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书店,为什么选这个18线小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14:25

高启强正在江门台山的狂飙时,谁也不知道,

在相距这里几十公里的开平塘口,江门的另一块街区,正在默默发生着一些变化。

五年前,先锋书店的钱小华团队来到江门开平选址。

一座座碉楼昂着头颅,披着历史的斑驳和烟尘,等待着被这家世界最美书店选中。

谁料到,让钱小华看中的,却不是碉楼。

是塘口圩那一排粮仓,一二三四五,五个。

硕大,圆润,承载着全村人的梦想。

叫做天下粮仓。

五年后,11月11日,先锋书店,低调开业。

却依旧让塘口圩人流顿时摩肩接踵了起来。

煮煲仔饭的大叔说,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热气腾腾的黄鳝煲仔饭,和香喷喷的煎豆角,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

无数热爱文学和艺术的青年和中年们开始涌进旧圩,他们在周末挤满了这个塘口圩,然后惊奇地发现。

先锋书店,只是塘口值得被推荐的原因之一。

早在天下粮仓叫做天下粮仓之前,这里有一群年轻人,早就已经在计划这个小镇的未来。

他们想把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镇,变成一个有国际视野的超级社区。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亦是踩着先锋书店的脚步,去到塘口。

一路高速顺利出闸。

恍若文艺桃花源一般的塘口小镇,和这里有趣的人们,

向我们敞开了新大门。

-点击观看视频-

写在前面

建议行走路线

先锋书店➡️生态厕所➡️奇石展览馆➡️塘口空间➡️无名营造展览➡️文记煲仔饭和咖啡馆们➡️世遗廊道➡️仓东村及遗产教育基地➡️关记煲仔饭

「一开始,是从四面八方来看旧房子」

开平本地的年轻人带我们在塘口走了一圈,不停地有旅游大巴来来往往。

「都是来看碉楼的。」‍

年轻人感叹了下,「大家从四面八方来看这些旧房子,我们一开始还不能理解。」

这个在成都打拼了几年后回到家乡的年轻人,终于开始意识到了家乡里这些旧房子的价值。

开平碉楼,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

这里的人们走出去,再回来。

带回来外面的思潮和纹理,再融进乡愁里。

如今的安静,就是沧海桑田后的日常。

它们出现在视野对面,隔着芒草和你遥遥相望。

黄昏时的光线,和电线杆上的麻雀,分割着我们和它的距离,恍如穿越,有着亲切的疏离感。

它们也出现在眼前。

有的碉楼被修旧如旧地重修,改成展馆,甚至改成居住地,就在民宿或者老居旁边,我们可以走进去,可以走出来。

一个做奇石收藏的艺术家,就在一座百年碉楼里收集石头。

用来观察和保护家园的小窗口,射进来一束光,打在这些陨石身上。

天外来物,时空与时空之间,莫名就重合了。

这些平凡的瞬间,反而让我们觉得是碉楼为世界所动容的意义。

在那些动荡年代中,碉楼成为开平人的安全港,也是华人华侨衣锦还乡的最好见证。 

这些衣锦还乡的人们不仅带回了西方建筑艺术与在地文化的文化融合,更是带回了独特的眼光,和看过世界的格局。

很早之前,就有艺术家们开始驻地。

研究文化保育的专家们,从各地关注到了这里,譬如哈佛和斯坦福的学者们,也抱团寻根而来。

建筑之乡塘口,这个低调的小镇慢慢火了。

碉楼们静静地站在这里,然后伸开了双臂。

「先锋来了后,路上的车都开不进来了」

所以,先锋书店的进驻也就并不惊讶了。

这几个同样有着多年历史和故事的老粮仓。

五年的时间,从策划、到设计、到筹集、改造,到真正的落地。

不容易,负责项目引进的负责人回溯起来都觉得甚至是艰难的。

外立面,五个粮仓,并排而立。

世界最美书店的审美依然在线。

深耕于乡村在地文化之上,又带来了新的、现代的、艺术的,和未来的。

书店内里,则进行了大改造,核心点是——光。

原来的粮仓密不透风,现在的书店,用光影和外界共同生长。

是光与影的游戏,目光所及,都是美妙的光影。

从诗歌开始,到诗歌结束,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活动。

开业那一周,是重新翻红的乐队瓦依娜来唱乡村的歌。

上一周则是海桑诗歌分享会,海桑说,我们只是偶尔遇见了。

先锋和塘口好像也是偶尔遇见了,却变成了如今的永恒。

很有意思,这份看起来小众而独特的品味,在中国广东这个不知道几线的小城镇,安然盛放。

我们去的时候时候是周一,本以为工作日的书店会人烟稀少,没想到,依旧差点停不了车。

有慕名而来的文艺爱好者,有喜欢建筑的年轻人,有赋闲在家的本地居民,亦有专程过来的退休旅游团。

虽然但是,看到姐姐们在书店内打卡拍照,也觉得是颇为绝妙的风景。

社区图书馆和艺术馆的意义和属性,一并达成。

书店前台有一句话——大地上的异乡者。

取自奥地利是人特拉克尔的诗句。

人的精神一直在寻觅一个无所在的故乡,而好的书店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不仅符合先锋,也符合塘口。

