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安高质量发展呈现“六新”凤凰网陕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1 15:38

原标题:2022年西安高质量发展呈现“六新”!今年将做这些重点工作→

1月13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有关负责人,介绍本部门本区域推动2022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的亮点成效,以及着力抓好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思路举措,并答记者问。

2022年

都有哪些亮点成效?

2023年

将会抓好哪些重点工作?

小布摘录了

你最关心的重点内容

一起来关注

市发改委

225个新项目全部开工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图片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过去一年来,紧扣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以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提速加力,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全市经济呈现出“加快恢复、质效提升、动能增强”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新”

1

一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施37条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进“1+N”预调度工作机制和清单管理模式,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过540亿元。

出台《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力争到2026年6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翻番

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工业经济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服务业稳健恢复,预计全年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5%左右。继西安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后,我市又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2

二是扩大内需取得新质效。

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坚持手续“日更新、周通报”、进度“月调度”,全年594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35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16.42%,抓项目稳投资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225个新项目全部开工,比亚迪20亿瓦时新型动力电池项目、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一期、华天高密度系统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等78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完成。

产业招商提质增效,前11个月,实际引进内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8.21%和17.73%。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净增限上商贸企业400户,“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国家年度三大文化旅游最佳创新成果

图片

资料图

3

三是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西安三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西安市优化开发区运行机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裂变释能》《西咸新区建好“秦创原”总窗口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浐灞生态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三

4

四是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

中欧班列长安号成功开行跨里海、黑海班列,开通西安至万象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全年开行4639列,同比增长20.8%,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成为连接中亚、西亚、南亚,辐射欧洲腹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西安入选全国2022“一带一路”建设案例。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机场三期、火车东站、西延、西十、西康高铁项目稳步推进,蓝田通用机场基本建成,外环高速270公里全线贯通,地铁六号线二期、西户铁路公交化客运专列、西安—杨凌市域列车开通运营。

5

五是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制定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文旅融合、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领域协作发展,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39项,策划关中平原城市群6条精品旅游线路。

规划构建24条共1155公里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增跨渭河通道6条,推动1小时通勤圈建设。

6

六是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

积极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创新推出“家门口就业”服务,实施“高校毕业生乐业计划”。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6.52万人。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6所、新增学位10.5万个

22个市区重点医院、疾控机构项目建成,升级改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25个,养老服务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

扎实做好能源、粮食、物流等城市运行保障,重要民生商品物资量足价稳。

图片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

2023年

市发改委将坚持以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以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统领

全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

一是着力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轨道上的西安都市圈,实质性推进城市“北跨”战略全面提速

二是聚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重点产业链提升行动,全力推动“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产业强市。

三是强力抓项目扩投资。以高质量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力争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500亿元以上。

四是全力激活消费市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造服务型、体验型、主题型消费新业态。加快旅游市场复苏,做好线上线下文旅营销。

五是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建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流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六是鼎力促进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和水平,统筹抓好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七是竭力增进民生福祉。抓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扎实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

市科技局

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数据指标

持续攀升

图片

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介绍,过去的一年,我市科技工作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引领,聚力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具体来说就是

“高、科、技、研”

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数据

指标持续攀升

↓↓↓

▶“高”是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

▶“科”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

▶“技”是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

▶“研”是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图片

体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

1

一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有力。

围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部署,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载体,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助力260家创新主体实现智能化升级。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陕西省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并启动。

2

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

“一总两带”总格局加速构建,秦创原•上市企业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先进计算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建设。建成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西安电子谷等“三器”示范平台67个,新增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各类研发机构65家。

3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顺畅。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成果转化累计组建高新技术企业41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已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6家,其中一半以上落户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一院一所一校”孵化的企业中,仅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就有5家。

4

四是创新名城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

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等系列活动,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我市有5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名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西安由33位跃升到22位,提高11个位次,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

图片

2023年

市科技局将构建

“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

重点围绕

“五个聚焦”攻坚发力

↓↓↓

一是聚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攻坚发力。打造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二是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攻坚发力。推动全域秦创原建设走深走实,强化部门、区县、开发区工作联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协同发力,加快丝路科学城、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大庆智路科创城规划建设。

