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两会丨大城“势”】辽中区:以开放之姿、奋进之势闯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0:51

- ※ - ※ - ※ - ※ - ※ -

核心提示

一域要服从全局,一域要为全局添彩。

2023年,在辽中发展的时间长河中,注定要写下不平凡的一笔——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从规划走进现实,签约落地和开复工项目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建设有了新变化、新气象,多项指标增幅保持全市领先态势……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辽中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市委“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锚定“打造沈阳对外开放桥头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目标,聚焦“12+1”赛道,接续奋斗,持续攻坚,各项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税收收入增长19.3%,进出口总额增长39.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186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230元、25560元。

- ※ - ※ - ※ - ※ - ※ -

抓开放、抢机遇

中俄合作持续深化

坚持“平台+通道+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中俄食品园正式启动,中俄机电园加快建设,引进俄罗斯企业17家。接待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200余人次,创历史之最。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68个,落地21个,储备在谈项目100多个,成为全省建设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开放功能最完备的重要平台。

平台建设全面发力。综保区一期围网内土地开发利用率达到91%,二期1104亩用地获批。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扩大,与莫斯科格林伍德国贸中心等27家商协会及12家政府组织打造合作平台。商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辽中壹号国际会客厅工程完成90%,为中俄企业总部办公和一站式涉外审批打造服务平台。展销平台初显形象,辽宁中俄数字贸易港暨沈阳俄罗斯特色商品展示馆正式启动。

通道建设不断提速。近海货站8000平方米海关监管场所通过验收。通过与国铁集团、中外运、营口港、临空经济区合作,构建“公铁海航网”多式联运体系。“中俄卡班”进出口直达业务实现双向运营。

抓产业、强支撑

工业支撑力逐步增强

远程摩擦、昌盛电器数字化车间建成投产,工业数字化改造步伐加快。沈阳永安等19户企业升规升巨,沈阳容大等7户企业被省工信厅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

产业集群化初具规模。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第一个保税加工项目白俄罗斯乳制品项目拿地开工,长燊科技、华强化妆品、明和OEM蓄电池等具有自身特色的保税加工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华润新能源、安徽节源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签约落地,韩国蓄电池处理和光伏板拆解项目已完成签约,帅翼驰新材料等20多个项目在谈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形成集聚之势。高质量完成“五经普”清查。

三产服务业重点突破。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举办辽中区第十届国际摩托车文化节、首届开河节、第十三届(中国沈阳)辽中蒲河国家湿地旅游文化节等文体赛事活动。汉夏中医药、欢乐谷蒲河稻乡提档升级并进行A级景区创建。

抓三农、夯基础

农业基础持续巩固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产量达到6亿公斤,实现“二十连丰”,国家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通过验收。扎实推进30.4万亩国家高标准农田提质工程,成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化投入成功范例。投入1846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19万亩保护性耕作、10万亩黑土地保护和13万亩秸秆还田任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74亿元。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实施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工程,昊明肉鸡屠宰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陆续投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家。肉牛产业晋级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数字乡村建设领跑全省,一体化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在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终期验收中排名东北第一。

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完成国家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清理整顿“空壳社”“休眠社”234家。具备发展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0万元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完成808宗4026万元,位列全省第一,“三资”平台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建设美丽庭院41815户、美丽庭院示范街78条、美丽宜居村53个,后边外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抓改革、优机制

重点改革持续推进

优化“经济区+区直经济管理部门”管理体制,调整重要经济部门统筹全区经济工作。

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攻坚国企“四个结构”改革,完成3家公司股权划出和14家四级企业层级变更工作,完善近海控股集团董事会建设。开展国有资产盘点清查,处置各类资产215次。

持续深化央地合作。与中化、中建、中交等央企在综保区基础设施、中俄经贸合作、国家物流枢纽等领域12个项目上开展合作,新谋划央地合作项目18个。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清理影响振兴发展做法”行动,全区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10337户,增长81%。推进“12345”热线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82个“万件清理”诉求件全部办结,29个窗口获得“清风窗口”称号。

抓环境、统城乡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引入中国供销环境实施城乡一体化扫保,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和乡村环境治理,整治乱象30171处。实施主城区微景观改造,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京抚线红庙子大桥绕城改建工程获批,沈辽公路与开发大道交叉口道路改造全面完成,满都户辽河大桥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北四路和东环街至沈盘线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完成260公里“四好农村路”新建及维修改造,获评全省唯一省级示范县。完成1个城市书房、13个城市书屋建设,改造燃气管网4.7公里。

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加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0天、同比上升3%,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攻坚工程,安装煤改洁3800户,农房节能改造1822户。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综保区主管线改造、环保A园应急综合污水处理站等工程,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和畜禽粪污区域收储中心投入使用,4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持续推进“315”造林工程,完成造林8380亩,全区森林火灾零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100%。

