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讲文明树新风专题 俭为大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1-22 06:46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申反对“餐饮浪费”,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俭德的倡导,也是对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忧患警示。

8月16日,笔者采访了从事古代伦理生活研究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渭清。他说,俭,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指的是对物质财富的珍惜和合理消费。中国历代先哲一直以俭为美,以奢为恶。《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里的“共”,同“洪”,就是“大”的意思,可见古人对俭德的看重。先秦诸子都崇尚节俭。《墨子·辞过》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老子讲重视“俭”,列为“三宝”之一;《论语·学而》中孔子倡导“节用而爱人”;荀子讲“节用裕民”。这些最初都是为了告诫统治者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要爱惜物力,即爱惜民力,进而以俭养廉。

在古代,节俭的美德一方面由国拓展到家,同时还与开创物质财富之源的勤相联系。王渭清举例说,《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隋大儒王通《中说·关朗》:“御家以四教:勤、俭、恭、恕。”晚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破由奢。”《省心杂录》载宋李邦献语:“成家之道,曰俭与勤。”明吕坤《呻吟语·修身》:“勤惰俭奢,是成败关。”俭是节流,勤是开源。勤俭结合才能使大到一国、小到一家的财富永远不会匮乏。

王渭清说,节俭的美德在古代的传承中还包括了合理的消费,以及对物质创造者的尊重和同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这一观念的形象揭示。还有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都体现了这一美德。中国古代先贤非常崇尚俭德,本质上是出于一种深沉的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忧患意识。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提倡俭,一方面是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可持续,先民深知“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贾谊),庄稼的生长是有一定时限的,人的消费不能没有限度;另一方面,节俭更关乎对人的美德的培养,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所以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培养节俭美德,开启幸福的源泉。

王渭清说,我们有必要自觉尚俭去奢、勤俭并举,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