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4月3日消息(记者张伟 通讯员闫佳琳)一簇簇、一朵朵,每年清明前后,陕西省华阴市华山脚下葱兴村坡地上近千亩红油香椿吐出新芽,场面蔚为壮观。这些香椿芽中也蕴含着当地乡村振兴的希望。
“600斤,你确认下!”“没问题。”“今年温度等多方面给力,香椿价美得很。”看着华州客商将香椿称重、登记,种植40多亩香椿并负责村里收购代办点的石昕鸣满心喜悦。
华阴市罗敷村群众正在地里采集香椿(央广网发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从21日香椿头芽出来,已经10天了,预计到香椿收获季结束,今年总体收成比去年多1倍。”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罗敷村党组织书记宋江利看着最近几天忙忙碌碌的群众和喜人的收成,高兴地说:“种好的香椿由华州、山西等客商包收包销,群众尝到甜头,种香椿劲头越足了。”
种植香椿种类中的上品—红油香椿,在华阴罗敷镇葱兴村已有上百年历史,清朝时形成“香椿集市”,然而由于各方面发展因素制约,原产地在该村的地标产品未能释放最大经济效益。如何让古香椿焕发新生机?近些年该镇凭借脱贫攻坚东风起步,靠着科学规划、创新发展及做大做强的决心,使得香椿种植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如今,又将它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目前全村香椿种植面积5千余亩,去年产香椿量150多吨,年产值150万元,全村群众人均收入增收300元。
“多亏村上,我家40亩香椿头芽从采摘到销售不到一周时间。”葱兴村村民李福平看着丰收在望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很庆幸后来下定决心承包40亩种植香椿,之前因为客商少收购价位低差点放弃,而村里土地多是石头地,靠天吃饭,一年也挣不到几千元。现在香椿一个来月收入六万元,剩下时间还可以帮人打零工,门路多,收入也多了,日子有滋有味。
作为红油香椿原产地,如何发展既有产地品牌,使之成为全村农业支柱产业。葱兴村看到困难的同时也看到了机遇。2016年,“华阴市柳峪香椿专业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葱兴村将香椿作为村集体经济正式起步。2019年1月,《华阴市罗敷镇罗敷村香椿扶贫开发产业发展规划》给出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思路。
当地采摘香椿群众正在将打包称重好的香椿搬运到华州客商车上(央广网发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几年,走合作社发展路子,效益越来越好。”罗敷村党组织书记宋江利介绍,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山坡地资源丰富优势,打造“华山香椿”特色品牌,科学化种植、市场化营销等方式,不仅提高了香椿产业品牌价值和市场知晓率,而且结束了长期以来被外地客商低价收购在外地包装上市的被动局面,带动村上71户204人贫困户顺利脱贫。
采访期间,该村徒福文拉着记者去他家。“想都不敢想,日子能过到现在。”抚摸着崭新家具他激动地将这些年的事情一股脑儿告诉记者:“从深山搬迁下来,当时啥都没有,现在15亩香椿是自己的、公益性岗位是自己的、残疾低保补助是自己的,一年到头来一张张人民币也是自己的,踏实!”
红油香椿还是生态树种,记者采访时,但见成片相连的香椿园,红油油的,人至之处清香扑鼻,与葱峪里槐树、榆树、柿子树等一些古树成为了春天里最美丽的色彩,真是富了一方百姓,美了一方家园。
香椿储存时间短,加之种植见效周期长,怎么办?葱兴村坚持品牌带动和市场开拓战略,不断在延长产业链上发力,去年注册“葱星”商标,联系外地厂商进行代加工。
“二茬香椿进行精深加工,做成香椿辣子、腌香椿末、香椿酱等系列产品,不仅味香受人喜欢,而且价值翻倍。像礼盒香椿辣子,一盒6瓶,卖价70元。”罗敷村党组织书记宋江利说:“‘葱星’,我们要把它做成俏销产品。”
脱水香椿目前在市场还是空白,罗敷村党组书记宋江利表示,下一步准备建速冻库,用真空冷冻脱水设备对香椿进行储存,春天香椿一直可以储存到冬天年节前卖个好价钱。目前,以葱兴村辐射带动,华阴香椿种植面积1.1万亩以上,核心产区种植面积近7000亩。如何真正让香椿焕发新生机,并成为富民强镇甚至带动全市人民致富的“金饽饽”?“打通线上营销,开发民宿,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加速乡村旅游……”眼下,村上集思广益梳理出的思路越来越多,宋江利觉得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