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2000多年前王维的诗句,展现了友人赴边关的艰辛。如今,新时代的渭城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项项产业规划、一条条民生举措,犹如及时“好雨”滋养着大地,浸润着百姓。
10月17日拍摄的咸阳市渭城区清渭楼夜景。柴迪成摄
10月17日至18日,参加“万千气象看陕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网络主题活动的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们来到周秦汉唐等十三代兴盛王朝的京畿之地咸阳市渭城区展开采访。
10月17日,渭河古渡廊桥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柴迪成摄
采访团成员先后到渭城区校地企融合发展项目、道路公园建设、咸阳老街旅游景区、“老糖酒”文创小镇、渭柳湿地等多个项目现场进行调研,深刻感受到了咸阳市渭城区在贯彻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可喜成果。
10月17日,一对夫妻正在建设中的咸阳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大楼工地上忙碌。
10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深耕校地企业,激活产学研新动能。咸阳市渭城区依托科教资源聚集优势,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正在建设的咸阳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大楼项目是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的重点项目,将有效解决教学用房紧张,实验室不足的问题,为人才培养搭建专业平台。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搭建的智能成型实训基地,提供大一、大二学生现场实训,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毕业学生就业率近乎100%。
10月17日,游客正在咸阳博物院西汉兵马俑馆参观。
10月18日,几名游客冒雨参观文汇公园。
“小而美”承载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更包含着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追求。口袋公园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造,渭城区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墙透绿等措施,科学布局口袋公园,打造生态宜居之美。其中,最为典型的为文汇公园,它以丝路文化为脉络,将陇海铁路主题文化和秦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设有地面喷泉、火车艺术廊架、景观灯组、蒸汽火车头及车厢、时光游廊桥等项目,处处彰显着精致与用心,漫步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让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疲惫,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誉,已然成为渭城新晋的靓丽的城市名片。
渭城区在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旅融城中不断提升咸阳老街景区宜居、宜乐、宜游水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助推夜间经济、民宿经济等新兴业态壮大发展,招引音乐餐厅、特色酒吧、演艺剧场等,将文化景点、咖啡甜品、特色美食等有效串联,推动富有自身特色的文旅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旅游体验,让老街既保留了历史的韵味,又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不仅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渭城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也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了传承与弘扬。
10月18日,游客在渭城区“老糖酒”文创小镇打卡留影。新兴路街道聚焦商贸流通与文旅融合发展,引导“老糖酒”公司转型升级,拉动新兴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曹政 摄
“老糖酒”文创小镇是渭城区加快盘活现有资源、复苏第三产业提振经济创新实践。“老糖酒”文创小镇主打80年代建筑风格为背景,“老”场景、“老”物件等元素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围炉煮茶、酒吧、夜市……近10个经营板块,一家家老字号糖酒商铺与新晋餐厅相互映衬,传承与创新在这里和谐共存。这里不仅汇聚了传统老糖酒的经典味道,更融入了新派料理的创意与时尚,多年不变的风格,内在的琳琅满目,老糖酒文创小镇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食风味成功晋级渭城的美食打卡新地标。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渭城区将抢抓新机遇,抢占新赛道,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书写更加壮丽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记者 张大岗摄影报道