塘口圩村长甄老师,说这幸而还是周一。

若是周末,车都是进不来的。

进塘口的路大排长龙,做煲仔饭的师傅忙到焦头烂额,闲散的小镇街巷变得挤挤挨挨,先锋内外,人头攒攒。

「我们还没做任何宣传。」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戏谈,塘口已经开始发射了。

「带你们去看最美厕所」

可只有甄老师团队知道,这份光芒的发射,已厚积薄发了许久。

从2017年,他们来到塘口,变化就开始了。

对于原本就有过繁华过往的塘口来说,他们所做的不只是乡村振兴,而是乡村复兴。

在塘口,甄老师他们理出了一个口号,叫做——

在地创生,文化引领。

引进新的思潮,从而让在地人文真正能造梦,甚至造血。

说起来很虚,但略微行走一下,就能看到惊喜。

譬如,谁能想到这里还有最美厕所呢?

特地过来逛一逛公厕这件事情,放在整个炸裂界也是相当炸裂的。

塘口有两个最美厕所。

一个就在天下粮仓的停车场,先锋书店附近,我愿意称之为生态型厕所。

外立面植被全覆盖,内里亦是。

另一个在祖宅村,世界遗廊附近,红砖外墙,老榕树边。

有碉楼的影子,亦是旧房清拆的重建,新旧的对话,流量与经典的互相成就。

这个公厕屡屡获得过国际建筑设计奖项,走过塘基石板路,一边是世界遗产碉楼,一边就是它。

这种冲突感,也是乐趣。

为什么要找设计师来做这件事情?

「因为带来的价值,是值得的。」

塘口的每一个档口,他们都重新包装,换了招牌,变了模样,游客有了拍照的愿望,店主也有了沟通的热情。

「先把审美统一起来。」

有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塘口人民,迎来了属于这里的新生活。

黄鳝煲仔饭越做越多,煎豆角简直香到离谱。

我们看着老板的柴火越烧越旺,举起相机。

老板说你们进来拍,这个角度最好,最近来拍的人太多。

我们相视一笑,对于塘口来说,显然这是好事。

「什么适合,就引进什么到乡村来」

其实,因为碉楼的缘故,开平塘口本就是一座天然的建筑博物馆。

碉楼的种类都有,有钢筋水泥楼,有青砖楼、有石楼。

又因为建筑之乡的缘故,塘口吸引了很多建筑爱好者和建筑工作室的到来。

但新社区的崛起,需要时间,需要积淀。

之前,甄老师就在天下粮仓前的广场,用建筑材料为视觉核心,做过创生市集。

当时,塘口在地文化的营造,以日本很多成功社区为标杆,就开始有了眉目。

后来,他们开始引进,能懂在地文化的外部建筑工作室。

甄老师说,我们会谨慎筛选引进的团队,什么适合,就引进什么到乡村来。

本来在黔东南的无名营造,就是这样被甄老师他们招募而来。

这是一个致力于乡村实践的范本工作室。

创始人陈国栋曾说:

"中国将近6亿的老百姓是居住在乡村的,也应当要享受到跟城市的居民一样的服务。"

以黔东南为首,在祖国大地上很多乡村,都能看到他们根植出的成果。

和自然大地相融相生,与在地文化血脉相连。

他们在贵州所做的归柳杨宅、茅贡接待中心、黄岗禾仓宿集、黄岗第四代生态厕所等等。

曾登上巴黎设计周的舞台,也被圈内外所熟知。

这一两年,他们在塘口也新开了工作室,进行了他们的乡村实践和文化保育。

我们抵达的时候,他们正在社区进行一个作品展览。

村民们收工放学都可以进来参观,社区的共生概念也得到了表达。

开放,融合,然后共同营造。

人很难意识到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难意识到,我们要回归真正的生活。

塘口就是这样,在一大群人的推动下,正在慢慢地变化着。

不少有特色的民宿、咖啡馆和研学机构相继落地。

走进先锋的那条路,陶艺、摄影等新的工作室也在蓄势待发。

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了不少关于塘口的citywalk攻略。

甄老师团队很清楚塘口适合的方向。

"我们想打造一个文创主题青年社区。"

