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盘点2023,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14:58

  时光匆匆,沉淀了岁月,记录了发展。城市名片为古都增添魅力,城市交通路网日益完善,智慧窨井盖让出行更安全,乡村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城市硬件设施、人居环境,还是地方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安阳这座城市都在书写着发展新篇章。

  城市名片为古都添魅力

  甲骨文、特色文创、地方美食激发地方文化新活力。

  提起安阳的特色名片,甲骨文、特色文创、地方美食等是大家眼中的金招牌。近日,第二季甲骨文识读大会复赛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甲骨文爱好者齐聚河南安阳。去年,与甲骨文相关的重大赛事、新闻等掀起了甲骨文学习热潮。网络上,交流甲骨文的视频、甲骨文版《奢香夫人》视频等圈粉无数。生活里,甲骨文讲座、甲骨文体操等让甲骨文在活动与推广中发扬光大。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创意氛围,一张甲骨文书签、一幅安阳老城地图、一尊青铜器摆件……越来越多的特色文创产品让游客把安阳元素带回了家。“近年,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入选‘安阳礼物’。未来,我们要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打造更多展示平台,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推出更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讲好安阳故事,提升城市形象,建立非遗会客厅。”河南省甲骨文摹刻技艺非遗传承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副会长、河南鼎都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书清说。

  特色产业带来发展好前景

  “一镇一特”“一村一品”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滑县枣村乡堤上村等18个村入选河南省第二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去年,安阳市越来越多的乡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研学采摘等特色产业,找到了发展新路径,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特色、体验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安阳市很多乡村开始从研学旅游、健康养老或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着手,发展特色产业。安阳县白璧镇西裴村先后建成了采摘园、美食广场、农耕园、文创馆、乡村记忆馆、研学工坊等文旅设施,多渠道扩大宣传,知名度不断提升。

  滑县道口烧鸡、内黄腐竹、八里营香瓜、内黄辣椒、都里花椒、善应鸭蛋……在安阳,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成为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截至目前,安阳市有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全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发展乡村区域特色产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乡村立足本土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各地特色产品走出乡村,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

  文旅发展进入新境界

  2023年前11个月,安阳市接待游客6674.5万人次。“元旦假期,北京的同学要来安阳游玩,我带她到仓巷街和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感受很好。”1月1日,市民王小凯说。

  2023年,安阳市文旅产业飞速发展,最大的亮点是新增了“洹河夜游”项目,大型实景演出让整座城市沸腾起来,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受一眼千年的奇妙之旅。

  安阳市文旅业“出圈”不仅因为新增景点亮,同时也因为原有景点的美化提升。仓巷街、县前街等古街在节日装扮一新,“古城夜游”再次“出圈”。安阳市推出汉服、动漫等表演,增加了游客体验感。殷墟推出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汤阴岳飞庙推出的《精忠报国》等演出让游客进一步了解了安阳的历史文化。

  在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低空旅游展现新景的同时,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发展。庙荒村、止方村、杜庄村……这些美丽乡村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景观建设、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安阳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展露新颜,成为游客向往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文旅业的持续“扩圈”,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深入人心,成为中原文旅新名片。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2023年,安阳市完成11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群众出行方式多元化。“趁着元旦假期,我和家人乘飞机去广州转了转,在家门口坐飞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2024年1月1日,市民陈静高兴地说道。对安阳市群众来说,安阳红旗渠机场通航是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架起了通往外界的“空中桥梁”。

  安阳红旗渠机场通航,安阳人走出去、外地人走进来更加便捷。“现在去外地很方便,自驾、高铁、飞机,多样选择,交通网络越来越完善了。”经常出差的市民李雪琪说。

  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既要打通“大动脉”,又要畅通“微循环”。2023年,安阳市集中力量推进重点点位、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建设,完成11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一条条畅通的道路就像一座座通往群众心里的桥梁,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2023年,安阳市还续建了安顺大道和文仁街两条道路。安顺大道(曙光路至中华路段)是安阳市规划城市主干路,已于去年3月完成建设。文仁街(中华路至光明路段)是开祥御龙城和建源绣江南小区配套道路,属重要民生工程。该道路的建成通车,保证了周边群众的正常出行。

