大将军祖逖》在此拍摄取景。

图片来源夏邑 365

千年佛教圣地青铜寺 青铜寺,又名清同寺、青桐寺,位于夏邑县歧河乡青铜寺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建筑,始建年月不详,根据古代碑刻记载:“元大德年间,就有……”的阐述,后经历代修缮,至今尚存较大规模,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没有遭到很大破坏,实属难得。青铜寺东临威武的沱河郑楼大桥,西接杏花村、桃花岛和百竹园等十里画廊,南依佛灵寺,北枕连霍高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夏邑县九大园林之一樱花园、樱花阁隔沱水相望,每年六月至十月成群结队的白鹭纷飞,栖居于此,成为夏邑一道自然景观。

夏邑古代历史遗存拾贝

作者简介:萧晖,号东方一抹红,1976年生人,现任夏邑县商务局副局长。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协会会员,被授予“中国当代金奖艺术家”称号。现为河北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江南书画艺术院特聘书法师等。

在远古时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这一代地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我们祖先的生活的方式为逐水而居,靠狩猎水中鱼类和地上禽兽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这个地方是这一地域中最广阔的一处洼地,这里水草丰茂,树林茂密,有着丰富的鱼类和飞禽走兽,这些可食性动植物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饱腹的食物来源,遂使我们祖先在这里能够繁衍生息,聚集而居。

古代人有“敬天畏地”的神恐惧感,也是指敬畏天上的神灵和地下的部落首领,是为“天上地下”,这个“下”,也就是指生活在我们夏邑周边地域的“地下”,这也是夏邑古称“下邑”最初的称谓由来,后来引申为天下的下。在新石器时代,“下”这个地方出了个部落首领栗陆氏,也是栗陆氏世系的祖称,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部落首领,世代沿袭均称栗陆氏,据《世本集贤》等古书的描述,栗陆氏生活年代距今8500年~8200年,《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纪》等大量古籍均有记载。

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伏龙居北”,在古代热带雨林地区最猛地动物为鳄鱼,在古人类战天斗地的过程中,鳄鱼是人类逐水而居的时期里最为恐惧的动物,在经年累月的岁月长河中,久而久之鳄鱼成为人类最敬畏的象征,进而成为人们心中膜拜的图腾——龙,时至今天,龙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最像的就是鳄鱼。伏羲氏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栗陆氏居水龙之位,龙的形象在历代栗陆氏的传续下,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图腾龙的象征,传至今天,我们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夏邑也成为最初的都城,被尊称为上古古都。

日月经天,时序变迁,随着气候变化和栗陆氏族群的扩大,以及其他原始部落不断发展,食物的短缺成为族群发展壮大的瓶颈,我们先民们为寻找储存更多食物,来满足族人生活生存的需要,更好的繁衍壮大族群,就选出杰出的首领带着族中的男女青壮年外出寻找发现所需食物的地方。为了牢记他们世代栖息而居地方,他们出发仪式选在日出时分,然后追随着太阳的方向运动,向西而行,日落之时栖息而居,不再前行,回家的路程就是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和距离,这是我们的先民们为了不能忘记归乡的路,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好的诠释。经测算,现在从日出之时,从夏邑步行一天的路程,正好日落的地方在今天柘城,于是我们的先民就在柘城这个地方栖息下来,以待来年返回老家夏邑去。这支迁徙的首领为朱襄氏,炎帝别号,又号称飞龙氏,朱襄氏为上古时期夏邑最早迁徙到这里的部族首领,被文献命之为上古“古帝”、三皇之一,朱襄氏在以柘城为活动中心的繁衍生息的开拓下,他发明五弦元瑟,开礼乐文明之先河,调节阴阳,促进百物生长,是中原农业文明的开拓者。他首创六书,奠定中国文字之基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这支迁徙的队伍中的在首领轩辕氏带领下取得了丰富的资源,带领一部分族群迁徙到附近的禹州,在禹州这个地方不断发展壮大,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族群部落,所以禹州这个地方古称也叫“夏邑”。后来,这一支由轩辕氏率领的族群决定返回故乡夏邑,由于当时地况复杂,交通不便,也没有现在的指南针指明方向,更没有北斗七星之类的观星辨位,先民们没有这个意识和发现,于是在返回夏邑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庞大的族群就来到了现在的郑州新郑,轩辕氏率领这个庞大的族群就在新郑定居下来,轩辕氏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后来的炎黄子孙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在接下来历史时光里,我们的祖先们就按着日落的方向回夏邑的途中辗转迁徙到了现在洛阳(落阳),洛阳成为了古代中国的都城,这就是洛阳的来历,也古代史上“东夷西迁”历史事件的最有力的佐证,由此进入我国古代夏朝的初始时期,所以夏朝的后人都把祖先在一个长期栖息的地方称谓夏朝的都城,比如今天的夏邑、柘城、太康、禹州、新郑、偃师、洛阳等地方均称为夏邑,唯有现在的商丘的夏邑县的“夏邑”都城一直沿袭至今,中华民族的8000年的文明史,在这里得以延续,发展成为现在庞大中华民族的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于栗陆氏的原因,夏邑也古称栗邑。我国古代民族称谓有很多,现在我们的民族称汉族,是刘邦在听取张良在夏邑屯兵时的谋略建议(史称下邑遗策,),在汉朝建立以后才确认大汉民族的称谓。在夏朝建立之初我们的民族称谓是夏族,我们的祖先为了修饰赞美这个族群,谓为“华夏族”,或者“大夏民族”,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释,华者,谓之为:光彩、大的意思,这就是我们现在中华民族的由来,夏邑也被称为华夏祖地。