这条路很长,急不得,躁不得。

就像这里居民的性格一般,平稳,开明,踏实,却也是先锋的。

「乡愁,要和村民一起守护」

这种又踏实又先锋的精神,若要追寻佐证,甄老师建议我们一定要去仓东村。

在那里的那一群年轻人,可以找到答案。

我们第二天马不停蹄前往。

仓东村,就在塘口的另一边。

本来塘口就不大,开车十多分钟就能从先锋书店到仓东遗产教育基地。

这个从元朝伊始的村落,有着开平谢氏家族近700年的繁衍不息,也是是近代华侨家族发展史的见证。

一群人正在这里做着一件事情,叫做仓东计划,专注于遗产教育,文化保育,已经快13年。

引领他们的,就是五邑大学的谭金花教授。

2010年,谭金花带着几位学生住进了仓东村。

将已经在慢慢消散的乡间回忆碎片逐步复原。

祖先的生活,曾经的味道,传统的节日。

他们将一个破败的年轻人荒芜的地方,变成如今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桃花源。

也用日本"里山"的概念,仓东的社区营造保有着在地的生态,却又更适应人们行走、居住和观摩。

在仓东计划的推动下,两座最大的祠堂,修复保育后也同时成为展馆、图书馆和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

他们给这些遗产带来了强有力的根基———

学术,以及更重要的,和村民们的共生。

仓东计划的小伙伴们联动村民们一起来守护自己的乡愁。

一起完成这里的口述历史;

一起复刻百年祠堂当年的模样;

一起保护自己的古宅,碉楼,和延绵千年的精神寄托。

我们去到的时候,一个阿姨正在村口给前来观摩的游客们唱着开平本地的民谣,唱着碉楼,唱着华侨文化。

在历史上做到有迹可循的文化保育,在延展上,做到有来自世界的格局。

在生活里,让本地人为之自豪和感到幸福。

谭金花教授说过,留住祖先曾经的生活状态,留住人气,保存他们在故乡的记忆。

只有这样,才能守护住华侨的根,守护住他们的乡愁。

2015年,谭金花带领的仓东计划,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这群人却总是说,这是村民的功劳。

没有村民们的配合,也就没有现在的有艺术感和仪式感的乡愁记忆。

说这些话的时候,村长和儿子正在村口聊天。

他们就住在村子里。

儿子放弃了杭州的生活回来,当起了村子里餐厅的主厨,大榕树下休憩,一直留我们吃饭。

仓东计划的年轻人们养了只边牧,远远地看着我们,此时阳光明媚。

这里,是塘口精神的缩影。

——

离开塘口后。

我在甄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了几年前旧圩的样子。

破旧残落,年轻人早就离去,和现在的焕然一新截然不同。

想起我们聊天的时候问过他们,为什么是这里。

他说大概是因为塘口本来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村镇吧。

如果平淡如塘口都可以实现理想中的未来乡村的模样,

那么其他那些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必然能有更好的营造呈现。

他们一直在坚持对于塘口圩的乡村复兴。

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们想做的不是观光旅游,是一个人可以来100次的地方,而不是100个人来一次。"

甄老师在社交平台上的名字也是塘口圩村长,里面记载着他在这里所做的所看到的每一个瞬间。‍‍‍‍‍‍‍‍‍‍‍‍‍‍‍‍‍‍‍‍‍‍‍‍‍‍‍‍‍‍‍‍‍‍‍‍‍‍‍‍‍‍‍‍‍‍‍‍‍‍

他就是开头说的那群有想法的年轻人中的领头者。

最艰难的时候度过了,如今他能拍者胸脯说,搞文化活动啊,塘口最在行。‍‍‍‍‍‍‍‍‍‍‍‍‍‍‍‍‍‍‍‍

甄老师让在地的卖力工坊,做了塘口圩的名字。

刻出,挂起,上色,落成。

一直在坚持做在地创生的塘口圩,终于有了显眼的坐标。

这一切发生在这个著名的侨乡。

百年来,无数开平人离开这里去看世界。

在南洋,在北美,在南半球。

他们在异国他乡努力劳作,拼命扎根,成就自己和家人的未来。

百年后,这份看世界的眼光和格局,显然持续影响着这个小镇。

人们走过天下粮仓四个大字。

然后在白色光影下,看云,看天空。

为什么是这里,是塘口?

因为这里的人。‍‍‍‍‍

广东,江门,开平,塘口的,

努力着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