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衡阳景点“装进”五彩花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04:12


  花灯师傅正在对部件进行裱糊。

  ■文/图见习记者颜艳妮 实习生陆驰宇

  8月5日晚7时许,天空暮色渐浓。

  三湘衡韵·花火市集项目现场,动感十足的广场舞音乐从不远处传来。路灯下,杨运洪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忙着为已经制作好的花灯部件“穿上花衣”。

  杨运洪是项目美术效果的把关人兼花灯师傅。他的工作不只是拿着喷枪,为花灯上色,还包括调试出最接近效果图的色彩、为模糊的效果图丰富细节等。一天下来,他的身上已被颜料涂成了花灯的“同色系”。

  位于青草桥北端的三湘衡韵·花火市集项目,是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之一。曾经的青草桥下,渔船如织,渔歌如潮。青草桥附近,酒家林立,灯火辉煌,“青草桥头酒百家”一句由此而来,是为古代“衡阳八景”之一。

  三湘衡韵·花火市集项目拟打造23个包含衡阳当地特色景点,及民俗文化特点的灯组,在湘江之畔,重现当年“灯火璀璨”的盛景。

  要想盛景重现,首要在于如何更好地把握“衡阳味”。

  杨运洪和他的团队成员此前与衡阳素未谋面,所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虽然项目7月才开工,但我们从4月初就开始着手设计花灯造型。”项目经理宋洪英表示,从元素组成,到造形设计,再到色彩搭配,每一步都是在反复修改与打磨中完成的。

  历时整整3个月,灯组最终敲定造型,40个花灯师傅开始动工。制作骨架、排线装灯、裱糊上色,每一个步骤都是花灯师傅亲力亲为,处处可见非遗工艺。

  “40个师傅都来四川自贡。”宋洪英告诉记者,自贡作为中国花灯之乡,其花灯制作精美、构思巧妙、规模宏大,有“天下第一灯”的美誉,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师傅都是家传的手艺”。

  似乎要逐月而去的蓝色小鹿、威风凛凛的硕大龙头、尽情绽放的彩色莲花......每一个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花灯背后,都是花灯师傅汗水的结晶。

  “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天气。”杨运洪告诉记者,连续的高温天气,师傅的工作状态和效率会受影响。而且高温下,颜料也会变色,导致作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虽然团队为此特意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还熬制了避暑的凉茶、草药。但受台风影响,连续几天的强降雨再度拖慢了项目进度。

  于是,杨运洪和他的团队决定向夜晚要时间。

  “早上6点开工,到中午12点,下午是4点到晚上12点。”杨洪运表示,大家刚开始会有些不适应,但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也能理解,渐渐也学会了苦中作乐。

  就连经常在附近跳广场舞的张阿姨都看在眼里。“每次我们来的时候都看到他们在忙,走的时候,他们还在忙,好辛苦的!”

  “好漂亮!”“等搞好了一定要带朋友来打卡!”“手好巧”“师傅好厉害,做得这么细致”。初见雏形的精美花灯引来了不少路人围观驻足,大家欣赏的同时,不忘给杨运洪和他的团队点赞。

  谈及完工后的计划,杨运洪表示自己当前没想这么多。他说:“现在脑子里就想着,花灯制作工作能如期完成。也希望正式展出时,大家能满意我们的作品,感受和感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那样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