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创新开展关爱活动,5000多户现役军人家庭感受温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7 02:08

“他们俩在这都挺好的,你们放心!”前段时间,经协调,如东现役军人吴天浩的爷爷和父亲被安排至镇上的敬老院照顾,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22日,如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给敬老院打去回访电话,也放下心来。

今年以来,根据新时代双拥工作向战为战,服务备战打仗要求,南通坚持聚焦一线、聚焦解难,创新开展“你为国戍边 我为你守家”关爱现役军人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全市走访5000多户现役军人家庭,对293户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开展定向帮扶,其中137户已解决困难,112户常态帮扶中,其余47户已落实帮扶举措,“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氛围愈发浓厚。

数据全面收集常态关爱一对一

这段时间,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和9月入伍的崇川籍新兵家庭建立联系,同时对现役军人家庭的家政服务需求进行新一轮征集。今年8月,结合全市“你为国戍边 我为你守家”关爱现役军人家庭活动,崇川成立军人家庭服务社,并为首批88户现役军人家庭提供了免费家政服务。

今年2月,我市印发《关于开展“你为国戍边 我为你守家”关爱现役军人家庭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建立关爱现役军人家庭常态机制,通过突出关心关爱现役军人家庭、帮助解决军人实际困难,倾心解决广大官兵后顾之忧、倾情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激励南通籍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建功军营,持续深化“通通优军”服务品牌内涵,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局面。

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闻令而动,立即组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对辖区现役军人家庭进行全面走访。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依托全市106个镇(街道)、1902个基层社区(村)“拥军服务岗”,为全部5000多户现役军人家庭建立了家庭台账。

对于在特殊岗位、在边海防等艰苦地区服役的和有困难的现役军人家庭,各地在调研中都给予了重点关注;针对军属医疗费用较高、军属就业困难、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也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建立一对一通联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全方位、全覆盖、个性化排忧解难。

因现役军人信息比较敏感,南通军分区、各县(市、区)人武部全程跟进指导,对登记信息进行把关,确保工作规范。年度内,各地还根据征兵和退伍情况,对台账资料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人员数据真实准确。

为通籍官兵纾难解困守好后方

徐银生从2015年开始,就一直驻守阿里边疆,他的妻子独自在家照顾孩子和4名老人,之前也没有固定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南通开发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立刻着手联系,将她安置到市场监管局一购买服务岗位。(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解决了后顾之忧,缓解了燃眉之急,舒缓了柴米之愁,极大地鼓舞了该同志扎根高原、矢志戍边的决心信心。”今年9月,西藏阿里军分区给南通发来感谢信,对南通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爱护保护呵护高原边防军人,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稳藏兴藏、强边固防”表示敬意和感谢,赞叹南通“生动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新时代内涵”。

关爱现役军人家庭活动的重点,就是为现役军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让南通籍在外官兵安心服役,保家卫国、建功军营。

每个周末,如东县新店利群小学的明珠、张云霞老师,都会给小杨同学开“小灶”,教她音乐和钢笔书法。“她的父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长年在外战备训练,孩子留在家里,我们多费点心,也是应该的。”小杨是如东在推进“你为国戍边 我为你守家”主题拥军活动中发现的“留守”军娃,她父亲是一名“金头盔”飞行员,训练任务重,小杨从小与祖父母相依为命,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得知这一情况后,如东发动新店利群小学的老师们制定了专门关爱计划,鼓励参加社团活动、开展课后辅导、定期安排家访,全方位守护军娃健康成长。

今年以来,全市筹集8万元资金帮助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子女顺利入学,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为600余名军娃在课后延时、义务辅导等方面给予照顾,帮助300多户现役军人家庭解决农业耕种、大忙抢收、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多途径、多举措帮助在外南通籍现役军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暖心帮扶驻通官兵尽显尊崇

“没想到海门的拥军政策这么好,不仅安排了我爱人的工作,还给了购房补助,住房、工作两个难题全部解决了。”今年9月,在领取到72000元购房补助后,驻海门某部现役军人张文龙特地给海门区双拥办打来电话道谢。

2021年底,张文龙的妻子随军来到海门,安置到福利院工作。工作落实了,住房又成了一件心头难事。海门区双拥办在走访了解后,主动对接,积极宣传驻海部队军人购房补助政策,并安排专人“一对一”服务帮助他们申请购房补贴。据了解,暖心的政策还吸引了15名驻海门部队军官选择海门就地转业安置。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城市,南通一直有着关爱现役军人、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既体现在做好一项项暖心服务,也体现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上。

“我今天开始上班啦!”驻如皋某部军士长吴旭接到妻子的报喜电话后满脸笑容。吴旭和妻子此前一直两地分居,但眼见着两个孩子越来越大,抚养和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此事,吴旭想到了转业,可吴旭不仅是单位的技术骨干,还是部队的稀缺人才。

了解到吴旭面临家庭、部队两者如何抉择的难题后,如皋从服务国防建设大局出发,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顺利解决了吴旭家属工作随调和子女转学的难题。现在,吴旭妻子已经在城区小学工作,两个孩子也在新学期入读当地最好的小学,他自己还收到如皋政府为驻地官兵发放的立功奖励金,“一定要好好干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关爱。”吴旭感激道。

今年以来,结合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全市开展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15场,为32名随军家属安置就业,帮助135名军人子女择优入学;如皋市为120多名立功军人家属免费体检;如东筹集资金45万元帮助驻地部队修缮家属来队公寓;海门区为驻地部队军人发放购房补助77.47万元……一项项暖心举措让军人军属备受尊重,切实让尊崇“看得见”、关爱“摸得着”。

本报记者 沈雪梅 何家玉

标签:现役军人;一对一;收集

责编:吕霞 崔欣

”前段时间,经协调,如东现役军人吴天浩的爷爷和父亲被安排至镇上的敬老院照顾,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22日,如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给敬老院打去回访电话,也放下心来。截至目前,全市走访5000多户现役军人家庭,对293户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开展定向帮扶,其中137户已解决困难, 112户常态帮扶中,其余47户已落实帮扶举措,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氛围愈发浓厚。针对军属医疗费用较高、军属就业困难、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也都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建立一对一通联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全方位、全覆盖、个性化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