抓民生、增福祉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停缓建项目盘活加快推进,爵士公馆一期完成电梯安装、临时电改正式电。近海雅韵“保交楼”42户住宅在全市率先交付使用,艾临雅居等2个问题楼盘实现容缺办证。463栋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完工,28户农村危房改造提前完成,22条背街小巷街路更新全部竣工,完成中心街南段、西环街北段雨污排涝设施改造,争取资金5526万元解决了19个村屯自来水改造和集中供水问题。深入开展“冬病夏治”,应急接管绿环供热公司供暖,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民生工程持续发力。将8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舒心就业”,开展各类人才招聘会36场,提供精准就业服务7790人次,受理发放人才补贴327.9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49.6万元。践行“幸福教育”,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7%,持续位居全市第一。一高中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职教中心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做实“健康辽中”,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建立规范电子健康档案33.65万份。提级“品质养老”,在全市率先实现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覆盖,为366名困难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探访率全市第一。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发放救补资金4998万元,社会救助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发放抚补资金7432.35万元。

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辽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进肉鸡、肉牛、淡水鱼全产业链规划布局和对外招商,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聚焦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安徽节源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韩国废旧光伏板拆解等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推动胜达再生塑料等一批项目的签约落地,打造再生资源产业集群。聚焦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扶持一批重点增资项目扩产。聚焦保税加工和现代物流产业,推动长燊科技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加快白俄罗斯乳制品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辽宁增材等重点企业与东北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聚焦新型工业化方向,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综合保税区、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近海货站物流枢纽等载体的开放联动。推动农文商旅康养资源深度融合。做优做实载体平台,推进综合保税区一期、近海货站项目尽快完工,全力启动二期建设。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力争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35个,落地70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40个。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拓展向北发展新赛道

持续做好对俄招商。设立驻俄招商办事处,高质量筹备中俄地方投资发展与贸易合作大会,推动辽中壹号项目尽快启用运营。加快谋划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的招商、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与通道贯通效应。协同推进综保区开放平台、涉俄政府组织及商协会合作平台、一站式涉外审批服务平台、俄罗斯特色商品展销平台建设。推动中欧班列近海货站等重点基建项目建设,全力推动营口港、盘锦港实现区港直通,构建“公铁海航网”多式联运模式。加快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整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二期建设。大力发展“贸易+实体”产业,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大宗产品进出口品类,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持续推进“三农”建设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守住129万亩的耕地红线,确保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5.3亿公斤以上,深入实施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项目,投资7.2亿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万亩。加速牛世界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辽育白牛等大型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推动肉牛产业园由省级向国家级晋升。加快昊明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依托五大地理标志产品,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肉制品、白酒、预制菜等食品产业链培育。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强用好“三资”监管平台。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三美”建设提质扩面,创建“美丽庭院示范街”10条,五星示范户800户。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打造突破发展新引擎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只提交一次材料”覆盖范围,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区+园区”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开发区晋位升级。推动闲置和低效用地盘活,千方百计破解项目用地难问题。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以供应链金融模式缓解融资难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涉俄专业人才、咨询队伍的引进。

持续提升城乡品质

彰显开放辽中新形象

加强市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京抚线红庙子特大桥及引道改建工程、规划建设辽满线卡力马辽河大桥新建工程,探索辽中至母城公共交通建设,推动与母城的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互通互融,与沈阳都市圈城市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推动燃气管道老化更新、35个片区的园区配套改造、经济区道路排水、茨榆坨地区道路连接拓宽及污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断头路”等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开通三条公交线路,完成火车站、茨榆坨客运站公交首末站充电场站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引领绿色低碳新优势

坚持全域治理,规范畜禽养殖,对重点镇街养殖规模控量减量,狠抓秸秆禁烧,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启动表面精饰产业园和再生资源B园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建设,推动老城区污水处理厂、绿鑫供暖公司提标改造。实施生态环境整治攻坚三年行动,加快辽河、蒲河、浑河、团结水库生态治理,加强蒲河湿地公园和珍珠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管理。积极引育绿色环保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持续聚焦民生改善

开创民富区强新局面

启动辽中城区供水提升工程,接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老城区、开发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抓好“兴沈英才计划”落实,优化“舒心就业”试点社区环境;推动“幸福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城区内1所小学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开展“健康辽中”进社区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和中医院医养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持续推进“品质养老”进社区、进村屯,推进“公建民营”项目落地。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积极培育文体赛事、全域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总策划:兰宝刚、罗宪杰

策划执行:伏桂明、黄志勇、徐娜

视觉设计:陈起立、魏爽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娜

通讯员:张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