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两所大学打破惯例同意更名,其背后有何深意?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04 02:13

原创 2023年,山东两所大学打破惯例同意更名,其背后有何深意?

2023-12-13 15:28

发布于:江西省

近日,2023年,致信山东省互联网政府,同意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大学。

上述消息显示,2023打破了2023年11月推出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惯例。

《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高校命名必须坚持名实一致、准确规范,体现办学理念,突出内涵特色,切忌贪大求小”。寻求完整性。”

显然,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是精益求精的表现,而滨州学院更名为山东航空航天大学则未能体现其内涵和特色。

此外,《办法》第五条还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得使用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区名称;省级网民政府举办的学校可以使用省级名称。如果其他学校确实需要使用省级名称,省级网民政府将协调统筹管理,但名称中必须明确学校所在地。”

显然,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和山东航空学院的名字让外界无法得知学校的具体位置。

可见,2023年高校命名规定有所放松,逐渐从严格管理转向适度放松。

2023年,山东两所大学打破惯例同意更名。其背后有何深意?

我认为有两个深刻的含义:

首先,在高考生数可能大幅下降之前,让各大高校选择学科特色,锚定最新发展目标,以维持学校的长远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2023年以后,出生率大幅下降,呈现负增长。

2016年和2017年出生的孩子是近年来最集中的群体,也将是未来参加高考最多的群体。本轮人口高峰过去后,不再需要参加考试,考生甚至可以按照报考人数录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没有特色学科和专业的高校很难脱颖而出。甚至可能陷入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困境,最终面临破产危机。

如果一所大学面临倒闭的危机,对整个高等教育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对这群师生的影响也特别大。

因此,在此之前,未雨绸缪,让高校选择一个学科特色提前命名,不仅是权宜之计,更是长远之计!

其次,由于一些高校成立较早,最初的命名过于简单、随意,限制了学校的发展。这一次的2023就像一次放水,给了这些高校“重生”的好机会。

众所周知,大学命名相对随意是我国大学的一个特点。有的由省名改为以我们的名字命名,如北京农业大学改为我们农业大学;有的由地区名称改为重要地点,如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有些被改变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位置很难区分,比如我们纺织大学改名为东华大学;还有的热衷于向名牌靠拢,比如华东地质学院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就是为了向名牌靠拢,导致与华东理工大学混淆。

当然,命名失败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此次打开2023年大学更名大门,实际上是让大学“改正错误”。

比如与滨州学院类似的邵阳学院、怀化学院,即将更名为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民族大学。

但这一次,滨州大学和潍坊医学院脱颖而出。

相信,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2023年发布高校名称的信号时,将会加入到更名的大军中。届时,必将引领新潮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请发表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