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气象服务守护2000平方公里土地的“晴天”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8:43

  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 张格苗

  2018年9月16日,35年一遇的强台风“山竹”袭击深圳。

  在那24小时惊心动魄的狂风、暴雨和巨浪过后,深圳这座城市给人们呈现出来的画面,却少有悲情,更多是紧张有序:由于预报准确,预警到位,及时疏散,合理避险,最终无一例因灾死亡事件。平安无恙的市民在“丛林”中攀爬,坚持去上班的场景还给千万网友带来了一抹感动。

  从35年前同等威力的台风“爱伦”重创深圳,导致淹死7人、受伤63人的巨大伤痛,到如今没有一例因灾死亡事件,深圳用了近40年时间,一步步实现了护佑城市安全的郑重承诺。

  而承诺实现的背后,则有着无数个“升级打怪”的故事。对于其中一方重要护佑者——深圳气象部门而言,过程的用心和艰辛,最终服务的精准与到位,从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个人空间的一篇感性回顾中,或可感受一二:“十几年的精心准备,在‘山竹’到来时全派上用场!”

  “山竹”防御中的关键问题

  他们都答对了

  9月16日强台风“山竹”来袭。对于深圳市民来说,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对市气象局来说,备战“山竹”的那一周则是惊心动魄的一周。而顺着时间线“复盘”,让市气象局所有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周内数次关键节点上的精准回答。

  台风登陆前两天半,14日早晨——在全市防御“山竹”动员会上,市气象局必须对“山竹”的风险做一个正式预判,如果再晚,防御时间就不够了。“‘山竹’可能是影响深圳30年来最强台风!”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团队一起对各类资料进行仔细研判后,做出了这个“果敢”的回答。

  台风登陆前一天,15日——一早,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带上四人专家团队,进驻位于水源大厦的市三防指挥部。中午,对台风登陆点和登陆时间的判断出现了分歧,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意外点名兰红平“也说说看”。他综合各种资料和技术后,给出了一个“坚定”的回答:台风会“向西走”。事后,台风确如预报那样行进。

  15日傍晚——深圳台风预警一天连升三级,从黄变橙再变红,为市民提前储备食品应对台风来袭提供了十分“及时”的信号。19时,各大超市收银台前排起长队,购物车里装满了饼干、方便面、瓶装水等应急物品。

  16日上午到中午,“山竹”从距离深圳200公里左右的海面掠过,在海上激起巨浪,让市内狂风大作,暴雨如注。18时左右,“山竹”开始逐渐远离深圳。已进驻盐田区政府多日的气象预报员陈贞贞,听到区政府领导讨论“风已渐小”,准备通知正在待命的抢险队伍做好出动准备后,立即说道:“盐田区降雨即将开始加强,并将持续较长时间,目前看气象条件并不利于抢险。预计等这一波雨下完就差不多了。”

  怎样更好地服务市民,让城市更安全?在深圳市气象局所有人员面前,几个核心问题一定要回答对:这次气象灾害风险有多高?防什么?怎么防?何处是重点防御?

  而在这一次防御“山竹”的过程中,对于来自政府、市民的各个问题,他们都用最好的方法进行了正确回答。

  支撑他们找到答案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是意识的深层转变。

  图为台风“山竹”接近时深圳市防御短信全网发布图。

  提前15小时监测到7.6米巨浪 为灾害防御“抢”出提前量

  城市气象监测的“逆袭”

  这次“山竹”来袭,带来狂风、特大暴雨,而临海城市最怕的是风暴潮和巨浪。

  好在,这些都被监测“神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17级的大风,首次被365米的梯度观测塔观测到。暴雨监测分辨率精度由新一代天气雷达精细到250米。而在巨浪真正冲击深圳海岸前的15小时前,距离深圳250公里南海海面石油平台上的自动气象站已监测到了7.6米巨浪,一分钟回传一次数据,为深圳沿海防御巨浪“抢”出了提前量。