夏邑遗策:汉王拥兵至下邑(时下邑治所在今砀山县第一中学),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春秋战国时期,夏邑这地方属宋国,东西90公里,南北45公里,由此可见夏邑地域之广,历史记载夏邑曾经有三个县域组成,即栗县、祁乡县、建平城,其中栗县的治所在永城芒山东边,砀山南面,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夏邑东部边界地“东接红亭”,红亭为现在安徽萧县,由此可见芒砀山历史上属于夏邑。

楚平王灭宋时期,栗县治所迁至现在夏邑老城里,楚平王以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在此设立军事重镇以拒齐国,当时在城里周边开挖了35000亩的水域,开始建城,修筑城墙达九米宽,城墙下开挖用于战略防御的藏兵洞,为中国古代城墙之最,以前形容人的脸皮厚就称之为比城墙还厚,就是从夏邑城墙说起来的。栗县县城环绕的35000亩的水面,是古代中国人工开挖最大的护城河,成为了楚国最北方重点军事防御重镇,也是楚国准备经略中原、争夺天下的的桥头堡。后来秦灭六国,秦置栗邑,中国从此进入了中国封建时代。

夏邑县城坚固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形成了豫鲁苏皖结合部最强大的军事防御阵地,从战国时期县城建立之初到1949年的建国时期,夏邑县城就从来没有被攻陷过,每次改朝换代夏邑县城的改换门庭都是纳降献城,这也成为中国古代攻略城池史上一大军事奇观。

夏邑县城湖盛产鲫鱼蒲菜,是夏邑特产,为历代宫廷贡品,以前人们不知道蒲菜的根可以食用,是从孔子周游列国,回乡祭祖发现可以食用的。《孔子家语》记载:圣人还乡,辗转生饥,食蒲焕彩,俄而东游。后来周文王喜欢菖蒲,与孔子共食的典故也使是由此而来,可见夏邑的饮食文化也是有很深的历史源远的。

如今,夏邑县城湖水面仅存4000亩,大大小于当初建城的面积,其原因有人为的作用,也有历史的原因,但更多是黄河泥沙淤积造成的,当时我们母亲河——黄河途经夏邑,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上黄河有许多次决口,造成黄土高原泥沙向黄河中下游的冲积,致使夏邑城湖面积大大缩小,就连夏邑的栗城象征栗树也被淤泥深埋,这从当地诸多遗址及毗邻的周边县市的史志上都能佐证,加之隋唐大运河(现隋唐大运河遗址夏邑段已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途经夏邑,在夏邑开挖的过程中过,也给夏邑城湖的水面的缩减带来了一定影响。

宋明清时期夏邑县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的巨幅历史画卷,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被誉为“孔子祖籍、礼仪之邦”的历史文化名城。

1948年11月,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豫鲁苏皖周边县市均被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夏邑县城作为最后一座孤城,尚由国民党李子玉的保安团2000多人盘踞着,与我人民解放军进行拼死顽抗。当时,国民党军在外河以木桩围河,内河以铁锥竖底,“船不能渡,人不能洑”,再加上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炮击敌军则伏与藏兵洞下,解放军久攻不下,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战士。11月16日,经我内外线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强大政治攻势下,李子玉被迫宣布投诚,夏邑县城再次回到人民手中,夏邑也是豫鲁苏皖四省当中最后解放的一座县城。在县城解放之初,城里的老县衙、书院、文庙、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还罗列有致,功能齐全,保存完好。可惜到了上世纪的文革时期破“四旧”的时候被拆除了。至于在中国古代建立城池史上独一无二的夏邑古城墙,更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大兴修路的时候被拆除修路了,成为一大历史遗憾。再观当今全国古城修复的蔚为壮观景像,作为一个夏邑人能不为夏邑县城的修复鼓与呼吗?期待夏邑县城的早日修复,能为后人留下点历史印记,所以才写了以上夏邑历史的印记,以便我们后代的子子孙孙记住夏邑曾经的辉煌,以激励后来的建设者们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2019年11月19日

声明:以上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搜集,仅为了展示商丘各县市的概况。如有侵权,请告之,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如果需要整篇转载,请说明用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