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陕西拟新增两所高校……这一周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新闻,一起看看。
1、陕西多举措保障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
按照要求,用人单位要在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日预报气温最高达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在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37℃以下时,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室外露天连续作业时间,并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详细】
微评:及时足额向劳动者发放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陕西省各市2025年中央特岗计划教师招聘考试岗位及设置标准发布
2025年6月,陕西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等五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和启动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市(县、区)特岗教师招聘岗位及设置标准予以发布,供广大考生报名时参考。【详细】
微评:加强服务期管理,做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
3、西安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
6月5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西安市入选第一批名单,成为全国38个试点城市之一,将重点围绕“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多元化创新等方向开展先行先试。【详细】
微评:因地制宜推动试点建设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4、西安公布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
2025年西安义务教育招生坚持实行就近入学、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规范公办和民办学校招生、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为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学区范围,确保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详细】
微评: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5、陕西新推出35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35项典型经验做法中,西安市6项、宝鸡市3项、咸阳市3项、铜川市2项、渭南市4项、延安市4项、榆林市4项、汉中市2项、安康市3项、商洛市2项、杨凌示范区2项。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扎实抓好第一批35项典型经验做法落地落实。【详细】
微评:互学互鉴、共促共进。
6、教育部公示!陕西拟新增两所高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大湾区大学等10所学校,现予公示。【详细】
微评:教育再添新活力,助力人才培养,陕西未来可期。
7、陕西连续4年获长江禁捕退捕考核无退捕任务省份第一名
21年以来,陕西省禁渔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长效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基本完善,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各部门协作高效紧密,2024年,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650余次,查处涉渔案件179件,渔政执法优秀案卷评查获优率100%。生态修复成果显现,2024年,全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95种,较2022年增加15种,连续3年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川陕哲罗鲑。【详细】
微评:提升执法效能,为守护好长江母亲河、建设美丽陕西作出更大贡献。
8、陕西聚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入春以来,陕西省紧抓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关键期,全面铺开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工作正加速推进。【详细】
微评: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陕西贡献。
9、下沉一线查摆问题 “刀刃向内”全面“体检”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江苏、陕西、辽宁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刀刃向内”,深入基层一线查摆问题,开展全面“体检”,规范权力运行,堵塞制度漏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详细】
微评: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堵塞管理漏洞,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10、省总工会多措并举推动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通知明确,省总工会将每年组织示范性劳模、工匠、技术工人和重点群体疗休养;鼓励基层工会每年向全体会员发放一次工会消费券,用于购买日用消费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等;推动基层工会依法推进职工疗休养权益落实,争取五年内全体职工都能参加一次疗休养。【详细】
微评:发挥工会优势,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消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