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森林覆盖率为55.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7平方米,均列关中五市第一位。摄影/章轲
八百里秦川最西端,南依秦岭,北靠渭河,一抹绿色格外耀眼。
在这片1.81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道路水系林网连片,百公里川原绿荫成带,城乡处处见树见绿,森林覆盖率高达55.26%,比陕西省森林覆盖率(43.06%)高出12个百分点,比全国森林覆盖率(21.66%)高出约34个百分点,也高出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31%)约24个百分点。
别忘了,这是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之一的黄土高原。在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年降水量约5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2000毫米。
这里便是炎帝故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的发生地,也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宝鸡市。
“宝鸡经过十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森林系统已经初现。”8月9日,宝鸡市林业局局长陈天仓对“森林城市,森林惠民”采访团记者们说,近年来,宝鸡的小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连年保持在85%以上,在这里能看到关中“最好的天”“最蓝的天”。
城市绿了,连房价都跟着涨
9日下午,69岁的宝鸡市民魏瑞明在渭河畔的森林公园里散步。“从家里到公园,步行10分钟就到了。晚上来这里的人更多。我们老年人有这么好的休闲地方,真是幸福。”魏瑞明说,渭河畔原来是荒滩荒地,经常黄沙满天。这几年渭河两岸都绿化了,空气清新了,天也更蓝了。
“连房价都跟着涨了。”魏瑞明指着身后的一排高楼说,“那里的房价每平方米超过4500元,比城中心的房价还高。”
在陈仓区虢镇北门景观林带和北坡森林公园,当地林业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坡一带过去就是荒山秃岭,黄土裸露。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到处是泥水。而如今北坡已经成为秦岭一带五彩斑斓、恬静舒适的亮丽风景线。
“从2002年起,宝鸡就开始北坡绿色改造,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了生态防尘林带、生态景观林带、生态休闲林带、生态防护林带等。”这位工作人员说。
宝鸡市林业局副局长杨鹏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012年以来,按照陕西省提出的“陕北高原大绿化、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的建设目标,宝鸡市依托全省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硬化绿化堤顶路面65.6公里,营造绿色生态景观长廊70公里。
“这其中包括蔡家坡渭河生态游园和十里芦苇荡景观,沿河布绿、依河造林、架桥造景,营造了水系防护景观林带300公里,水体岸线林木绿化率达到90.6%,自然景观变化率达到100%。”杨鹏辉说。
杨鹏辉介绍,早在2005年,宝鸡市就提出了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实施城区、台塬坡面、交通道路、水系、城镇、旅游景区等绿化和“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建设等为支撑的“九大工程”,市区共新增绿地730.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3461万平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99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绿色林带1万多公里,植树2亿多株,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造林352.3万亩。
数据显示,目前宝鸡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62%,绿化覆盖率40.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7平方米。大面积植树造林还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7700平方公里,市区地表水Ⅳ类以上水体比率达到100%。
杨鹏辉对记者说,宝鸡的造林不仅是种植生态树和景观树,全市发展以苹果、猕猴桃为主的水果经济林180多万亩,以花椒、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260多万亩,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经营面积达到252万亩,森林旅游年收入上亿元。
在宝鸡市金台区北坡胜利村,游客们骑着双人、多人自行车在宽阔的水泥路上观光游览。当地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叶国君介绍,村民们原来主要居住在半坡及塬边,而当地属于陕西省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2007年,按照“搬得出,能致富”的要求,村民们搬进了统建房,原村民集中居住区则改造成具有西北民俗特色的休闲、观光、体验、旅游功能的民俗村。
“目前,胜利村共有160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户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最高的收入达到30万元。”叶国君说。
工业强生态美
大面积植树造林,钱从哪来?造林绿化只是林业部门的事?
杨鹏辉介绍,宝鸡市创建了“政府出规划、村组出土地、企业出资金”的“企地共建”模式,该模式曾被评为“2012中国城市十大年度生活现象”在全国推广。
杨鹏辉介绍,2012年以来,宝鸡市在渭河北坡开始推广“政府出规划、企业出资金、村组出土地”的企地共建模式,鼓励绿化地附近的企业增加绿化投入,配套健身、娱乐设施,建设公园游园。
宝鸡市规定,企业用于造林绿化的费用,可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宝鸡市的“企地共建”最早开始于当地一企业的自发行为。
宝鸡桥梁厂为了改善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多年来自己出资,对厂子附近的常羊山进行绿化美化,使附近的村民有了休闲锻炼的去处。后来,炎帝陵发展旅游,常羊山开发墓地,不仅生态环境改善了,还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位于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南侧、占地600亩的九龙山公园是宝鸡市“企地共建”的典范。该公园由渭滨区政府、石油钢管公司及谭家村社区共同建设,园内共栽植雪松、桧柏、大叶女贞等各类苗木30余万株,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
杨鹏辉对记者说,企业做绿化的积极性高,一方面是为了给本企业的职工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树立企业的形象。“当年石油钢管公司就是因为厂区周围的绿化做得好,给印度客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促成了5.5亿美元订单的签订。”
宝鸡市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几年来共组织83个企事业单位,采取以资代劳、职工或聘请专业队造林、委托基地所在村组实施“三种形式”,推进义务植树基地化,带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建成了九龙山、冯家塬、怡馨园等14个企地共建生态公园。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新建义务植树基地83个,年均社会义务植树800多万株。
作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宝鸡市工业企业数量众多,许多是央企和部属企业。杨鹏辉介绍,这些企业发展不忘地方,如宝鸡桥梁厂出资改善周围生产生活环境,对附近的常羊山进行绿化美化;宝鸡石油钢管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将公司背后的九龙山建成了九龙山公园;长岭电子科技公司投资180多万元,在企业东侧建起了长岭怡馨园……这些公园绿地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
优美的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也是一种激励,也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正因为有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宝鸡吸引了德国西门子、法国威望迪等世界500强和吉利汽车等国内著名企业来投资兴业。”陈天仓说。
龙头企业扎根了,也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大批进入。截至目前,宝鸡市配套企业已达540多户,市域配套率也由5年前的10%增长到35%,成为宝鸡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宝鸡市工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2015年,该市九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17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65%。今年上半年,宝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陕西省1.9和1.4个百分点,位居关中五市第一。
宝鸡市经过十年“创森”,城乡处处见树见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摄影/章轲
宝鸡文化长廊下的绿化带。摄影/章轲
宝鸡市金台区北坡胜利村,游客们骑着双人、多人自行车在宽阔的水泥路上观光游览。摄影/章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