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的辖区调整,陕西省第一大城市,为何有13个区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28 19:42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个城市区划变迁的历史,例如上海市、武汉市、杭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我国西北地区的西安市。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同时也是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目前,西安市下辖了13个区县。那么,13个区县的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们聊聊西安市的基本情况。西安市是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科研、教育基地之一,综合地位非常重要。在西安市,分布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科研机构、赫赫有名的大学。

与此同时,西安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名城,八大古都之一。在古代历史上中,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在位初期)、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和政权,先后在西安定都,奠定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地位。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关于西安的一系列诗词比比皆是,例如“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等等。

西安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在古代历史上,非常适合定都。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腹地,而且周围水源充足。无论是战略缓冲,还是后勤粮食保障,都能够确保。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有黄土高原,东有黄河天险,在外围,拥有东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等一系列关隘,确保了西安的绝对安全。在古代历史上,依靠关中平原夺取天下的例子,比比皆是。



2023年,西安市GDP总量12010.76亿元。常住人口1307万人,户籍人口1010多万人。由此可见,西安市对西北、川北、豫西、晋南等地,拥有很强的吸引力。西安市粮食产量140.43万吨,。其中,夏粮产量69.64万吨,秋粮产量70.79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05.03万吨,肉类产量5.16万吨,牛奶产量8.29万吨,禽蛋产量4.88万吨。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一系列产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产业,目前,西安市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西安市下辖了11个区、2个县。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高陵区、周至县、蓝田县。那么,西安市13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我国元明清三朝,西安市一直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在清朝统治时期,西安府下辖了14个县,分别是:长安县、咸宁县、咸阳县、兴平县、临潼县、高陵县、鄠县、蓝田县、泾阳县、三原县、盩厔县、渭南县、富平县、醴泉县。请注意,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区划,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州府的撤销和设立。



在清朝统治的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战争期间,清朝曾经三次商议迁都西安。不过,最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三次迁都计划全部停止。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陕西省的地理位置重要,连接了西北、中原、华北各地。各个军阀相互争夺,相互进攻,对陕西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例如1926年,曾经出现了长达8个月的西安围城战。陕西各地群众的生活很苦,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40年代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时期。出于实际管理的需要,陕西省被临时划分为陕北行署区、陕南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40年代末期的区划,除了上述2个行署区之外,我国还陆续设立了苏北、苏南、皖北、皖南、旅大等一系列的行署区。过分复杂的区划并不利于经济建设,50年代初期,陕北、陕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为陕西省,并且陆续组建了各个专区。

同一阶段,出于管理大城市的实际需要,西安市成为了全国10多个直辖市之一。当时,除了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传统直辖市之外,西安市、武汉市、广州市、沈阳市等区域性大都市,也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1952年开始,各个直辖市开始被陆续降级。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156个重要项目。其中,有14个重要项目设立在西安市。



上述项目一步步奠定了西安市的城区框架,西安市成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科研、教育基地之一。同时期,西安市仅仅管理主城区,外围的各个县隶属于周边的各个专区管理。1954年,出于城区正规化管理的需要,西安市的主城区划分为9个区,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

1957年,西安市的长乐区、未央区被撤销,全市的区划框架,进一步调整为7个区。由于西安市仅仅管理主城区,很多项目和工程的进一步推进,都面临空间不足的问题。1958年,在陕西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长安县、蓝田县、临潼县、鄠县等几个县,划入了西安市管理。



这样的区划格局仅仅维持了3年时间。1961年,上述几个县,除了长安县之外,又划入了周边的几个专区管理。进入了60年代,1965年,西安市的主城区进一步调整区划,原本下辖的灞桥区、雁塔区、阿房区等几个区被撤销,共同组建了郊区,西安市的下辖区数量,进一步压缩为4个。出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966年,西安市组建了阎良区,下辖区的数量,调整为5个。

请注意,在这一时期,著名的二线、三线建设已经开始。相当一部分企业。机构,陆续迁移到了西安,进一步扩大了西安市的整体框架。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陕西省的各个专区也陆续更名。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陕西省下辖的各个地区,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整。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1980年,西安市的郊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截止1980年,西安市的区划框架,调整为7个区、1个县。为了进一步增加西安市的管理范围,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1983年,渭南地区下辖的蓝田县、临潼县,咸阳地区下辖的户县、周至县、高陵县,总计5个县。陆续划入了西安市管理。



截至80年代中期,西安市形成了7个区、6个县的区划格局,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长安县、蓝田县、临潼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进入90年代以后,西安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区框架进一步扩大,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区划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1997年,西安市的临潼县被撤销,组建了临潼区。2002年,西安市的长安县被撤销,组建了长安区。2014年,西安市的高陵县被撤销,组建了高陵区。2016年,西安市的户县被撤销,组建了鄠邑区。



截止2016年,西安市11个区、2个县的区划框架,彻底形成,合计13个区县。出于经济建设、区域发展的综合考虑,西安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曲江新区等几个新区。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区,一般不会计算在内。请注意,各个城市基本上都会设立自己的功能区,功能区的情况因素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