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沈阳将办好这10件民生实事 说了算 定了干 再大困难 也不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15 18:44


更新改造中小学足球场50个、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00个、对267个老旧小区实施全面改造、推动地铁3号线西段试运行、在医圈校圈等重点地区盘活新增停车泊位3万个以上……2024年,市人大首次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了10件民生实事,共包括30项民生项目,为沈阳市2024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1月12日,市政府秘书长吴向国在“沈阳市2024年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上就“沈阳市2024年民生实事总体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据了解,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编制工作自去年9月份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为全面系统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市政府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将收集到的建议和诉求全部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储备库,作为谋划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的筛选范畴。

经梳理,人民群众建议主要集中在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供暖保障、教育医疗、文旅惠民等方面。对这些市民关注度高、意见相对集中的事项,市政府相关单位多次研究论证,对全市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内容不断完善。

民生实事项目形成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作出具体部署。综合考虑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经反复论证,筛选出重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先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人大代表票决,最终确定了10件民生实事,共包括30项民生项目。

民生实事项目主要内容

第1件

关爱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增加学生户外运动时间,更新改造中小学足球场50个、篮球场40个、排球场30个。免费为全市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测评服务。

第2件

开展医疗惠民服务

对参加职工医保的160余万退休人员,签约家庭医生需个人承担的20元费用予以全部免除,大额医疗补助保险的个人缴费额由每年66元降至24元。

第3件

提供社区养老暖心服务

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00个,辐射周边150余万老年人,提供托养照料、文体娱乐、心理慰藉、代购代缴等综合服务。

第4件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对267个剩余未改造的老旧小区实施全面改造,惠及8.5万户居民,解决公共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提升社区嵌入式公共设施保障水平。

第5件

进一步保障群众用电需求

实施农村地区变压器及配网线路改造等93项工程,解决257个村约10万户居民频繁停电及用电电压低的问题。为新增清洁取暖用户及新开小微企业提供接网用电服务。

第6件

改善居民供热质量

开展“冬病夏治”活动,更新改造供热管网150公里,及时修复680个小区楼道内破损的供热设施,维修改造锅炉310台,增强供热能力,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第7件

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00公里,实施5条断头路贯通工程。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实现公交站与地铁站更优接驳。推动地铁3号线西段试运行。

第8件

拓宽文体旅惠民服务

新建改建行政村或涉农社区文化广场30个。启动建设乡村文化驿站10座。持续实施“出门就健身”惠民工程,在社区、村屯、公园、广场安装200套健身器材。举办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等1100场(次)。免费开通10条节假日旅游直通车线路,直达20个热点景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

第9件

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筹集保障性住房

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200套,缓解城镇工薪群体、城市引进人才住房困难。

第10件

缓解“停车难、行车堵”

在医圈、校圈、商圈和连片居住区等重点地区盘活新增停车泊位3万个以上,将18万个公共泊位信息接入“好停车”智慧平台,进一步扩充停车资源。对165条重点管理街路开展交通秩序治理提升行动,对20处点位实施交通组织优化“微治堵”,不断提高全市道路通行效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意。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市委、市政府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新闻延伸

关于10件民生实事,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咋保障?社区养老有多“暖”?停车到底难不难?在发布会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市教育局局长孙常福:提供场地保障、免费心理健康测评,聚焦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24年,更新改造中小学足球场50个、篮球场40个、排球场30个,为中小学生户外运动锻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学校三大球场地建设,建立2024-2026年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库,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改扩建足球场260个、篮球场375个、排球场115个。今年计划举办足篮排等17类2000余场校园赛事,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提高运动技能,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24年,免费对全市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测评服务,并结合测评结果进行分类分级信息管控和干预。针对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性格孤僻学生等易发心理问题的群体,组织学校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建立排查档案、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监护人,动态掌控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波动情况,前移预防关口;针对问题较突出、情节较严重的学生,组织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和干预,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实现家校紧密协作、闭环解决潜在问题。同时,还开展“成长日记”关爱行动,由学校老师一对一跟踪记录学生情况,形成成长工作日记,建立高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建设,评选100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基地、600节思政精品课;挖掘“六地”、“英雄城市”、沈阳劳模精神等城市资源,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行动、德育典型引路行动,开展红色经典路线研学等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市民政局局长孙海燕:培育2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辐射150万左右老年人