  这样的场景,在几十年前兰红平刚成为一名预报员时,是无法想象的。那时,将近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只有一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可以提供天气数据。不用说强天气预报,就连普通的天气预报制作都与“听天由命”并无二致。“那时我们发布的信息,老百姓认为不可信。”兰红平回忆道。

  但是对于飞速建设的深圳经济特区,保障城市安全的速度也不能落下。从1991年开始,在国内气象自动站尚未起步建设的情况下,深圳市气象台先行先试,自行研制、组装自动气象站网,终于在1997年建成了45个自动气象站,可每小时传一次数据。这在当时成为了国内各地艳羡的气象观测样板。

  不过就在第二年,当兰红平去韩国交流,看到韩国全国气象观测站能够三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时,还是大吃一惊:自动气象站每三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过几分钟就可传递到预报员那里,这样做预警非常及时。兰红平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瞬间认识到了差距。

  于是,“达到这种水平”成为了深圳又一个新的目标高度。2003年,气象部门从市农业局独立出来,为“一年一变”的飞速追赶和超越提供了全新加速度。

  过去十年间,深圳的气象自动站建设从一小时采集一次到现在实现一分钟采集一次,时间分辨率已反超韩国;2000平方公里内的水平方向上分布着200多个自动气象站,平均3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气象站来采集天气;垂直方向上有华南地区独特的对流层风廓线仪、边界层风廓线仪等多尺度垂直探测仪器,与双偏振雷达、闪电定位观测网等一起,构成了一张立体观测网。

  可以说,当灾害性天气“撞”上这张网时,都将第一时间被“捕捉”到。

  做出“山竹”“35年一遇”的关键判断

  自主研发的预报系统功不可没

  “山竹”来临前三天,深圳市气象局团队果断做出“35年一遇”这个判断,为这场近年来深圳最大规模的人员安全撤离提供了科学支撑。

  “敢于下这个结论,我们自己研发的台风风险指数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兰红平介绍,这是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台风影响而非传统的“以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来定性台风影响”的技术。从系统上看,在近三十多年影响深圳的台风中,影响指数没有一个比得上“山竹”。事实也证明,“山竹”对深圳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当地人之前遇到过的台风。

  2005年底,深圳市气象局委派兰红平组建科技攻关组,牵头改进当时最新的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气象服务应用。十几年来,成果纷纷落地。经过一次次天气过程的检验后,这些带有“深圳标签”的系统和软件最终都被证明“用得很好”。“还是以‘山竹’为例,这次深圳市气象局预报的最大降雨量300毫米与实际的338毫米非常接近,背后作支撑的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台风影响风雨评估模型。”兰红平说。

  “在深圳市气象局,我们必须分分钟创新。”有着近30年预报服务经验的预警预报高级主任张蕾,如此形容深圳创新。

  “分分钟”是什么概念?深圳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元昭感触颇深。他从2009年开始牵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研发工作。在九年时间里,该系统就已经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了三次升级。第一次,他们通过引入交叉相关法,解决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无法预报层状云降水的缺陷;第二次,发现系统在突发性强对流预报中效果不太好后,他们研发了光流法;第三次,对于华南春季飑线移动路径预报的缺陷,他们又使用了粒子滤波融合方法。不过,这仍然不是终点:他们现在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攻克短临预报中回波生消和强度变化预报的短板。

  “我们之所以可以不断坚持创新,是因为城市服务需求的那根线,在不断牵着我们向前走。”张蕾说。

  气象专家在深圳三防办的72小时

  为灾害防御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

  当监测网布好了、预报准确率提升了,深圳市气象局则开始考虑如何将气象信息真正纳入“深圳语系”,从而更好地为政府和市民理解与接受。

  “两个融入”成了破题方案。“即深圳气象更好地融入政府的治理体系,融入行业的气象强国大局。”王延青说。

  正研级高工,即便是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个头衔也是高水平气象专业人员的代名词。在深圳市气象局,共有四位这样的“大牛”。而在此次台风“山竹”的防御中,就有一半的正研级高工进驻市三防指挥部,连续72小时面对面为市领导提供决策服务。这种融入,就是要让气象服务在每个城市决策的支撑力做到最强。

