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产业的“潜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1 20:53

图片

撰 稿:郝丽华编 辑:史香玲

编 者 按

2022财经西部特刊《西安开新局》,聚焦西安综合能级的提升,深度解读支柱产业和产业链水平的构建提升,尤其是工业制造上的补足补强。本文为系列报道之一。

人航天器、北斗卫星导航、探月工程……每一次迈向太空的“脚步”,背后不乏以航天四院、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科研院所为代表的西安航天智造的“身影”,西安正在为中国航天事业输出源源不断的科研与生产力量。

这得益于西安在航天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航天全产业链闭环渐趋完善,并建成“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具有航天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实力跻身国内一流。

不过,传统航天技术的优势亟待转化,因为西安在民用航天、商业航天等领域尚存在“短板”。航天六院下属的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华表示,民用航天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内部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体系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聚焦“十四五”新局,西安的航天产业如何实现新突破——依托数字经济、物联网、5G、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以服务国家国防军事战略需求与商业化应用为导向,聚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航天)中心核心区、商业航天创新区,打造航天技术新兴产业聚集区,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命题。

西安的航天力量

2021年,中国航天再次刷新历史成绩。全年发射次数达到55次,居世界第一。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突破400次。从1到400,西安航天“国家队”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下称“航天六院”)研制的各型号发动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事实上,西安一直是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之乡、中国航天金牌动力的摇篮、中国北斗创新发源地。历史上,中国三线建设时期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国内较早的远程火箭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载人航天发动机、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这些重要的基地或技术,均诞生于秦岭深处的红光沟。

60余年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重要参与者,西安是中国航天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拥有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航天科研单位,也是国内较少拥有航天系统完整产业链的城市之一。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9.5万家航天相关企业,陕西、四川、广东分别以2.9万家、1.6万家、0.8万家高居前三名。而陕西省的航天企业基本集中在西安。

具体来看,西安已聚集了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航天九院,以及中国兵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中煤航测遥感局等众多航天“国家队”,以及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

图片

“十三五”期间,航天六院参与完成以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任务等为代表的100余颗星船的发射任务;在中国成功发射的30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中,20颗卫星的全部有效载荷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研制。

于航天装备制造领域而言,西安在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有效载荷、惯性导航与控制部件研制等方面的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卫星应用领域,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领跑全国。

西安航天产业创新格局的逐渐形成,基于雄厚的研发实力。其中,尤以航天基地为重,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个,国家级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11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

据统计,2020年,西安航空航天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速超过10%。其中,航天基地实现航天产值301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21.7%,单项指标位居西安市开发区前列。

释放航天经济潜力

作为老工业基地、军工重镇,西安集中了中国大量航天工业,并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力量,但在航天技术广泛实现商业化应用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全国范围的商业航天发展情况来看,据未来宇航发布的《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313家,其中近三年设立的创企数量占到了近50%。

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公司涌现,商业航天发展前景愈发广阔。中投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9664亿元。

商业航天赛道的火热,亦备受资本市场关注。2022年2月,据媒体报道,近十年中国商业航天赛道融资341起,披露融资额达243.1亿元。其中,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赛道的融资事件共35起,披露融资金额有64.5亿元。

不过,与美国、欧洲相比,起步时间仅七年的国内商业航天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商用火箭回收、卫星互联网、载人航天、太空采矿、太空移民等领域,中国商业航天仍有广阔天地待探索。

日前,“长征十一号”首任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主任杨毅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将面临火箭成功率不高等困难与压力,这与商业航天企业研发体系不够健全、试验验证能力有待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支撑问题有待解决等相关。

图片

具体到西安的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关键还得看西安航天基地。截至2020年7月,西安航天基地内已聚集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形成了箭体设计、火箭发射、卫星应用、推进系统、遥感应用、测控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

据悉,在商业航天领域,西安既有商业航天“国家队”——长征火箭、科工火箭、长光卫星等公司,也有商业航天“民间队”——蓝箭航天、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等。

“目前,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都已经被列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业。航天六院下属的应用产业公司已达21家。但是,整体来看,民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类公司发展并不均衡。”杨国华表示。

杨国华认为,航天军品没有增量,但是在民用领域,航天技术产业化并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市场空间很大。但当前,民用航天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内部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体系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基础上,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市场化运作体系,配套灵活的商业模式、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吸引力,是激发民用航天活力的关键所在。

解码军民融合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航天技术已加速从为军事和政府部门服务为主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转变。为此,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纷纷规划空间资源,加速建立空间卫星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的业务运行系统,实行航天军、民、商综合发展战略。

从行业整体来看,在军民融合思路下,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运行体系,吸引各渠道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进入国防领域,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提高军工产业效率,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相互共享、双向溢出,实现降本增效、产业规模化发展,是目前航天产业共同探索的命题。

为充分推动航天产业的发展,西安在推动航天产业军民融合方面,无论是政策支持、平台搭建,还是技术转化、打造产业链等方面都不遗余力。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西安成立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局、省级卫星应用产业联盟等,为军转民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军转民企业从产权、体制上与原企业分离,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图片

同时,西安还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快航天高技术创新及转化、落地。其不仅成立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还与航天六院、206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区内双创载体对接,开展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搭建产业孵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

“军转民”图谱日益壮大,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开发的车载应急通信系统、智慧城市方案等,以及航天九院十六所开发的自动化关键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等,均凭借核心技术将产业触角延伸向更广阔领域。

同时,西安艾可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希德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在“民进军”过程中强力崛起。

在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优化下,西安航天产业军民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快。

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一个万物互联、数据驱动、智能主导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风口。3D打印、数字仿真和数字控制……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融入火箭研发、制造与发射,为传统航天企业、新兴商业航天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在探索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面,西安动作频频。

一方面,将数字经济、物联网、5G、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元素与航天产业融合。以西安航天基地为例,其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中兴、腾讯、京东云、滴滴等多家企业联手打造“5G应用+万兆接入开发区”,创建丝路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及关联产业。

图片

数据新要素正在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聚集,未来或将为推动西安航天产业链条向更深更广层次延伸,提供新的机遇。譬如,在太空成功验证的华为云“云边一体”方案,将边缘计算与卫星计算平台融合,在太空中形成协同计算网络,将更好地服务于应急通讯、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促进航天大数据产业链发展提速。

另一方面,推动军民融合和商业航天的发展,释放航天产业的经济潜力。比如,深化与阿里、华为等企业在航天装备制造、卫星导航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提高产业附加值。

正如国电投太阳能公司、隆基绿能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打造,京东云、华为云、百度云和金山云与传统制造的融合,华为人工智能、新石器无人车、京东无人机、陕西直升机研发制造等人工智能及应用产业的发展,接下来,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应用领域延伸,亦是未来提高航天产业附加值的着力点。

其实,航天产业一直是西安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正发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与航天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商业航天等新业态,为航天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