2024年,市民政局将通过加大“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育力度,来回应“家门口”养老服务。

今年,全市将培育2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将辐射150万左右老年人。根据“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的硬件条件、服务功能的不同,按照“基本类”“提升类”“示范类”实施分类培育:

“基本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配置5张以上的长期照护床位,可为周边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长期托养、医疗巡诊等服务。

“提升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配置10张以上的长期照护床位,在“基本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还能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心理慰藉等服务。

“示范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面积在750平方米以上,配置10张以上的长期照护床位,除具备“基本类”“提升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功能之外,还将提供专业助医、康复训练等服务。

市房产局局长徐强:加快建立“保障+市场”的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2021年以来,沈阳市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方式不断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途径,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多主体参与、多渠道保障的供给体系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5万套(间),解决新市民、新青年阶段性住房问题。

此次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是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加快建立“保障+市场”的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原有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是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而目前实施的保障性住房为配售型,主要缓解城镇低收入工薪群体、城市引进人才购房困难问题,补齐住房保障体系中只租无售的短板,在保障体系内实现租购并举。

申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其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和城市引进人才这“两类群体”。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石坚:全年扩容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以上

2024年,沈阳市将坚持建管并举、共治共享的原则,深入开展停车难、停车乱治理工作。在停车泊位扩容供给方面。盘活闲置的地下人防泊位;持续推进办公单位专有停车场对外开放工作,缓解周边老旧小区夜间停车矛盾;利用城市储备地块、边角余地及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地面临时停车场;利用公园与广场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考虑城市核心区用地条件紧张,采取复合式建设形式,地下建设停车场,地面同步建成高品质公园广场;利用公交场站地上空间建设立体停车楼,地面停放公交车,地上停车楼停放小汽车;鼓励既有地面停车场“平改立”,推广立体停车设备建设与使用;围绕地铁车站建设P+R停车场,方便市民停车换乘地铁,截流进入市中心小汽车。综上,全年扩容公共停车泊位3万个以上。

在停车智慧化服务方面。完善升级“好停车”平台,方便市民实时查询停车场剩余车位、预约车位、利用ETC无感支付离场,并评价反馈服务。加大平台泊位接入数量,实现接入总量达到18万个。同时,将停车场数据共享至高德、腾讯等互联网地图。

在停车管理方面。持续推进停车管理“五步工作法”,围绕165条严管街路、342条热点街巷路、29家重点医院、34所重点学校、77个重点社区等停车乱点,开展停车秩序整治工作。在86个街道、1172个社区,按照“一社区一对策”标准,推进停车共治共管。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岳阳:文旅惠民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将依托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推进以文化人、培育文明乡风,同时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旅游富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沈阳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目前,全市涉农区县拥有公共文化场馆1375处,室外文化广场1269个。今年,全市将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短板,组织新建、改建30个行政村或涉农社区文化广场,新建10座乡村文化驿站,满足乡村居民组织文艺文体活动需要;同时,还要开展“戏曲进乡村”、乡村阅读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

今年,计划将“假日免费旅游直通车”这一做法常态化,从元旦开始,在“五一”和“十一”假日期间,继续组织开通免费旅游直通车。以元旦为例,我们开通了3条线,发车地点在沈阳市博物馆门前广场,可到达东北亚滑雪场、关东影视城和稻梦小镇,并全程提供导游服务。除了除夕、初一、初二3天外,到2月17日(初八),直通车每天都会运行。另外,根据游客需求,我们将适时增加冬捕和大集线路。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  记者 苏慧婷  摄影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