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机场” 中西部航空城市竞争的新起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22:25

近日,《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在构筑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内容中,对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西安第二机场做了表述,引发外界诸多关注。

去年5月,陕西省政府和中国民航局联合印发了《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西安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

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在进行三期扩建,四期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此时,又再次提及第二机场建设,为西安航空业发展增加了想象空间。

而今年重庆、郑州等城市也提出建设第二机场的诉求。

多城市竞逐新机场建设

在诸多交通方式中,航空、地铁由于对时空的高效浓缩,正在改变着固有的区位优势,从而带动资源富集和经济发展,因而历来备受重视。目前,地铁的布局已经接近饱和,航空成为城市竞争新的重要手段。多个城市机场建设提上日程。

民航“十三五”规划就确定西安是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今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再次明确将“巩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动郑州、天津、合肥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如果说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由于基础好,可依赖的资源较多,航空只是重要备选项,那么,对于处于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的中西部城市,航空就成为重要突破口之一。

为了抢占发展先机,在新一轮的城市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城市,在积极申请机场新建或扩建。规模相当大的城市,则考虑在扩建之余,建设第二机场。比如成都已建成双机场,重庆、郑州、西安谋划第二机场建设,发展航空城市经济也极具优势。

在这轮事关城市发展的竞逐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运力已至4800万人次,满负荷为5000万人次。机场的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实施,并将于2025年完工,四期建设也有具体规划。而此次征求意见中对建设第二机场的表述,让我们对西安未来航空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航空经济比拼各有优势

西安与郑州。

那么与西安相邻的郑州是什么情况呢?郑州被称作十省通衢,发展航空和物流优势明显。郑州在今年发布的《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工程,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选址,打造“双机场”发展格局。

未来,第二机场建设或将成为城市间新一轮竞争的起点。

为与西安进行错位竞争,郑州在积极探索发展方向,通过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货运航空枢纽,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拓展新空间、积蓄新动能。

而西安也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融入竞争格局中。

根据《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2025年将完成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80万吨;2035年完成机场四期改扩建工程,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150万吨。

众所周知,真正决定一座城市机场实力和带动能力的,是机场的运营状况,具体而言,即指客货运的吞吐量。业界普遍认为,机场货运创造的经济价值远大于客运创造的价值。但是,客运对提升机场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又作用重大。是故,二者均不可偏废。

城端梳理近5年的数据,发现西安咸阳机场客运量始终稳居全国机场前10,2020年客运量已经位居全国第6,但货运量一直徘徊在10至15名,尤其与相邻的郑州差距较大。好在,货运量位次在快速提升,并且增速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1,差距有缩小之势。

郑州机场货运量则居于全国前列,排名仅次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机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但客运量较少,长期在10到15名开外。郑州因此加紧发力,连续4年,新郑机场的客、货运总量位居中部第1,薄弱之处得以巩固,对西安咸阳机场形成赶超。

航空物流能够发展起来的基础在于运输体积小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西安和郑州的工业实力都较强,天然存在竞争。

近年来,西安在打造硬科技之都,发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等产业。郑州也在积极部署新兴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双方在产业方面有一定重合之处,可以预见,竞争会愈发激烈。

航空业对带动城市发展影响巨大,西安和郑州都在寻求通过机场扩容,满足更大的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并以此发展航空经济。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以及对西安第二机场的期待,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未来两个城市对旅客和货源的争夺,有可能导致竞争更加白热化。

西安与成渝。

2020年,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西安与重庆、成都一道,被赋予“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任;不久前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西安是规划涉及城市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相对于西安同郑州之间彼此各具优势的竞争趋势,西安与成渝,尤其是成都的竞争,更有避免被虹吸,争取一席之地的意思。《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打造,而成渝合力打造世界机场群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力。

目前,重庆正在推进第二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要求来看,未来五年内,重庆第二机场的规划应该会出炉。按照机场建设周期,在2035年之前,重庆很有可能迎来第二机场的交付使用。

而成都的两座机场定位高,航空方面的实力更不容小觑。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仅次于北上广等机场。双流和天府机场,通过错位发展,能够增强成都对外的连接力,对推动成渝机场群、打造航空第四极等,都会带来良好作用。

以目前的情况看,西安只有一座咸阳国际机场。而成都拥有双流和天府两座国际机场,且均为4F级的机场。西安无论从客流量和货流量方面均有差距。

但由于双流和天府机场相距遥远,如何一体化管理两座机场,发挥两座机场的叠加效应,考验运营者的智慧。如何避免内卷,进行差异化发展,并以此形成合力,同样是成都机场面临的问题。这也是西安可以从中找到机遇并进行反超之处。

可以预见,随着咸阳国际机场改扩建和未来第二机场的开建,西安国际机场的吞吐量同样为海量。届时,成都双流和天府机场的双机场格局一骑绝尘的局面或将被打破。

西安“第二机场”不得不建?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机场建设由增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相似的区位,使得国内客流、货流,国际客流、货流的吞吐量竞争将更为白热化,并持续性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后期发展格局的演变会充满变数。

西安是国家层面定位的“国际交通枢纽”,2021上半年,西安首次成为全国第六大枢纽机场。

西安“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持续提升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因此,西安确实有扩建和新建的诉求。

而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西安的旅客吞吐量是4722万人次。这一吞吐量已经非常接近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投运后的5000万保障能力。

最关键的是,咸阳国际机场的增速非常快。据“城市进化论”的统计,过去十余年,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几乎以“每年增长一个中型机场”的幅度在增长。

有观察者认为,虽然目前,西安第二机场建设尚无时间表,但基于西安及周边市场的分析,还是应该做好“一市两场”的准备。从机场运行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西安发展“第二机场”是有必要的。

而从目前千万级机场普遍面临的问题来看,单纯依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挤压早已饱和的运行资源的发展模式,已不再符合实际需求。

因此,西安第二机场纵然很难立即开建,但是,也不得不开建,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早。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也才能从区域有序竞争中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