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古渡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06 07:05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这是清代朱集义题为《咸阳古渡》的一首诗。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国都,咸阳被世人熟知。这座古城背原面水,形势险要。其所背靠的原称为“北坂”或“毕原”。原下不远处滔滔渭水奔流东去,宛似一条游龙。这段渭河也就是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东来西往的人必须从这里渡过渭河,然后才能东出函谷,或向西踏上丝绸之路,于是也有了“咸阳古渡”。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有“秦中第一渡”之称,是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因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咸阳古渡从何时兴起?陕西秦汉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在咸阳市文物局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的祝烨先生告诉记者:“咸阳古渡繁荣于秦汉时期,自秦汉以来,此地称为杜邮或渭城,即长安通往西方诸国的渭水渡口。陕西地方志曾有记载,渡口自古建有木桥,是关中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冲。秦时官府正式在此架设桥梁,固有‘渭水贯河,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描写。行人站立渡口桥头,可西望雄伟华丽的秦宫殿。”

  提起咸阳古渡,就不能不说到渭河三桥,渭河三桥包括东渭桥、西渭桥和中渭桥。祝烨说:“因为古代的渭河渡口大都依桥而设,以取地利和桥梁之不足。渭河上最大的几个官方渡口都是依渭河三桥而建的。”其中东渭桥是汉景帝刘启五年在高陵县耿镇渭河上建的;汉武帝建元三年又在现在渭河东岸马家寨与曹家寨两村之间的文王嘴附近建起了西渭桥(也称便桥或便门桥);而中渭桥则是秦昭王始建,到汉代重修,在今渭城区窑店镇南的东龙村。现在咸阳古渡的遗址就位于西渭桥的附近,所以咸阳古渡也有西渭桥渡之称。汉代修建帝王陵是东西渭桥营建的直接原因,不过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后,这里已成为丝绸之路的桥头堡,送行去西域这里是必经之路。通过渭河只有两种方式,要么通过桥,要么通过古渡,据说渭河上或桥或渡,并存了很长时间,也许一段时间以桥为主,一段时间以渡为主,但究竟何时靠桥,何时靠渡,如今已不可考。

  唐时,西渭桥更名为咸阳桥,昔日之便桥成为一座见证了离愁别绪的“离别之桥”,古老的渡口也曾见证了多少离别的泪水。虽然唐朝从军或出使西域是令人仰慕的壮举,但西域一带当时还比较荒凉,生活水平与风土人情都和中原大不相同。送客至此,心中不免悲伤。唐代很多诗人都写诗描绘了当时的心境,最著名的当属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是离别之桥,但唐代的咸阳古渡已经非常繁华了,白天桥上车马穿梭,晚上城门关闭,舟船开始工作,把货物摆渡到码头。码头附近建有“西市”,来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驼队必在这里歇脚。桥头两岸,贩夫走卒,人马喧闹,歌舞升平,一派繁荣。

  唐末至五代,西渭桥废而不复,宋代西渭桥曾几经修复,故或桥或渡,间有存在。此后,西渭桥与西渭桥渡一直长期并存,所谓“秋后作桥,夏间水涨用船”。世事更迭,物是人非。此后的渭河几经改道,到了明代,以前的古渡口早已消失。明嘉靖年间,在咸阳城东南设渡口,筑有石砌护堤,码头有舟作浮桥,冬春过桥,夏秋行舟。渡口离城墙不远,舟楫商旅,络绎不绝。既有帆船点点,又有舟作浮桥,人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不仅日夜车马喧闹,渡业繁荣,且垂柳夹岸,景色宜人。《咸阳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于是,咸阳古渡便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祝烨介绍说:“那时的渡口应该是相当繁华,往来的客商络绎不绝,渡口停有近百船舶。老人们传说,渡口最繁华之时,往来的客商喜欢吃一种叫做河水biangbiang的面食,也称‘河水biangbiang面’,只不过那‘水’指的是渭河咸阳段之水。”关于这个“biang”字的写法,有一段关中人耳熟能详的“写字口诀”,其中最后一句是“推着车车进咸阳”。近年来,由于“biangbiang面”进入“习连套餐”而名扬天下。

  到了清朝,咸阳渡口的繁华就减色了,朱集义诗中那句“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说明清朝的咸阳古渡已经作为历史回忆,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行云流水。祝烨告诉记者,清宣统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是风雅之人,曾题写“咸阳古渡”石碑于西渭桥旧址,但因为渭河改道,明时古渡的遗址已无处寻觅,多年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古渡遗址。这个问题直到2002年才解决。陕西咸阳水利部门在秦都桥修筑城区渭河河堤时发现了铁环、铁柱等拴船用具,工作人员兴奋地想,难道这就是咸阳古渡的遗迹?于是上报考古部门。据考古发现,这个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7~10米,由两个台阶组成,均用长方形石条砌就,中用白灰灌浆勾缝。在第一台阶底部靠河床处还发现有两组柏木桩,用以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击。遗址处发现了专供上下的码头,附近有铁环、铁柱等拴船工具。同时还发现“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碑,碑文为明代文学家王九思所撰。据文献记载,明代嘉靖和清代乾隆年间曾对咸阳的渭河堤坝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此处距离毕沅原来题写的石碑大概有一百米左右,所以考古学家表示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咸阳古渡的遗址。

  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在渭河古河道上已修起了一个人工湖泊,就是著名的咸阳湖,湖水青青,碧波漾漾。并对一旁的古渡遗址进行保护,建成了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将毕沅题写的“咸阳古渡”石碑保护在馆内。祝烨告诉记者,虽然遗址是到2002年才确定的,不过这个位置却一直都有摆渡的船只,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看到过有摆渡船往来于渭河两岸,1985年之后才渐渐消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