三是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攻坚发力。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到2023年底,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0家。

四是聚焦激活创新要素攻坚发力。巩固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试点成果,结合我市创新链和产业链实际,强化场景驱动,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五是聚焦科技交流合作攻坚发力。打造硬科技城市品牌,举办硬科技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支持和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市工信局

连续8个月保持

15个副省级城市及9个中心城市第一

图片

市工信局局长李初管介绍,2022年82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1—11月同比增长13.1%,连续8个月保持15个副省级城市及9个中心城市第一

1

抓产业倍增,规模实力有了新突破。

1—11月,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7.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6%。其中,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分别增长9.5%、52.9%、15%、27.6%、31.4%、13.3%。

比亚迪汽车、三星电子产值首破千亿,新增百亿企业3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8%。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我市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

图片

陕汽总装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进行轮胎装配。

2

抓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提升。

工业互联网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达到101户,大型骨干企业工业互联网诊断完成78户,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88户,累计建成5G基站28245个,西安工业云平台累计注册总用户16751个。

航空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决赛优胜集群。

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36.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6.1%,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8.2亿元,同比增长44.6%。

3

抓项目强基,产业发展有了新支撑。

1—11月,225个先进制造业及研发平台项目完成投资1220.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105.6%。

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3.8%,高于全省14.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3.7个百分点。

新增产能项目54个,新增产值499.4亿元。总投资100亿元、50亿元、2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有7个、13个、32个。

图片

4

抓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有了新引领。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新增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质量标杆企业9户,获得“陕西工业精品”称号产品59个,参与省级“揭榜挂帅”项目62个,实施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513项。

新增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1户、质量标杆企业38户、品牌培育企业22户,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536项,市级技术创新项目1362项。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3.1%。企业研发机构占比达到45.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1.92%。

5

抓助企培优,企业跃升有了新生态。

建立百亿企业“一企一工作专班”、规上企业“一企一助企专员”服务制度,分类分层分级实施“六个一”专项包抓,按照“1234”服务工作法,解决大企业项目审批、生产要素保障等问题,解决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紧张等问题。

出台“工业9条”“创投10条”、重点产业链招商等引项目促投资专项政策。设立“创投”“综改”和“大西安产业发展”3个百亿级基金,解决企业融资超136亿元。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户,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户,新增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上市企业11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9户。

2023年

市工信局下一步工作举措

↓↓↓

(一)抓支柱产业倍增壮大。一是通过联合创新、智能化制造、战略合作、新增产能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倍增发展。二是深化“链长服务制”,发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推进19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要素保障、引导集群发展、建强产业生态。三是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对接、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等措施,助力支柱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跨越发展。

(二)抓新兴产业培育扩规。一是制定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及政策措施。二是通过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重点培育、定向招引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和潜力企业,建立新兴产业链,加快促进增材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卫星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产业倍增发展。

(三)抓“专精特新”企业增量提质。一是制定“专精特新”企业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分级培育、创新提升、数字赋能、金融支撑、融通发展、人才育成6大行动。二是从政策支持、平台支撑、产业链协作等方面,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抓工业投资厚植发展潜力。一是加快落实“工业9条”促投资政策,通过建基金、增奖补、免计提、保用地、优手续、强考核等措施,激发区县、开发区引工业项目促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利用政策,上新产品项目,扩技改项目。积极把握欧洲产业转移机遇,鼓励“链主”企业、平台公司、社会机构等加强对欧招商引资,加大外引产业项目。

(五)抓融合发展促产业转型。一是加快两化融合,通过实施行业工业互联网等措施,促进制造业与数字化、智能化融合。二是推进“两业融合”,推广“陕鼓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鼓励服务型企业向制造业延伸。三是深化军民融合,搭建资本、技术交易、军民交流平台,继续采取“1+N”走进军工企业方式,促进对接配套,推动军工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六)抓人才培养建强雁阵。大力实施“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企业家赴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产业链对接招商、产品推广应用等一举三得措施,引导企业家扩大视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