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走进诸暨!中外青年解码“枫桥经验”善治之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23:01

“嗯娘,我们来送午饭了!”4月29日中午,君城小区的曹阿姨听到一声带着异国腔调的诸暨方言呼唤。开门瞬间,三位外籍青年“外卖员”正捧着热气腾腾的爱心午餐——原来这就是社区工作人员说的“特别惊喜”。

除了配送爱心午餐,他们还探访“枫桥经验”发源地、参与矛盾调解、参观共富成果……4月28日至29日,来自俄罗斯、科摩罗、多米尼克的三位外籍青年,开启为期两天的“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诸暨站之行。他们沿着“枫桥经验”的实践脉络,深入枫桥镇枫源村、杜黄新村、东盛社区等基层治理示范点开展沉浸式调研,努力探寻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

当天上午,外籍青年和本地青年宣讲员还一起走进浣东街道东盛社区,深入探访城市版“枫桥经验”。大家仔细了解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格局,数字化赋能矛盾预防的创新机制,以及“共享服务”惠及民生的生动案例。在社区共享集市,中外青年与居民们一起动手制作麦花等传统端午美食,亲身体验“邻里互助”的温暖氛围。随后,他们跟随社区志愿者参与“爱心午餐”配送服务,全流程感受诸暨“爱心食堂”传递的善治温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解不是判官司,要像煲汤一样掌握火候。”在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老杨”杨光照带着“小杨”孟柳霞的“诸普”教学让青年们时不时开怀大笑。来自美洲多米尼克的“中国通”帕斯卡,是台州女婿,已在中国生活16年,普通话说得很溜。他现学现卖,在模拟调解中抛出“各退一步”的方案,活脱脱一副“洋和事佬”的模样。“老杨”带着三位“小洋”,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矛盾调解,在案例模拟中活学活用中国基层治理智慧。当了解到这里年均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在场青年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外青年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源村调研,村党委书记骆根土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枫桥经验”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在听到独创的“三上三下三公开”工作法,实现了18年“群众零闹事、干部零违纪、百姓零刑事、全村零事故”的治理奇迹时,科摩罗青年马本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基层治理的教科书!我一定要把这些宝贵的‘中国经验’带回我的祖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外籍青年们不光边走边看,还坐下来积极交流,在村口古色古香的凉亭里,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丁光飞与青年们围坐畅谈。从党建引领到“三治融合”,从和合文化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中医之道到中国之治,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阵阵掌声。中外青年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比中外基层治理的差异,不时发出提问,在互动讨论中加深对“枫桥经验”和中国基层治理的理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走进杜黄新村,中外青年被眼前的共富图景深深吸引:五色展厅各类农副产品记录着村庄发展的足迹,大型无人机正在水稻田上作业,村民们忙着布置小番茄基地以迎接“五一”客流……作为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杜黄新村通过2400亩良田土地流转提升村集体经济,吸引农创客参与村庄经营,打造八卦田、蔬果采摘园、稻梦空间等网红打卡点,并借助电商力量,将珍珠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俄罗斯姑娘阿薇在露天营地拍照打卡后,又兴致勃勃地品尝起村咖特色饮品。“原来中国的乡村可以这么时尚!”她一边发朋友圈一边感叹。中外青年在田间地头体验采摘乐趣,在村咖分享调研收获,近距离感受基层治理与产业共富的生动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每到一处,青年们都认真记录、踊跃提问,手机镜头里装满了中国基层治理的生动细节。“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枫桥经验’为何能历久弥新?”活动结束时,帕斯卡在分享会上道出感悟,“因为它既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更可贵的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指导,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绍兴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诸暨市委宣传部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青年,深入诸暨各地开展蹲点调研,将分享他们在诸暨的所见、所闻、所感,向世界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诸暨之治。

……

原标题:《“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走进诸暨!中外青年解码“枫桥经验”善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