  而在顶级专家提供一线决策服务的同时,还有专业预报人员直接提供公众服务。9月16日“山竹”影响深圳当天,在深圳市气象局的微博“大本营”——“深圳天气”后台,深受粉丝欢迎的著名小编李海龙以“彦祖”的身份,从0点开始平均每20分钟就发一条台风微博,暖心陪伴了180多万粉丝一整天,而他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专业预报员。在深圳市气象局,新预报员上岗都要上一堂“必修课”,就是负责新媒体产品的制作和发布。这种融入,也是为了保障公众接到的每个“梗”不失专业。

  除了人的融入以外,两个融入还包括技术和机制的融入。

  当气象专家在市三防指挥大厅提供决策服务时,他们可以像在市气象台那样,随时获取最新的气象监测资料,因为大厅里配有“同款”台风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不仅如此,深圳各区政府同样安装了最先进的气象技术平台。

  当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时,这也意味着城市灾害防御行动高度联动的即刻开启。2017年,随着气象灾害四级防御协同化平台的正式落地,气象和防灾部门防灾减灾应急流程在线上实现了彻底重构。气象预警达到什么级别,各个区相应投入多大防御力量,都做到了完全联动。

  “深圳已升级台风红色预警,请马上到安全处避风”

  气象预警“结界”保护每一位踏入深圳的人

  9月15日晚,在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和第二高楼京基100的外墙视频中,“台风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几个醒目大字亮起。

  各种创新方式的加入,让深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途径增加到了13种。当市民打开电视、电台,拿起手机,刷新微博、微信时,都将接收到最新的气象预警信息。而每一种预警发布途径的背后,都是一番有深圳特色的“较劲儿”。

  我们可以从“预警短信简史”窥探一二。“如今什么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深圳市气象台预报员、预警信息发布负责人蔡伟源分析,从手机的这个特性可以引出预警信息发布层面的两个重要价值:第一,它覆盖面最广;第二,信息发送后基本都会被看到。

  为了让这种途径的优势发挥到极致,2016年,他们首先解决了预警短信的第一个问题——发送速度慢。

  此前,市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后,预警短信内容须由市气象局发给市一级移动运营商审核,再交由省一级运营商下发。但如果遇到台风这样的大尺度天气过程,很可能全广东省21个地市同时提出预警短信发布需求。此时就会出现在省级移动运营商处排队等候发布而耽误时间的问题。

  即便在无需排队的情况下,向整个深圳2000万个用户发送预警信息,至少需要8个小时。如果遇上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可能这边预警短信还没全部发送出去,那边暴雨已“哗啦啦”下完了。

  2016年,通过与市应急办的共同努力,市气象局正式与三大运营商达成一致:通过建立专线,审核任务由市气象局承担,然后将预警信息一键直送三大运营商,再由它们发送至用户群。如此这般,只要两个小时,每一位深圳本地短信用户都可以接收到预警信息。

  一个问题解决后,他们马上又瞄准了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可以完善的地方:每天通过海、陆、空来到深圳的人平均有80万人之多,怎样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呢?

  蔡伟源他们想到了引入“触发功能”。以台风“山竹”为例,当运营商给深圳本地号码发送完预警信息后,将即刻启动扫描,以30分钟为一个周期,不断识别出现在深圳的外地手机号码,为其发送预警信息。效果是,只要人们在预警期间内来到深圳并停留超过半个小时,即可获得预警信息。

  不过,同前辈陈元昭一样,蔡伟源他们也将“较劲儿”用在了“事要过三”上。一次较为“柔弱”的台风要影响深圳,无需全城戒备,只需给近海人员发送预警短信进行提醒。这样的分区预警场景,他们在今年8月台风“贝碧嘉”影响期间成功进行了实践。

  他们的下一个“升级”,很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