  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升级

  提升市政设施服务水平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2023年,在许多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安阳市政设施逐步升级。27363个窨井盖整治完成,换上“文化新装”,东风路、文明大道、灯塔路、胜利路等22项雨水及26项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城市从“面子”美到“里子”。

  “去年‘十一’假期,大学同学来安阳找我,在出行途中,她突然被窨井盖吸引,认真地研究起来。同学表示她去过很多城市,安阳的窨井盖最有特色,也最有文化。”市民许女士说。

  和许女士感受一样,不少市民认为这些随处可见的窨井盖不仅颜值高,而且彰显了安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升级,更新的不仅仅是“面子”,更要筑牢“里子”。为避免汛期雨水突降导致内涝现象出现,自2023年2月7日起,2023年度城市建成区雨污水管网改造防灾减灾工程陆续开工,通过对安阳市超期服役的老旧管网进行更换,对易涝路段上管径偏小、收水能力不足的排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畅通城市地下“动脉”,管网建设总长度54.81千米。

  “雨污水管网改造防灾减灾工程的实施,在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内在品质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家住文明大道安运公司家属院的石女士说,“自从家门口雨污水管网改造后,大家再也不用暴雨前慌着找地方挪车了。”

  构建聚才“强磁场”

  2023年12月22日,杭州与安阳迎来一场跨越千里的相会,安阳市“洹泉涌流·招才引智万里行”首站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活动现场,安阳市不仅向浙江高校师生推介了安阳“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洹泉涌流”“3+23”人才政策体系、高层次人才引进“1+23”政策体系等人才政策,还诚意满满地带去了安阳市176家单位的400余个优质岗位以及2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40个博士后研究岗位,与浙大安阳籍学子同叙乡情、共话发展……

  这,只是安阳市创新举措、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从深化“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一岗一房”到打造高品质“直播带岗”特色服务,再到开展“人才夜市”吸引广大人才“星光赶集”……2023年,安阳市围绕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在引进、使用、培养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构建起了聚才“强磁场”、引才“黄金台”、留才“生态圈”。

  “通过‘洹泉涌流’人才聚集计划来到安阳,从‘零门槛’落户、生活补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到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甚至是以后子女入学……可以说从‘到安第一站’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解决了。这诚意满满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在安打拼真正有了归属感。”说起安阳市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从江苏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大唐安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做财务工作的黄珂婧感慨道。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抢人大战”,安阳市一方面创新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金十条”,建设6个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专业化引才育才平台;另一方面“内外双修”,强化外联,打造飞地,辐射资源,同时强化内引,汇聚高端,撬动发展。

  2023年以来,安阳市进一步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为各类用人单位延揽本科以上人才1.96万余人,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4人、博士后35人、副高级职称以上青年人才等142人、博士91人、硕士2814人、本科毕业生1.66万余人,为推动安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2023年,安阳市完成60个城区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口袋公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缩影。口袋公园是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去年,安阳市共建成口袋公园17个,有效提升了绿地景观质量,扩大了群众活动空间。

  如果说口袋公园尽显方寸之美,那么大型公园则能很好地体现城市品质。2023年,安阳市新建示范区飞行营地公园、茶店河风光带体育公园、茶店河风光带民生大道体育公园3处大型公园。目前,三个公园正在有序施工,将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公园绿地。

  公园能展现城市的多个“绿面”,绿廊则描绘出城市的多条“绿线”。安阳市突出抓好城区道路路侧绿地绿化工程,打造城市绿廊,联通城市绿道。2023年,安阳市完成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西侧、光明路西侧、辛安路、锦泰东大街等绿道建设12.5公里,进一步完善了绿道系统。

  “去年,安阳市建设提升绿地面积45公顷,完成投资6846.12万元。目前,年度63个城区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中,60个已完工,3个正在有序施工。”安阳市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十四五”规划,安阳市将围绕南万金渠、西区截流渠等重要水系及道路打造一批绿化景观。(袁晴 邓娴 李慧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