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断想:闵公千年舍九华,泽被深远得大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01:36

九华山断想:闵公千年舍九华,泽被深远得大善

2018-10-11 23:11

游览参观九华山,

游客对地藏王菩萨的“地藏精神”所折服,

而对闵公的“乐善好施”的献身精神更为感动。

作者:武新坦

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99座寺庙,新落成的地藏王菩萨铜像99米高,游人登乘,99个仰天台阶,才能如愿亲临,九九拾成也。九华群山众壑,奇峰叠起,溪流飞瀑,怪石嶙峋,溪水潺潺,苍松翠竹,奇丽清幽,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海内外。

金秋十月,我接受中华全国闵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闵春光的盛情之邀,再次登临九华山。同行的宿州闵氏宗亲,同我一祥,不但被九华的山幽,鸟啭,竹林,花海,流泉,飞瀑,诗情,画意,梵语,茶香……斦陶醉。更重要的,我们被 “大舍大得”的闵公“乐善好施”的精神所感同身受。

据史料记载,唐开元年间,金地藏航海入唐,历尽艰辛,访遍东亚所有名山,但他却选中了九华山为其卓锡修行的道场。金地藏上山后,向九华山主闵让和求一袈裟之地,闵让和慨然应允其随意选定。金地藏脱下袈裟,向空中一展,随着骤起的山风,竟将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尽数覆盖。闵让和为之敬服,遂将九华山尽数献给金地藏,并携子拜金地藏为师。其子出家为道明和尚,随后闵让和也离俗归佛。至此,闵公与自己的儿子道明同入佛门。在家虽有父子之情,但在佛门中只有同门师兄弟之别,依先入佛门为大的佛门规矩,儿子道明先进佛门为师兄,父辈闵公后入佛门为师弟。在佛门中,一家父子相侍一位菩萨,在九华山人们常说,“在家为父子,出家为兄弟”,指的就是父辈闵公与儿子道明。

可以说,九华山山主闵让和,将九华山尽数献给金地藏,并携子拜金地藏为师。是“大舍”之举,舍地舍身,“乐善好施”之精神,永世长存。你看!地藏禅师庙中地藏菩萨端坐在中间,而左边是师兄道明,右首是师弟闵让和,这不是地藏精神的经典式感应吗?如今九华山闵公禅寺建设,以闵公殿为中心的一系列寺庙殿堂,地藏精神宽阔广大,具有宏大力量;而闵公正是地藏精神的经典式感应。闵公父子为地藏献地献身,成就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使九华山融入宽阔深隧的地藏精神。闵公的功德更显地藏菩萨的法力。这里有闵公殿,有闵公墓,令道场更倾于完整,给地藏禅师熠熠生辉。大舍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大得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是的,九华山主闵让和,为地藏菩萨施舍了99座山峰,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我深信不疑,人的一生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因为失去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它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闵让和和他的儿子道明,又同入佛门,为了弘扬地藏精神,为九华胜地增辉。

“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果真不假。诗歌离不开山水,有了山水,平添几分逸趣。山,厚重而坚定,万年耸立不变,绵绵大山会接纳我们人生中的种种感悟;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光明;心情放弃粗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旧事回放,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真正正懂得放弃的深层意义,其实那才是一种厚实无价的丰硕收获。水,则灵动柔和,因势赋形,随机多变,博大源深的清清流水能荡涤心灵!那满眼山峦叠翠、流泉飞瀑,铺展成一副流动的山水画,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使得九华山名声大噪!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一路豪情一路歌,一眼望去,映出眼帘的“闵公殿”,金碧辉煌,我们在殿门前铺地跪拜。转身,我们又从左首拾级而上,迈上99个台阶,便是闵公墓了。此墓为唐代坟茔,碑中“闵公”二字依稀可辩。由于时代久远,古墓中长出一株硕大枫树,人称“树吃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设置水泥平台。并附闵公墓碑文:闵公,名让和,史称闵员外,九华山人,相传家产丰盈,乐善好施。某日,见一高僧身披袈裟,合十禅坐门前,闵公上前施礼,高僧道:“贫僧来此修持度生,只求一袈裟之地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笑道:“闵园百里之地皆我所有,何惜一袈裟之地乎”。未料,和尚脫下袈裟,口念:“无量寿佛”。隨手一掷,顿时霞光万道,袈裟遍覆九十九峰。闵公惊异,知是神僧,于时伏地叩拜,连称:“不知神僧光驾,愿为菩萨奉献九十九峰”。

明万历年间,张云汉所撰〖闵子世谱〗记载,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9年)闵子骞五十八孙闵旭.闵昶兄弟俩为寻根问祖,寻觅先祖闵公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从宿州闵子乡立迁九华,至明代初年,又从九华复业至宿州闵子祠。〖闵子世谱〗原文记载:迁九华者,亦昶也。迁抚州者,桢也。复业宿州者,思政也。具呈请衣巾,主祀事,守祠墓者,学与可敬等也。是为井井薪传眉列者也。从而可见,闵公大舍大得的业绩影响着世世代代闵氏族裔。说到这里,人也像是回归了生命的本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在云水间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葱绿的浓荫,天空的飞鸟,潺潺的溪流,幽深曲折的山路,混杂的野花香……一切都是淡淡的,一切都是静静的,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赠予……我,一种奉献人生的愿景油然而生!

华灯初上,伏案沉思,心禁不住兴奋起来。吟诗道:

九华胜境唯闵公,

乐善好施誉美名。

百岁宫前祈愿锁,

一片真心润青松。

作者简介:武新坦,男,1942年7月出生,退休干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河北村人。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会员、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已出版发行7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历史人物传记等作品集:《热土集》《乡韵集》《爱的选择》《孝圣闵子骞》《古代帝王与宿州》《闵子世谱》等;《宿州市埇桥区地方志》特约撰稿人。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达100多万字。2014年1月26日,荣获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作家协会颁发的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2014年10月,荣获“宿州十佳乡贤”人物称号。

鸣谢作者:谢谢武先生的来稿以及对于闵氏家族文化的研究,在此谨代表闵氏家族致以诚挚的感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